袋鼠媽 媽(精選17篇)
袋鼠媽 媽 篇1
音樂游戲
活動目標:
1、能按節拍協調地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2、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袋鼠視頻、袋鼠媽 媽音樂(幼兒已經熟悉過音樂)、“灰太狼”的頭飾、獵人獵槍1支、狼出場音樂、袋鼠媽 媽、袋鼠寶寶標志。
活動過程:
1、視頻導入。
今天我要播放一段視頻給你們看,里面有一群可愛的小動物,你們猜有可能是誰?到底是誰?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播放完視頻進行提問:是哪種動物?它有什么特點?袋鼠媽 媽肚子里有什么能把袋鼠寶寶裝進去?袋鼠是怎么走路的?你們誰能學一學?
小結:袋鼠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一群可愛的動物,袋鼠媽 媽肚子上有一個口袋叫育兒袋,小袋鼠就生活在里面,袋鼠走路是一蹦一跳的。
2、聽音樂,學習蹦跳步。
下面請小朋友欣賞一段音樂,你們來聽一聽是哪首歌?是什么?噢,你們都聽出來了,讓我們跟著鋼琴用好聽的聲音一起唱一遍吧。
唱得真好,那我們要給《袋鼠媽 媽》這首歌曲加上動作,前面我們可以學袋鼠跳,袋鼠是怎么跳的?誰來學一學?(幼兒模仿跳)那等我們唱到“乖乖和媽 媽相親相愛”的時候,相親相愛我們怎么表示?(請幼兒想象動作并肯定),那我們把動作都創編好了,讓我們跟著音樂一起來唱跳一遍吧。(音樂起,跟著音樂集體做動作。)
3、玩游戲“袋鼠媽 媽”,提醒幼兒遵守規則。
剛才小朋友做動作做的真不錯,我這有個好玩的游戲,你們想不想玩?
介紹游戲玩法與規則:
“狼”先躲起來,“獵人”端著槍藏在樹后面。
狼堡里的灰太狼在羊村捉不到羊吃,在一次旅行中,它來到了澳大利亞,看到了許多袋鼠,他就打起了壞主意,他想把袋鼠捉回家吃掉,可是我們的袋鼠媽 媽很聰明,每次都能保護寶寶不讓灰太狼捉住,袋鼠媽 媽帶著袋鼠寶寶又出來玩了,第一遍音樂兩人一組(一前一后)選擇袋鼠媽 媽標記的去找有袋鼠寶寶標記的幼兒組合,袋鼠寶寶在前,雙臂彎曲在胸前,兩手自然下垂。后面是袋鼠媽 媽,袋鼠媽 媽雙手搭在袋鼠寶寶身上,兩人同時做蹦跳步,每小節跳一下,唱到第三句時,兩人相互擁抱、拍拍、摸摸等動作表示相親相愛。大灰狼音樂起,袋鼠媽 媽帶著袋鼠寶寶一起蹲下不動,大灰狼走出來做找袋鼠狀,獵人及時出現開槍,把大灰狼嚇跑,獵人說:“大灰狼跑了,袋鼠們出來吧。”袋鼠們謝謝獵人并再次游戲。
4、結束游戲,幼兒休息。
哇,獵人幫助我們把灰太狼給趕跑了,袋鼠媽 媽,寶寶玩累了,想要回家休息了,讓我們一起帶著寶寶一起回家休息吧。(袋鼠們做蹦跳步回家休息,結束活動。)
袋鼠媽 媽 篇2
活動目標:1、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內容,認識袋鼠,在歌曲中體會“相親相愛”的幸福快樂。2、能夠嘗試跟隨教師一起出聲學唱歌曲。3、在唱唱、跳跳中感受和老師小朋友共同唱歌游戲的快樂。活動準備:1、活動場地:教室,幼兒圍坐成半圓形。2、袋鼠圖片活動過程:一、引入:師:“老師今天請來了兩位小客人,你們猜猜看是誰?”“老師念首兒歌給你們聽,兒歌里面說到了我們今天請來的小客人,請小朋友們聽完告訴我,老師請了誰來到我們貝貝班。”