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老鼠和泡泡糖(2篇)
“剛才我看到有一只小老鼠在做使勁拉泡泡糖的動作時候,可像了他在很用勁用勁的拉,我們一起來看看他是怎么拉的,好不好?”
“是誰做拉泡泡糖的動作那么像呢?”(請幼兒來做動作。)
“他做得怎么樣?眼睛怎么樣?手怎么樣?”
6、幼兒再次玩游戲,要求做出“小老鼠”被“泡泡糖”粘到不同部位的動作。
(第三次游戲)“這次你們會不會用勁的拉泡泡糖啊?”
“看看那只小老鼠在很用勁、很用勁的拉泡泡糖。”
“泡泡糖會粘在小老鼠的手上,還會粘在小老鼠哪里呢?”(教師在孩子中間進行提問。)
(第四次游戲)“這次我們來看看小老鼠的泡泡糖會粘在哪里了?”“準備——開始。”
“小老鼠,時間不早了,我們回家吧。”
7、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假如你是這只調皮的小老鼠,你會把這塊號不容易拿下來的泡泡糖放到哪兒去呢?”
重點樂句“1 1 3 ┃5 3 1┃ 7 0 6┃5‐‐┃”中,我們可以編制這樣的兒歌“小老鼠┃東跑跑┃西‐看┃看‐‐┃”將兒歌的節奏和樂曲的節奏匹配起來,首先可以由老師朗誦兒歌來指導和控制幼兒的行為(外部社會言語),然后讓幼兒自己邊朗誦邊動作,即采用出聲言語自我指導的方法進行自我調整(自我中心言語),最后再配以音樂過渡到由
問題十:為什么在中班韻律活動《小老鼠和泡泡糖》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編制以下兒歌?
┃× × × 0┃ ┃× × × 0┃
小老鼠 東跑跑 西 看 看, 小老鼠 東跑跑 西 看 看,
┃× × × 0┃ ┃× × × 0┃
小老鼠 東跑跑 西 看 看, 小老鼠 東跑跑 西 看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