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我是個安靜的小男孩
案例再現:和貝貝相處一段時間后:發現他是一個比較安靜的小男孩,而且很少和小朋友說話,別人活動時,他就靜靜地站在一邊,但是學習的時候很認真,老師的話句聽得進,但從不舉手回答問題。只用眼睛看你。
有一次,在室內自主閱讀時間段,因為這個時間段請小朋友們自己拿書,看完后在和其他小朋友交換。開始的時候,所有小朋友都挑選了一本自己滿意的書本,只有他一個靜靜地站在一邊書柜面,這本拿拿,那本放放。于是,我走到他旁邊,問他還沒有選到自己喜歡的書嗎?他用蚊子般的聲音告訴我,我幾乎沒聽見。我又微笑的問他:“老師當你的朋友,和你一起挑書吧,好嗎?”他望著我,我看出他眼中的喜悅了。我問他,你喜歡什么樣的書本?他說:恐龍,沒有了。我明白了,原來他喜歡的恐龍書已經被其他小朋友借走了,所以他一直挑不下來。我說你在拿本書跟那個拿恐龍書的小朋友去交換吧。他只是拿了一本,然后慢慢的走過去,當他發現那個拿恐龍書的男孩是可樂時,就站在一邊,看著他。沒有任何語言和動作。這個行為持續了2分鐘左右,我又去問他:為什么不拿你的書本和他交換。他回頭看看我,不說話。請你看著老師是怎么做的。我對著可樂說:可樂,你的書本看完了嗎?我們交換下,好嗎?可樂望了我一下說:好啦,戴老師。一轉身,現在恐龍書在我手里,貝貝,你想一想怎么和我交換呢?他看著我:蚊子般的聲音說:我們交換下,好嗎?我微笑說道:請你在大聲一點,我沒有聽到。于是他又低下了頭,稍微大聲了些:老師,我們交換下,好嗎?我說:好啦。于是把我的書本和他交換了。看到他嘴角的笑容,滿意的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看書了。
案例分析:貝貝小朋友在入園時,是個分離焦慮較嚴重的小朋友,只是坐在位置上默默的流淚,每當將他情緒安撫好。當你一轉身,他的眼淚又會掉下來,這種現象會持續到午睡時間段。而且經歷的時間較長,有1個多月。當他比較適應幼兒園生活時,他的言語、歡笑聲都是較少的,更多喜歡用行動來表示。在男孩子里,這類的男孩屬于較為內向的小朋友,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較為安靜,不會去爭奪任何物品。交際圈更為狹小,就喜歡獨處,安靜,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每當遇到困惑,也是自己站在一邊,不會主動的尋求幫助。個人認為內向的原因大多數跟家庭的遺傳和生活環境有關。若這個小男孩不是因為遺傳,就是家中所處的生活環境導致他的內向,不善于言行。后來也與家中的父母和撫養人員交流得知;他在熟人和熟悉的環境面前喜歡交流,表達自己的情緒和需要,在陌生人面前就是不說話,問他什么都不知道,也不愿意多看多交流。
解決對策:基于以上分析:
1、拓展貝貝同學的交流圈,父母、撫養人員應該多帶他去熱鬧、新的環境中去體驗陌生環境,同時鼓勵他應與同伴、或同齡人群多交流,多溝通。
2、教師在幼兒園應該多以鼓勵、肯定的方式為主,同時也多讓他有上臺表現的機會和更多其他小朋友交往的機會,交給他適當的交往技能技巧,在他交往的進步中及時表揚、鼓勵。讓他感到交往帶來的快樂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