教師念一遍歌詞,發音力求清晰,讓幼兒先對歌詞有一個整體印象。“老師今天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剛才老師念的兒歌還可以用歌聲唱出來呢。我們今天要聽一首好聽的歌,叫《袋鼠媽媽》。”二、發聲練習:《我愛我的小動物》1、師:“我數一二三,我們請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出來好不好?一、二、三!”出示圖片(只有袋鼠媽媽,沒有袋鼠寶寶。)“咦?怎么只有袋鼠媽媽呀?袋鼠寶寶呢?哦,我知道了,袋鼠寶寶比較害羞,所以老師請小朋友們用歌聲請她們出來,小朋友們要唱得好聽哦。”2、教師彈唱:“我愛我的小狗,小狗怎么叫?”“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汪。”(強)“我愛我的小貓,小貓怎么叫?”“喵喵喵……”(弱)“我愛我的小鴨,小鴨怎么叫?”“嘎嘎嘎……”三、初步熟悉歌詞內容1、教師范唱歌曲。師:“小朋友們唱得很棒,下面老師要邊唱邊請小袋鼠寶寶出來。”教師一邊唱,一邊跟著歌詞畫出袋鼠寶寶和表示“相親相愛”的心形。師:“袋鼠寶寶出來了,我們跟她打個招呼吧”2、理解歌詞師:“老師剛才唱了《袋鼠媽媽》這首歌,現在我要考考你們,看看你們有沒有認真聽哦,老師剛才唱到,袋鼠媽媽身上有個什么?”指著畫面上的袋鼠媽媽的袋袋作為提示。“袋袋里面有誰?”(如果幼兒回答袋鼠寶寶,進一步追問“袋鼠寶寶又可以叫什么?剛才歌里是怎么唱的?”)(如果幼兒回答不出來,老師再唱一遍,請小朋友帶著問題認真聽。)3、情感再現師:“剛才老師唱到袋鼠媽媽和袋鼠寶寶相親相愛。‘相親相愛’是什么意思?”“我們班里面你最喜歡的好朋友是誰?請你跟他抱一下。”請幾個小朋友和自己喜歡的伙伴抱抱,解釋:“這就是相親相愛。”師:“小朋友們都有自己喜歡的人,有爸爸媽媽、老師、還有自己的好朋友,老師想知道你們喜不喜歡你們的媽媽?”師:“老師知道,在媽媽的心里,小朋友們都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媽媽最愛自己的寶寶,寶寶們也最喜歡自己的媽媽。我們可以用一個好聽的詞來說,就叫做‘相親相愛’。媽媽愛寶寶,寶寶愛媽媽,我們就可以說,媽媽和寶寶相親相愛。”四、伴隨表演理解歌詞1、學學袋鼠跳師:“我們先來學一下袋鼠媽媽,袋鼠是怎么跳的?請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2、邊唱邊動作老師一邊唱一邊做動作,做兩遍或者更多,視幼兒掌握情況而定,并請做得好的小朋友當小老師,來做示范。3、邊唱邊玩。唱完“相親相愛”,請幼兒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小朋友擁抱一下,表現“相親相愛”。4、請男孩子和女孩子分別表演。五、幼兒試唱1、師:“這么好聽的歌小朋友們想不想學會,唱給自己的媽媽聽?小朋友們可以跟著老師來一起唱。”老師一邊彈琴一邊唱,注意幼兒的掌握情況,鼓勵大家一起跟著唱,表揚積極跟隨音樂唱歌的小朋友。2、變換歌唱的形式繼續歌唱。活動結束:師:“我們今天學了一首很好聽的歌,叫什么名字?有的小朋友已經學會了,學得很認真,有的小朋友還沒學好,也沒關系,我們以后還會繼續學,等小朋友學會了,回家唱給媽媽聽好嗎?”
