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學《餅干樂園》
(4)師小結:你找到了幾種好朋友?原來圓圓餅干是它的好朋友,黑黑餅干是它的好朋友,小小餅干是它的好朋友,有夾心的餅干也是它的好朋友。
(5)師:那你的餅干有幾種好朋友呢?找一找吧!看看誰找到的好朋友最多!
(6)師:你找到了誰的餅干是你的好朋友?為什么?
4、送餅干回家。
(1)師:原來呀這四種餅干都是好朋友,我們手里的已經有一種了,還缺3種,現在請你們把它們找出來。(配班教師同時擺放其他餅干)
(2)師:餅干寶寶累了,它們想回家了(出示餅干的家),看看有幾個房間?請你讓它們和好朋友兩個兩個拉手住在一個房間里。你想讓哪兩個好朋友住在一起呢?(請幼兒說一說)
(2)幼兒操作送餅干回家。
(3)提問:你是讓哪兩個好朋友住在一個房間的?
(4)師:餅干寶寶回家了,那我們也回家吧!和客人老師再見!
第二次自我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封好紙的八寶粥罐以及透明的飲料瓶,準備較充分,給予幼兒充分的探索及操作的機會。在幼兒操作往飲料瓶中放豆子的過程中幼兒基本都能放對,并且能夠利用透明的瓶子進行清晰的驗證,活動過程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都比較高,興趣較濃。但是在活動過程中我發現,在將豆子倒在手里時有些幼兒的豆子都掉在了地上,使數量發生了錯誤,所以我覺得可以將半圓形座位換成六組,幼兒圍在桌子旁邊,直接將蠶豆放在桌子上點數,既不會混淆也可以清楚地點出豆子數,更好地達成目標中的手口一致點數。
第二次磨研所作調整:
1、座位可作一定的調整,便于幼兒點數。
將半圓形座位換成六組,幼兒圍在桌子旁邊,以便于幼兒從罐子中倒出豆子進行手口一致地點數。在活動過程中將豆子倒在手里時有些幼兒的豆子都掉在了地上,使數量發生了錯誤。其實可以直接將其放在桌子上點數,既不會混淆也可以清楚地點出豆子數,更好地達成目標中的手口一致點數。 2、活動中的罐子和瓶子可以再想辦法變得更有利用價值。
在幼兒進行第二次操作“將豆子裝入飲料瓶里”時,第一次使用過的罐子就直接仍在了地上,感覺不太好,可以利用罐子寶寶的三種顏色“紅、黃、藍”做文章,可以將瓶子寶寶的蓋子上貼上相應顏色的標記,讓幼兒依據罐子寶寶身上的顏色進行相應的配對,這樣罐子也就可以利用起來了。
總的反思:
本次活動是結合我班子課題開展的小班數學活動,從第一次的教學到第二次的教學明顯覺得整個活動的環節條理清晰多了,過渡也自然了,給人感覺比較流暢。活動中提供了封好紙的八寶粥罐以及透明的飲料瓶,準備較充分,在教師的引導下給予幼兒充分的探索及操作的機會。在幼兒操作往飲料瓶中放豆子的過程中幼兒基本都能放對,并且能夠利用透明的瓶子進行清晰的驗證,活動過程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都比較高,興趣較濃。只不過活動的重難點還需在改進后得以進一步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