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復述:悄悄話
在活動過程中,我把重點放在了引導幼兒觀察故事畫面以及表演故事情境上。整個活動過程中,幼兒都非常投入,始終和教師一起沉浸在故事情境中:當他們知道小羊、小雞和小青蛙推不動大石頭的時候,他們想到要找小熊、大象等力氣大的動物來幫忙;當他們發現小熊不愿意幫助小羊的時候,就想了很多的辦法來勸說小熊;當小熊推開了大石頭,他們和小動物們一起歡呼雀躍,一起夸獎小熊?梢钥吹,幼兒很喜歡這個故事,并從中體會到了幫助別人的快樂情感。
但本次活動的不足在于主旨不夠鮮明,即“悄悄話”這一主題不夠突出。在欣賞故事前,教師可以先豐富幼兒關于“悄悄話”的相關經驗,如讓幼兒說說聽到過哪些悄悄話,聽悄悄話時的心情怎樣。在活動結束部分可以讓幼兒和同伴或教師說說悄悄話,以突出主題。
另外,由于活動中的情境表演過于頻繁,相對弱化了幼兒的觀察,尤其是小羊、小青蛙和小雞一起推石頭的那部分,可以讓幼兒仔細觀察它們的表情與神態,把它們氣喘吁吁的樣子表現出來。
附:故事《悄悄話》
一天,山上滾下一塊大石頭,堵住了小羊家的門。
小羊拼命推石頭,咩咩咩,推不動。
小雞、小青蛙來幫忙,嘰嘰嘰、呱呱呱,還是推不動。
小熊,快來幫忙推石頭!
不推,不推,我要回家去睡覺。
小雞對小熊說:“小熊,推開大石頭,我跟你說句悄悄話!
小熊好奇地答應了。
一、二、三!小熊把大石頭推開了。
小雞在小熊的耳旁輕輕地說:“你是個好孩子!毙⌒苈犃苏娓吲d。
活動評析
“悄悄話”這一閱讀活動遵循了“讓幼兒的閱讀與生活相鏈接”的理念,從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出發,通過對故事原有內容中的“空白點”進行填補,使故事情節更完整,更便于幼兒的理解、體驗與表達。同時,通過精心設計活動,讓每一個幼兒積極參與活動,較好地實現了對幼兒生活的關注,從中我們能依稀看到“幼兒在生活中閱讀、在游戲中閱讀、在學習中閱讀”的具體體現。特別在活動的最后環節,教師和幼兒一起在柔美的音樂伴隨下,邊翻看故事書邊聽故事,教師適時地給予語言提示,幫助幼兒養成有序看書的閱讀習慣。
從活動內容的選材來看,本活動在對幼兒當前生活實際進行分析的基礎上,以“如何引導幼兒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為切入口,選擇故事《悄悄話》作為活動素材,充分體現了早期閱讀在選材上對幼兒生活的關注。同時,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對故事情節進行了補充、完善,力圖使故事既能尊重原有情節,又能為幼兒發展服務,成為本次活動的一大亮點,
從活動設計上來看,本活動明確了活動目標、準備與過程設計,應該說活動設計的基本要素是完備的。
但是,全面審視整個活動設計時會發現:1.設計活動目標時,并未提出“悄悄話”這種形式,只提到“體會幫助他人是件很快樂的事情”,而在活動過程的最后部分由教師提出“悄悄話”這一主題,不僅顯得突兀,也弱化了活動應有的教育意義;2.縱觀整個目標,其實重心是放在“通過情境體驗說說故事中的對話”,因此整個活動中教師預設的情境表演的成分過多,而忽視了讓幼兒在閱讀中“觀察理解、想象表達、體驗創造”,幼兒在閱讀中的仔細觀察、自主表達也顯得有些欠缺。同時,由于過多地按教師的要求進行情境表演,幼兒沒有想象的空間,因此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在這個活動中未能很好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