袋鼠媽 媽 篇3
活動名稱:
袋鼠媽媽找寶寶
游戲目的:
提高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跳躍和平衡能力;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及發展親子關系。
游戲準備:
布袋一個
游戲過程:
1、媽媽扮演袋鼠媽媽,寶寶扮演袋鼠寶寶。
2、寶寶雙腳站在布袋中,蹦蹦跳跳的和媽媽在草地上玩,媽媽趁寶寶不注意,偷偷躲起來,寶寶發現媽媽不在了,馬上蹦蹦跳跳去找,找到媽媽后,媽媽也站在布袋里,和寶寶一起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3、家長和幼兒也可以互換位置,媽媽跳,寶寶躲;游戲過程中,媽媽和寶寶始終要學袋鼠跳。
袋鼠媽 媽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袋鼠的特征,萌發保護動物的情感.
2.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并且用生動自然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歌曲的基調。
重難點:
重點:用生動自然的動作來表現,唱出歌曲;語言和動作的協調性并能打出歌曲的節奏
難點:欣賞歌曲所表達的內涵,辨認出老鼠和袋鼠的區別
材料與環境創設:袋鼠、老鼠圖片若干
設計思路: 在幼兒的內心已經萌發了去關愛他人的想法。這時我通過對他們講述袋鼠媽媽是如何愛自己寶寶的故事,讓他們充分了解無論是什么,只要是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寶寶,所以母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讓他們對愛有進一步的升華。再者通過音樂活動激發他們對歌曲的興趣,回家以后可以唱給自己的媽媽聽,讓媽媽可以感受孩子對自己的關愛,真正的做到了家園互動;還可以邊聽音樂邊打節奏,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節奏感又能從活動中獲得樂趣,使主題活動的思想貫穿始終。
活動流程:
聽音樂,搬椅子 (做準備工作)→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欣賞歌曲,跟音樂打節奏
一 .聽音樂,搬椅子
① 讓幼兒聽著音樂有秩序的搬椅子,并打出音樂的節奏。
② 練聲,復習以前的歌曲,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 .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① 說出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區別袋鼠和老鼠的特征。
② 知道袋鼠是稀有動物要進行保護,老鼠是害蟲要加以消滅。
三 .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
① 教師提問,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并在次基礎上記憶歌曲的大部分歌詞。
② 幼兒討論,袋鼠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寶寶的。
四 欣賞歌曲,唱出歌曲并打節奏
① 老師彈奏,幼兒打出節奏。
② 欣賞歌曲中音的高低、節奏的快慢,跟著音樂跟唱。
③ 讓幼兒回家以后唱給媽媽聽
袋鼠媽 媽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袋鼠的特征,萌發保護動物的情感.
2.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并且用生動自然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歌曲的基調。
重難點:重點:用生動自然的動作來表現,唱出歌曲;語言和動作的協調性并能打出歌曲的節奏難點:欣賞歌曲所表達的內涵,辨認出老鼠和袋鼠的區別
材料與環境創設:袋鼠、老鼠圖片若干
