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游戲化音樂活動——雨
2、會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語言、動作等)表現對歌曲的強弱變化。
3、通過這堂課,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和探索的欲望。
活動準備:
1、歌曲錄音、自制樂器
2、幼兒有觀察和聆聽過大雨和小雨的情形及聲音
3、讓寶寶知道幾種常見的天氣現象:晴天、陰天、雨天、下雪天
重難點:
1、重點:能聽辨并感知強弱對比特點
2、難點:隨歌曲表現強弱變化特點
活動過程:
一、游戲化律動導入,唱歌曲《太陽出來咯》。
1、幼兒排隊邊做動作邊唱歌進入教室,盡量放慢歌曲速度,突出強弱變化的走路動作。
“太陽出來咯喂,喜洋洋咯咯喂,挑起扁擔浪浪扯光扯,上山崗咯咯喂…”
(初次感受歌曲中的強弱變化,用熟悉的歌曲提起孩子們的興趣。)
二、熟悉歌詞,欣賞歌曲旋律,感受強弱不同。
1、寶寶們坐下后,教師提問:剛才我們唱到了太陽公公,那是什么天氣?今天是什么天氣呢?誰來說說看,你最喜歡什么樣的天氣?(用歌詞里的“太陽公公”四個字引出天氣,再用老師的提問策略,從孩子們口中回答出“雨天”,從而引出課堂的主題——雨)
現在讓我們來聽一首有趣的歌吧!仔細聽哦,待會老師要請小朋友們說說你聽到了什么。
2、教師放cd,請幼兒仔細傾聽。(請幼兒閉上眼睛安靜的傾聽,培養專注力。)
3、提問:小朋友們聽到了什么?(大雨、下雨、嘩啦啦…)
很好,剛才某某小朋友說到了大雨和小雨(引導孩子熟悉歌詞)
4、問:大雨是什么聲音?小雨是什么聲音?
(熟悉歌詞“大雨嘩啦啦,小雨淅瀝瀝,嘩啦啦,淅瀝瀝,大雨小雨快快下。大雨嘩啦啦,小雨淅瀝瀝,大雨嘩啦啦,小雨淅瀝瀝,嘩啦啦,淅瀝瀝,嘩啦啦,淅瀝瀝,大雨小雨快快下。”)
教師問:為什么這首歌里一會兒大聲唱一會兒又小聲唱呢?(再聽一遍)請小朋友們注意聽,它在什么地方是大聲唱的,什么地方是小聲唱的?
(讓孩子們知道歌曲里強弱的變化)
6、語言強弱游戲:老師帶領幼兒念歌詞,注意輕重的變化,不做動作,但表情和嘴型要夸張。(用孩子們喜歡的游戲來熟悉歌詞,熟悉歌詞里的強弱變化)
7、合作游戲:師生合作念歌詞,老師大聲問“大雨”,幼兒大聲回答“嘩啦啦”,
老師小聲問“小雨”,幼兒小聲回答“淅瀝瀝”,師幼一起合作“ 嘩啦啦,淅瀝瀝,大雨小雨快快下”。(一定要講清游戲規則,利用有趣的游戲讓孩子們進一步熟悉歌曲與歌詞的強弱變化)
三、游戲《身體樂器》——多種方式(小嘴巴、小手、小腳)表現歌曲強弱力度
1、好,現在就讓我們來唱一唱“大雨和小雨”。(寶寶們很喜歡唱歌,用歌聲的大小來表現音樂的強弱力度。)
2、“猜猜看”的游戲——用小手表現大雨和小雨(用游戲化方式“小手樂器”表現大雨小雨的強弱變化,激發孩子們的想象力)
a、問:現在老師不放音樂,也不唱歌,只用手做動作,你們來猜猜看,老師學的是大雨還是小雨?
b、請個別幼兒來表演,其他幼兒猜。(激發幼兒做老師沒做過的動作)
c、之后,全班幼兒一起嘗試用雙手表現大雨和小雨。(孩子們自由發揮想象力,做自己喜歡的動作)
老師發口令“大雨來啦!”“大雨停啦!” “小雨來啦!”“小雨停啦!”,幼兒做動作,鼓勵大家做不一樣的動作。
3、用小腳來表達音樂的強弱力度——踏腳(用“小腳樂器”表現大雨小雨的強弱變化,檢驗孩子們分辨強弱變化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