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活動:好吃的香沙芋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香沙芋,知道香沙芋的特征。
2.了解香沙芋的生長過程。
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幼兒查閱香沙芋的資料,并填寫調查表。
2.有關香沙芋的錄像。
3.香沙芋和黃荷子芋頭若干。
4.煮熟的香沙芋、調料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秋天是什么樣子的?(彩色的、漂亮的、豐收的)
2.師:秋天很美,它還是一個豐收的季節,許多的農作物都成熟了。瞧,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什么來了?(揭開布,呈現一堆芋頭)
二、討論觀察芋頭的外形特征。
1.師:芋頭什么樣子的呢?一會兒請大家仔細看一看,用手摸一摸,和你旁邊的朋友議一議,比比誰觀察芋頭最全面,好,大家過來吧!(幼兒觀察)
教師提問,幼兒發表觀察結果:
(1)芋頭是什么樣的?你還發現芋頭上有什么?(圓圓的,黑黑的,上面有毛…)
(2)你覺得中間的這個芋頭怎么樣?(圓圓大大的)老師介紹是母芋,是芋頭媽媽。
(3)周圍的是什么?(芋頭寶寶)芋頭寶寶什么樣子?(小小瘦瘦的)老師介紹是子芋,子芋長在母芋上。
(4)教師小結并告訴幼兒這叫香沙芋。
2.過度導語:師:猜猜看,芋頭里面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想并作答)
(1)你們猜得對嗎,誰的答案更準確?我們一起來把母芋和子芋分開,掰開看看芋頭身體里是什么。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并與個別交流操作結果,提醒幼兒將芋頭媽媽和芋頭寶寶分類擺放。
(3)芋頭里面是什么?(芋頭肉)肉是什么樣子的?(白白的,摸起來黏黏的)
(4)小結: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芋頭里面是白色的肉,摸上去粘粘的,這個粘液粘在手上會癢,所以最好不要用去摸,如果摸了要及時用醋水洗手。
三、談生長過程。
1.師:剛才我們認識了芋頭的外形特征,并且看到了里面的肉是什么樣的,那你們知道芋頭長在哪里,是怎樣生長出來的呢?(幼兒自由討論)然后請幼兒回答。
2.師:你覺得芋頭是怎樣生長出來的?(師出示課件)小結:農民伯伯在春天的時候就把芋頭種子種到地里,過一段時間芋頭開始發芽,長出了小苗苗,慢慢的小苗苗越長越高,等它長到桌子這么高時,農民伯伯就會在芋頭根部施肥并蓋上一層厚厚的泥土,幾個月后,到了秋天,芋頭就豐收了。
3.師:小朋友看,這就是老師剛從田野里挖出來的一整棵芋頭,你們看,這是什么?(指葉子)葉子是什么樣子?
4. (指葉柄)這又是什么呢?葉柄長得怎么樣?(長長的,上面紫色,接著是綠色,最下面是綠中夾著紫色)
5.(指芋頭)最下面的是什么?(芋頭)什么芋頭?(香沙芋)對,它就是果實。
四、比較兩種芋頭的不同,得出香沙芋的特點。
1.師:老師今天還帶來了另一種芋頭,它叫黃荷子芋頭,現在請你們每個人拿一個,到后面的桌子旁與香沙芋比較,看看它們有什么不同,然后把你的發現記錄下來。(幼兒觀察記錄)
2.展示記錄表,請幼兒講述記錄結果。
顏色(香沙芋的底部是紫紅色的,黃荷子芋頭底部是淡淡的,有點黃色的)
花紋(香沙芋的皮紋路比較密,黃荷子的皮紋路比較稀,色澤也淡一些)。
3.品嘗兩種芋頭。
師:從外形看,小朋友都能找出了它們的不同點,那吃起來它們是不是也有區別呢?請你們嘗一嘗,你更喜歡吃,哪一種芋頭為什么?(品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