設計思路: 在幼兒的內心已經萌發了去關愛他人的想法。這時我通過對他們講述袋鼠媽媽是如何愛自己寶寶的故事,讓他們充分了解無論是什么,只要是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寶寶,所以母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讓他們對愛有進一步的升華。再者通過音樂活動激發他們對歌曲的興趣,回家以后可以唱給自己的媽媽聽,讓媽媽可以感受孩子對自己的關愛,真正的做到了家園互動;還可以邊聽音樂邊打節奏,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節奏感又能從活動中獲得樂趣,使主題活動的思想貫穿始終。
活動流程: 聽音樂,搬椅子 (做準備工作)→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欣賞歌曲,跟音樂打節奏
一 .聽音樂,搬椅子① 讓幼兒聽著音樂有秩序的搬椅子,并打出音樂的節奏。② 練聲,復習以前的歌曲,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去。二 .出示圖片,引起興趣① 說出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區別袋鼠和老鼠的特征。② 知道袋鼠是稀有動物要進行保護,老鼠是害蟲要加以消滅。三 .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① 教師提問,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并在次基礎上記憶歌曲的大部分歌詞。② 幼兒討論,袋鼠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寶寶的。四 欣賞歌曲,唱出歌曲并打節奏① 老師彈奏,幼兒打出節奏。 ② 欣賞歌曲中音的高低、節奏的快慢,跟著音樂跟唱。③ 讓幼兒回家以后唱給媽媽聽。
袋鼠媽 媽 篇6
活動目標:培養幼兒與爸爸、媽媽的協作水平
活動準備:沙包若干、帶繩的紙簍或者竹筐若干
活動過程:
一、出示沙包。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許多“沙包”寶寶,和大家一起做游戲。
二、教師向家長和小朋友示范游戲玩法。
1、一名教師將紙簍捆綁在腹部前面,扮作可愛的“袋鼠”,站在“小河”對岸。
2、另一位教師扮作小朋友,手拿“沙包”寶寶,站在河的另一岸指定圈內。
3、小朋友在指定位置將“沙包”寶寶拋入爸爸或者媽媽身上的紙簍內,爸爸或者媽媽盡力用紙樓接住沙包。注意活動過程中,寶寶不能離開圈,爸爸、媽媽可以走動,但不能掉入河中。在規定時間內看誰接的“沙包”寶寶多。
三、游戲進行。
請小朋友和爸爸或者媽媽站到小河兩岸,進行游戲。
四、比較哪個袋鼠媽媽的“沙包”寶寶多。
五、給表現好的小朋友及其“袋鼠”媽媽貼紅花,活動結束。
袋鼠媽 媽 篇7
活動目標:1、了解袋鼠基本特征,掌握歌曲《袋鼠》的節拍并能演唱。2、創編并能夠大膽向同伴表達“相親相愛”的動作。活動準備:《袋鼠》鋼琴伴奏 袋鼠視頻(一分鐘) 歌曲圖譜一張活動過程:1、導入教師模仿袋鼠跳的動作讓幼兒猜,從而引出袋鼠。給幼兒觀看一段袋鼠視頻,讓幼兒了解袋鼠的主要特征。教師的話:小朋友們猜猜看,老師在學哪個動物的動作?你們見過袋鼠嗎?下面老師給你們看一段袋鼠的視頻。(提問:你看到的袋鼠是怎么樣的?它的寶寶待在哪里?他們是怎么走路的?)2、學唱袋鼠歌(你們知道嗎,所有的袋鼠媽媽都很喜歡一首歌,她想教給小朋友們,可是她不會寫字,于是她就畫了一張圖給老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上面畫了些什么吧。)① 教師出示《袋鼠》圖譜一張,并提問:你們看到了什么?這些圖片要告訴我們什么呢?② 教師面向幼兒完整演唱一遍.,并提問. (下面請小朋友們仔細聽,老師把圖片唱給你們,一會請你們告訴我這些圖片唱的是些什么內容。)③ 教師指著圖譜第二次演唱,揭示圖譜與歌曲的聯系.(好了,我們大致了解了這些圖片的意思,老師再唱一遍,看看小朋友們能不能把這些圖片和歌曲聯系起來.大家發現沒有,圖片畫的就是老師唱的內容,聰明的小朋友能不能看著圖片跟著老師唱下來呢?)