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和泡泡糖(2篇)
小老鼠和泡泡糖
活動目標:
1、能合拍地做老鼠走、左右張望的動作,較形象地做出小老鼠拽泡泡糖的動作。
2、把積累地生活動作變為律動動作時,需要夸張一些,并能大膽表現出來。
3、做幅度較大動作時,注意自己站的位置,不影響別人。
4、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音樂磁帶 錄音機
活動過程:
1、直接引入“小老鼠”來了,并根據音樂節奏由慢至快地做小老鼠的動作。
(1)“吱吱吱,吱吱吱,誰來了?”(幼:小老鼠)
“你們瞧,它來了。”
“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教師邊用手在腿上按節奏做動作。(3遍)
“小老鼠什么時候向兩邊看的啊?”(幼:說到西的時候向兩邊看看。)
(2)根據琴伴奏的節奏用手在腿上做動作。
“我們來試一試是不是這個時候往兩邊看看的呢?”(聽鋼琴彈奏四遍,教師和幼兒一起按節奏邊念著兒歌邊用手在大腿上做動作。)
“是不是這樣的啊?”(幼:是的。)
(3)換用腳踏地按音樂節奏做動作。
“剛才我們是用小手來玩游戲的,現在換一換,我們用小腳來試試看,好不好?”
(幼:好。)
“準備,小腳準備好了嗎?”“預備起。”(聽鋼琴彈奏四遍,教師和幼兒一起按節奏邊念兒歌邊用腳踏。)
(4)加快速度做動作。
“你覺得你們做得怎么樣?”(幼:不錯。)
“那要是再快點,你們行不行呢?”(幼:行。)
“這次我們來快點了,試試下,準備。”(聽鋼琴彈奏,教師和幼兒一起按節奏邊念兒歌邊用腳踏。)
“真能干,做快了,你們能做,給自己鼓鼓掌。”
2.配音樂磁帶做出“小老鼠”的動作。(音樂前半段)
“那要是再快點,你們行不行啊?”(幼:行。)
“這次音樂會很快很快,你們能跟上嗎?”(幼:能。)
“有沒有信心?”(幼:有。)
“好,準備。”
“這次你們覺得自己做得怎么樣?”(幼:不錯。)
“那做得不錯,你覺得不錯在哪里呢?”(請個別幼兒來回答。)(幼:腳動作很快,腳和手都做得不錯能跟上音樂、能按音樂結束的時候來停)
3.聽“泡泡糖”出現部分的音樂,讓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音樂后半段)
“這次啊這只調皮的小老鼠要出來玩了,撿到一個大泡泡糖,會發生什么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看好不好?”(幼:好。)
4.幼兒根據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在各自的座位上做出“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后的樣子并想辦法把“泡泡糖”去掉,教師鼓勵幼兒盡量做得夸張些。
“怎么樣了啊?”(請幼兒來回答。)
“被什么粘住的?”(幼兒:泡泡糖)
“老師手上也有一個泡泡糖,誰來學學小老鼠被泡泡糖粘住時候的樣子?”(請幼兒來和老師一起手和手粘在一起,模仿被泡泡糖粘住的樣子。)
(坐在座位上第一次玩游戲)“小老鼠,我們一起來玩一玩好不好?”
(音樂結束時)“被泡泡糖怎么樣?”(幼:粘住了。)
“粘住了一動都不能動,粘住的感受是怎么樣呢?”(幼:難受、很粘)
“被粘住了怎么呢?”(用牙齒咬。)
“好,小老鼠使勁用牙齒把泡泡糖咬開來。”
“咬斷了嗎?”(幼:咬斷了。)
5、幼兒到空地上玩“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游戲,并對個別幼兒的表現進行點評。
(第二次游戲)“請小朋友找個空的地方,我們一起來玩玩好不好?”(教師和幼兒一起在音樂聲一起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