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動:可愛的小烏龜
設計思路:1、對教材的分析:本次活動源于《在動物園里》的主題,幼兒在談論動物園里的小烏龜時,非常關注小烏龜的外形特征,他們說:‘小烏龜有大大的硬殼,而且有花紋的;小烏龜的頭可以一伸一縮,很有趣;小烏龜的腿可以隨意動,很好玩;……’。《綱要》指出:4——5歲年齡的幼兒,他們的觀察方式具有形象直觀的特征,并且他們由無意注意向有意注意進行過渡,有利于觀察事物的外部特征。因此,我預設了本次活動,通過師幼共同擺放小烏龜活動教具,了解其動態變化,豐富幼兒表現力。這樣不僅符合了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而且可以幫助幼兒積累相關的主題經驗,從而更好的推動主題的發展。2、對幼兒的分析中班上學期幼兒的觀察目的性較為明顯,由于受空間知覺水平不高的制約,表現為初步感知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能把握觀察對象的明顯特征。但是幼兒缺乏條理并容易遺漏。我班幼兒在表現各種事物時,也出現類似遺漏的情況,對于小烏龜的殼和四肢與頭部、尾巴的組合是需要關注的。而且本班幼兒在創作圖像時,形象還比較單一,如何能創造性地表現出同一圖像的不同動態,應給予幼兒更多的空間。中班幼兒在用色上通常選用自己比較偏愛的顏色進行涂色,沒有一定的目的性。為了豐富幼兒的用色經驗,我們可以根據現有經驗,適時給予一定的用色方法,為此本次活動讓幼兒運用同色系按深淺順序涂色,體驗色彩漸變呈現的美感。3、對環節的分析第一環節:通過觀察圖片了解小烏龜的基本特征,為表現動態的小烏龜埋下伏筆。第二環節:借助為小烏龜拍照的游戲情境,師幼共同表現小烏龜的不同動態。第三環節:鼓勵幼兒大膽表現小烏龜的各種動態,本環節教師關注對小烏龜的特征和動作的有趣的指導。第四環節:通過欣賞談論分享幼兒作品,感受其小烏龜動態變化的樂趣。內容與要求:在了解用同心圓作小烏龜殼的基礎上,表現小烏龜的各種動態,感受其變化的樂趣。材料與環境創設:1、小烏龜ppt 2、供教師操作的擺圖小烏龜(內有小烏龜殼、腿、頭、尾巴)3、背景音樂《小烏龜》 4、白色作品紙、各色炫彩棒活動過程:一、出示圖片——了解小烏龜的基本特征。1、猜猜看,誰來了?小烏龜的謎語:穿件硬殼袍,縮頭又縮腦,水面四腳劃,岸上慢慢跑。(烏龜)2、小烏龜長的什么樣子?小結:小烏龜有硬硬的殼、頭、四條腿和尾巴四部分組成的,它的殼上還有漂亮的花紋。3、你們看小烏龜在干什么?(ppt欣賞)小結:有的小烏龜在草地上爬;有的小烏龜站著觀看風景;有的小烏龜在游泳;有的小烏龜翻跟頭;也有的小烏龜在做游戲……,他們的動作和想去玩的地方都不一樣。二、師幼共同為小烏龜設計美照——通過擺放操作,了解小烏龜動態變化的方法,感受其動態變化的有趣。師:小烏龜本領這么大,我們一起來幫他照張相片吧!1、師幼共同操作:你想要小烏龜擺什么動作?要怎么擺呢?小結:只要確定小烏龜頭的位置,再將四肢隨意擺放就能變出不一樣的動作哦!2、你想讓小烏龜拍張什么動作的照片,在哪里拍照呢?小結:小烏龜可以站立、爬行、游泳……等做漂亮的動作,但是一定要記住頭在哪里,四肢和尾巴跟著身體動一動,這樣就能拍出不一樣的照片。3、教師示范用同色系表現小烏龜的顏色。有什么好辦法給小小烏龜穿上漂亮的衣服?小結:先找個蠟筆寶寶,再找它的好朋友,這樣涂色小烏龜的衣服就會更加漂亮。三、為小烏龜拍照片——嘗試表現小烏龜的各種動態,樂于為小烏龜設計造型1、作畫要求:(1)想想你要為你的小烏龜拍什么動作的照片?(2)選擇同色系表現小烏龜的花衣。2、過程性指導:(1)關注幼兒創意性的表現小烏龜的外形特征。(2)對有創意的作品及時展示。(3)對遇到問題的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四、分享交流——通過欣賞談論,感受小烏龜動態變化的樂趣今天小烏龜在小朋友們的幫助下,拍了許多漂亮動作的照片,真開心!誰來介紹下你的小烏龜拍了什么動作的照片?在哪里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