④ 教師指著圖譜第三次演唱一遍歌曲,幼兒盡量跟上。(現在我們都會唱了這首用圖片表示的歌,那老師再唱一次,這次如果會的小朋友可以看著圖片跟著老師輕輕的唱,不會的注意聽哦。)⑤ 請幼兒一起跟著老師結合圖譜唱一遍。(小朋友們會唱了嗎?那好我們一起來唱一唱吧,要唱的大聲。)⑥ 單獨請幼兒上來結合圖譜領唱。(剛剛發現小朋友們都唱的很不錯,尤其是小朋友,你有愿意上來像老師一樣指著圖片帶領大家唱嗎?表揚幼兒唱得不錯)3、乖乖和媽媽相親相愛① 提問幼兒會用哪些動作表現袋鼠媽媽和乖乖相親相愛,并請兩個幼兒合作上來表演。(你從哪句歌詞里看出袋鼠媽媽和乖乖感情很好的?你覺得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現他們相親相愛?下面我請每個小朋友找一個自己的伙伴,兩個小朋友一個演媽媽一個演乖乖,表演下你們是怎么相親相愛的。表演的好的一會我請他們上來。)② 請幾組幼兒上來做給大家看,大家一起跟著他們跟著音樂做一遍.(我看到有些小朋友做的很不錯哦,我們來請他們上來做給大家看看吧!跟著音樂我們來試試,怎么樣啊?)③ 教師示范歌曲的表演:第一句跟著音樂唱并跳,第二句找乖乖,第三四句,和找到的乖乖一起跳。輪流2~3次。(下面我來演袋鼠媽媽,我要找我的乖乖,我的相親相愛的動作是···,一會我請我找到的乖乖和我一起做這個動作,小朋友們先坐在位子上跟我一起唱歌,我請到誰,誰就跟我一起表演,其他小朋友還是在位子上唱歌)④ 男女生輪流演袋鼠媽媽和乖乖。(下面我請所有女生上來演媽媽,跟著我一起去找乖乖,你想請誰就去牽他的手,但是你們的嘴巴始終要跟著音樂唱歌的哦。下面讓我們一起開始吧!)⑤ 全體幼兒一起游戲,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乖乖.根據時間把握次數.結束語:今天我們不僅學會了袋鼠的歌,還知道怎么表達相親相愛,我希望小朋友們回到家能把這首歌唱給爸爸媽媽聽,和他們也相親相愛的。
袋鼠媽 媽 篇8
小班節奏練習《袋鼠媽媽》教案設計
活動目標:
一、讓幼兒在掌握兒歌的基礎上變換多種形式練習2/4拍的節奏,如朗誦與默誦相結合、聲勢練習等。
二、訓練幼兒對肢體的控制能力。
三、培養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讓幼兒熟悉兒歌,對2/4拍的節奏有所了解。
2、準備獵人的道具、狼的頭飾等。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做手指謠《十個娃娃哈哈笑》。
2、聽力訓練:自然界的各種聲響。
3、對答游戲:《五只小袋鼠》。
4、請幼兒按2/4拍的節奏邊拍手邊念兒歌《袋鼠媽媽》。
5、引導幼兒用朗誦與默誦相結合的方式,練習2/4拍的節奏。
例:(朗誦)袋鼠媽媽,(默誦)有個袋袋,
或(默誦)袋鼠媽媽,(朗誦)有個袋袋。
6、聲勢練習。
教師引導幼兒創編簡單的聲勢,練習2/4拍的節奏。根據兒歌的內容,指導幼兒從腳的動作開始創編。
7、游戲:狼來了
全體幼兒圍成圓圈當袋鼠,順時針邊跳邊念兒歌,當狼來了,幼兒躲到媽媽身邊,獵人出現,開槍把狼打死。為增加游戲的趣味性,狼可出現裝死的情節。袋鼠媽媽帶領孩子們一起看狼是否真的死了,裝死的狼再一次爬起,獵人開槍,把狼打死。
袋鼠媽 媽 篇9
教學目標:
1、學習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唱準附點音符和跳音。
2、在教師的提問和動作的幫助下記憶歌詞。
3、感受歌曲帶來的愉悅體驗。
教學重點:教幼兒學會清楚完整的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教幼兒準確唱附點音符和跳音。
教學方法:愉快教學法、情景表演法。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準備:配套CD、鋼琴、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幼問好,組織教學
2、談話引題。
二、基本部分
1、發聲練習
12 34|5— |54 32|1—|
12 34|54 32|1 3|1—||
2、節奏練習
3、教師范唱歌曲一遍,引導幼兒認真聽。
4、教師提問:
歌曲里唱了誰?她去干什么了?結果怎樣?
