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大聲說你能行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聽見孩子說:“你幫幫我行嗎?”“我不會!”“我總也畫不好!”等等對自己缺乏信心的話。歸結起來,一是家長和老師幫助的太多,沒有給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二是孩子缺乏自信心,不敢輕易嘗試,缺乏說“我能行”的勇氣。
萍萍就經常哭著說:“老師,我不會。”有一次,我特別觀察了一下,她在說不會之前自己還沒有嘗試過,沒有動手去做就向他人發出了求助的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孩子怎能有信心自己做好事情呢?
現在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因此家長嬌慣、溺愛的現象相當普遍。孩子不能做的事,家長去做;孩子能做的家長也去幫著做,甚至連孩子的興趣也要由父母來選擇,造成許多幼兒缺乏獨立性、交往能力差、依賴心理很強。
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家長要樹立正確的觀念,要多一些鼓勵表揚、少一些批評指責。在家中要讓孩子自己動手,盡量放手,讓孩子去探索。家長還要特別注意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只要孩子認真去做了,就應該給與表揚。要在尊重、理解孩子的前提下,引導孩子放手去做,使孩子在豐富有趣的活動中認識到自己能行,自己的存在是舉足輕重的,進而能肯定自我,增強自信。
生活中要學會說,“孩子,你能行”,孩子就真的會創造出奇跡和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