教育筆記:跳過去,你能行
進行跳躍區體育活動的時候,我發現遠遠抿著嘴,攢著拳,兩腿一顛一顛的,怎么也跳不起來,好幾次都走到預設的情景由大小不同的呼啦圈,組成的池塘前,成半蹲的姿勢準備跳似的,但都沒有跳起,最后還是邁了過去,很無奈的走開了。其實在平時的很多活動中,老師若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在進行雙腳跳時,孩子們很少能完成目標要求,對跳的動作掌握不好,如,沒有屈膝蹲下去的準備姿勢,不會蹬地,不會擺臂。我想,對這樣的“普遍”現象教師應該可以有不同的引導方法。 于是我設計了這樣一節集體教學活動《跳過去》,以情景為導向與孩子們跟著老師一起變魔術,同時根據不同圈的大小賦予孩子運動經驗的同時,又開發其感官動腳動腦的能力。希望孩子的發展不再只識局限于上肢。一:降低要求,鼓勵孩子“你真棒!” 在活動過程中,遠遠同樣又遇到了這樣的問題,當“小水塘”擺在他面前的時候,費勁的半跳半邁的過去了。我及時向他伸出了大拇指,并摸摸他的頭說“看,這次遠遠有進步,已經敢跳過去了!”遠遠聽了我的表揚頓后信心大增。就繼續用那不協調的動作反復的練習著。二:教師引導模范,鼓勵孩子“試一試!” 但是當換成“大池塘”的時候,一個更大的挑戰出現在他的面前。用剛才跳過“小池塘”的方法,無論如何都無法再過去了,站在一旁的遠遠開始有些慌了。老師問道:“這樣一個大水塘,大家怕不怕?”“那就請大家試一試,看看還有什么其它方法能夠跳過去!” 當其他孩子甩起手,一個接一個跳了過去,又急又氣的遠遠開始急了起來。 老師卻很清楚的就聽到遠遠說“怕!”“那怎么辦?練不好本領,就沒法到仙女家拿棒棒糖啦!”這時,老師輕輕的走過去,在遠遠身邊做了個半蹲的動作,雙手來回甩,做起準備動作。“來,看我這里,跟著我做,保證能跳過去。”半信半疑的遠遠,蹲了下去開始模仿我的動作。“我數一,二,三,一起跳!”“嗯!”鼓足了勇氣的遠遠點頭道。在老師的半扶半推下,遠遠終于跳了過去,一下子有了信心的他,看看周圍的孩子有了更多“先進”的跳法。他也開始笨拙的模仿起來。 有時,孩子自身的能力會限制其的探索能力。例如遠遠,他自身的身體協調能力,限制了他想出多種玩法,這不僅影響了他們的游戲興趣,也打擊了他們的自信心。所以老師在活動的過程中。首先降低要求,同時給予特別的關注,對基本的動作要求以示范的方法,讓其模仿,然后反復鞏固練習后,再引導其試一試,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有一個小度的飛躍。 有時,我們也會認為,探索能力,是幼兒對自身完全全新的一種嘗試。其實不然,每個孩子都像一個沒裝滿的瓶子,只由所積累的零碎經驗豐富了,才會在下一次的活動中,有的放矢的表現出來,同樣也適用這樣的身體探索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