如果是你,你會不會也像袋鼠媽媽一樣?
5、朗誦歌詞一遍,加深對歌詞的記憶。
6、教唱歌曲
教師先分句教幼兒唱歌,后分段教唱。
7、師幼集體唱歌,激發幼兒興趣。
8、幼兒集體唱歌,教師彈琴。
三、結束部分
教師小結、總結課情。
教學效果分析:
1、幼兒對所學內容掌握好,課堂效果明顯。
2、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
3、在課堂中采用了多種教學方法。
袋鼠媽 媽 篇10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袋鼠的特征,萌發保護動物的情感.
2.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并且用生動自然的動作和語言來表現歌曲的基調。
重難點:重點:
用生動自然的動作來表現,唱出歌曲;語言和動作的協調性并能打出歌曲的節奏難點:欣賞歌曲所表達的內涵,辨認出老鼠和袋鼠的區別
材料與環境創設:
袋鼠、老鼠圖片若干
設計思路:
在幼兒的內心已經萌發了去關愛他人的想法。這時我通過對他們講述袋鼠媽媽是如何愛自己寶寶的故事,讓他們充分了解無論是什么,只要是媽媽都很愛自己的寶寶,所以母愛是無私的、是不求回報的,讓他們對愛有進一步的升華。再者通過音樂活動激發他們對歌曲的興趣,回家以后可以唱給自己的媽媽聽,讓媽媽可以感受孩子對自己的關愛,真正的做到了家園互動;還可以邊聽音樂邊打節奏,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節奏感又能從活動中獲得樂趣,使主題活動的思想貫穿始終。
活動過程:
開始部分:
聽音樂,搬椅子 (做準備工作)→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欣賞歌曲,跟音樂打節奏
基本部分:
一 .聽音樂,搬椅子
① 讓幼兒聽著音樂有秩序的搬椅子,并打出音樂的節奏。
② 練聲,復習以前的歌曲,集中注意力投入到學習中去。
二 .出示圖片,引起興趣
① 說出圖片上畫的是什么?區別袋鼠和老鼠的特征。
② 知道袋鼠是稀有動物要進行保護,老鼠是害蟲要加以消滅。
三 .朗誦詩歌,了解詩歌內容
① 教師提問,了解詩歌的主要內容,并在次基礎上記憶歌曲的大部分歌詞。
② 幼兒討論,袋鼠媽媽是怎樣愛自己的寶寶的。
四 欣賞歌曲,唱出歌曲并打節奏
① 老師彈奏,幼兒打出節奏。
② 欣賞歌曲中音的高低、節奏的快慢,跟著音樂跟唱。
結束部分:
老師小結本次活動情況,讓幼兒回家以后唱給媽媽聽。
袋鼠媽 媽 篇11
上海市音樂幼兒園 葉老師
活動名稱:袋鼠媽媽 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聽聽中認識袋鼠,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內容。
2、感受與媽媽相親相愛在一起的快樂與幸福。 活動準備:袋鼠裝飾及玩偶、ppt、錄像等等。 活動過程:
春天來了
隨著《春天》的音樂律動
第一遍 幼兒隨音樂即興表演
第二遍 師:春天真美呀!小花、小柳樹你們在哪里?蝴蝶姑娘你在哪里?小蜜蜂去哪里了?小白兔快出來玩吧!
相親相愛
師:春天來了,在美麗的春天里有一個重要的節日,這個節日剛剛過去,你們知道是什么節日嗎(3月8日婦女節),這是媽媽們的節日,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好媽媽,媽媽愛我,我也愛媽媽。
——說說講講(伴隨音樂)
師:媽媽愛不愛你們呀?我真想知道媽媽是怎么愛你們的呀?你是怎么愛媽媽的呢?(幼兒隨講:擁抱、親吻、買好吃好玩的東西……)
小結:就像我們小朋友說的,在媽媽的心目中,我們小朋友就是媽媽的心肝寶貝,媽媽最喜歡自己的寶寶,而在小朋友的心中,最喜歡自己的媽媽,最最離不開的人也是媽媽。寶寶愛媽媽,媽媽愛寶寶,這個就叫做相親相愛。
溫馨分享(欣賞dv錄像)
師:想不想知道媽媽有多愛你呀?讓我們來聽聽媽媽的聲音,聽聽媽媽到底有多愛你?
袋鼠媽媽
師:不僅你們的媽媽寶貝自己的孩子,所有的媽媽都很寶貝自己的孩子,看看這是誰的媽媽呀?(圖片展示)哦!原來是袋鼠媽媽,它和你們的媽媽一樣最寶貝自己的小乖乖(咦?誰是小乖乖你們知道嗎?)她是怎么愛自己的小乖乖的,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提問:她是怎么愛自己的小乖乖的?(引出育兒袋)
短片欣賞。袋鼠媽媽很愛自己的小乖乖,她的胸前有一個袋袋,像口袋一樣,叫做育兒袋,是用來養育、保護自己小袋鼠的袋袋。袋鼠媽媽真愛自己的小乖乖,她用自己的育兒袋來照顧、保護她的小寶寶們, 熟悉歌曲
——欣賞歌曲
師:今天老師要為大家唱一首好聽的歌曲,叫做《袋鼠媽媽》,這首歌講的是袋鼠媽媽和小袋鼠在一起相親相愛的事情,你們想不想聽呀,讓我們聽聽看歌里講了些什么。
提問:你們聽到歌里面唱了什么呀?(幼兒隨講)
——幼兒表演歌曲
師:聽到袋鼠媽媽愛小乖乖的事情,她們在一起相親又相愛,我真喜歡這些可愛的小袋鼠呀,想不想學學他們的樣子呀?
鉆在袋袋里,透出小腦袋,出來跳跳跳,和媽媽抱抱(幼兒跟隨老師在伴奏下做動作)
師:多可愛的小袋鼠呀,你們瞧瞧自己的口袋里有什么呀?(口袋里有一個小袋鼠)袋鼠媽媽那么愛自己的孩子,我們也來跟著音樂學學看袋鼠媽媽吧。
結束語:好啦小袋鼠玩累了要睡覺啦,現在你們都是好媽媽,都有一個育兒袋,把它輕輕地放到口袋里,讓我們安靜地帶著自己的小袋鼠回教室吧。
袋鼠媽 媽 篇12
在本周的音樂活動中,孩子們很開心,也很感興趣,《袋鼠媽媽》這次活動不足的地方是,一開始我找的是袋鼠的圖片,孩子們都說這個是兔子,對于袋鼠都不太熟悉,比較的模糊。讓孩子們隨著音樂節拍,拍手,孩子們中盡管有幾個沒能拍對節奏,但開始都能表現的比較積極,帶領幼兒拍打了多次,有幼兒雖然口中念對帶附點節奏的歌詞,但口手并不一致,拍帶附點節奏對我們班小部分幼兒還是有些小困難的。在學唱歌曲部分,開始表現得很積極,或許是孩子們對于這樣的歌曲非常感興趣。
當我和孩子們一起歌唱到“袋鼠媽媽有個袋袋,袋袋里面裝個乖乖”的時候,孩子們都開心的笑了,有的孩子甚至兩兩開始自由組合做起動作來了。于是我將事先準備好的圖片展示給他們看,并和搭班的老師一起示范表演,孩子們都高興得叫了起來,活動氛圍達到了高潮。見孩子們情緒、興趣高漲,我也覺得非常的開心愉快。在好聽的演唱歌曲聲中,自由表演中,我們快樂地結束了本次音樂活動。
袋鼠媽 媽 篇13
一、活動目標:
1.在說說、看看、聽聽中認識袋鼠,初步熟悉、理解歌曲內容。
2.積極參與歌表演活動。
3.感受與媽媽相親相愛在一起的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準備:
關于相親相愛的圖片、 袋鼠玩偶、課件ppt等等。
三、活動過程:
(一)以圖片引入
1.出示圖片p1,老師帶來了一張幸福的照片,他們在做什么?為什么這樣做?
2.爸爸媽媽愛你們嗎?他們以什么方式來表達愛你的?
3.小結:爸爸媽媽愛你們,你們愛爸爸媽媽,叫做相親相愛。
4.你們是以這樣的方式跟爸爸媽媽相親相愛,那我們來看看哥哥姐姐是怎樣跟他家人相親相愛的?
5.出示圖片p2-p7,了解相親相愛不同表達方式。
(二)欣賞理解歌曲
你們是爸爸媽媽的小寶貝、小乖乖,跟爸爸媽媽相親相愛,那我們來看看,還有誰也跟他的爸爸媽媽相親相愛?它就藏在這首歌曲里面,我們來聽一聽。
1.是誰在歌曲里面?他們在做什么?你認為他們是怎么做的?做出來給大家看看。
2.我們在聽聽,是不是你們想的那樣。
3.出示圖片p8-p12,袋鼠媽媽有一個什么?它想聽你們唱出來。
(三)積極參與歌表演,感受與媽媽相親相愛的幸福快樂。
1.完整表演
(1)出示袋鼠媽媽指偶,袋鼠媽媽說你們唱歌好聽,想聽你們唱歌,誰來做袋鼠媽媽?誰來做小袋鼠?
(2)小袋鼠也想聽聽你們唱歌。
四、結束:小袋鼠想出玩,我們把小乖乖放進袋袋,出去玩了。
袋鼠媽 媽 篇14
目標: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準備:
4 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過程: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
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
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袋鼠媽 媽 篇15
[活動目標]
1、按節拍協調的做蹦跳步,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2、創編向同伴表達“相親相愛”的動作。
3、體驗音樂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前熟悉游戲歌曲內容。
2、袋鼠媽媽和寶寶活動的課件
3、扮演袋鼠媽媽用的大口袋
[活動過程]
一、導入:跟媽媽一起跳進活動室。
二、通過看課件了解袋鼠的特征,并練習跟音樂有節拍的雙腳并攏跳。
1、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拍一拍練習跳。
師:袋鼠怎樣走路?誰能來學學?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2、設置情景,幼兒扮演乖乖,老師扮演媽媽。請乖乖跳到媽媽這里來,跳過來的,媽媽抱抱乖乖親親乖乖,并和媽媽做一個擁抱的動作。
三、老師鼓勵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表現相親相愛的姿態、動作和表情,并隨音樂進行表演。
1、師引導幼兒兩人自由結伴做相親相愛的動作
提問:什么是相親相愛?請幼兒說說自己對相親相愛的理解。
2、一部分幼兒扮演袋鼠媽媽,一部分幼兒扮乖乖,乖乖跳到媽媽這里要和媽媽做一個相親相愛的動作。
四、完整隨音樂進行游戲。
1、師和幼兒2人示范表演一遍(手拉手)
2、全體幼兒拉手一起表演游戲。
3、幼兒2人手拉手進行游戲。
五、鞏固游戲情節,增添游戲趣味。
老師和一名幼兒在一個大口袋里扮演袋鼠媽媽和乖乖,玩游戲。
六、活動延伸:
幼兒2人一組繼續用口袋玩游戲。
袋鼠媽 媽 篇16
小班戶外體育游戲:《袋鼠媽媽》
戶外活動:《袋鼠媽媽》 目標: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準備:4 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過程: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袋鼠媽 媽 篇17
目標: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準備:4 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過程: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成人數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