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藝術活動:大象和小鳥(精選2篇)
中班藝術活動:大象和小鳥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這次活動是中班音樂活動《大象和小鳥》,其實它也可以說是一次音樂欣賞活動,因為整個活動過程都是引導幼兒在傾聽的基礎上進行游戲。那我為什么要選擇這個題材呢?主要是考慮到本班幼兒音樂學習的水平。幼兒學習音樂的目的使培養他們的審美感受,體驗音樂帶來的快樂。正如《綱要》所說,應支持幼兒富有個性和創造性的表達。因此我定目標為:
1、鼓勵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中參加音樂活動。
2、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和感受音的高與低。
3、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
為了激發幼兒積極參加活動的興趣,首先我用和幼兒互動,一起律動。在活動過程中我用講故事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了解高與低。通過聽音樂,音樂里因為有了高和低的變化,所以音樂更好聽,很優美,能分辨出那個音樂像大象的聲音,那個音樂像小鳥的聲音。然后通過表演使幼兒更能掌握引得高與低,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最后用鼓和三角鐵樂器打出高音和低音,從而更加了解高音低音,,并把活動推向高潮。通過師幼互動,貫穿游戲情境,以鼓勵、賞識的方法來調動幼兒積極性、主動性和 創造性,使幼兒愉快地投入道整個活動中。在活動中,我充分運用聽一聽、說一說、看一看、想一想、身體體態的表現等手段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們區感受、體驗音樂的情境,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快樂的游戲,這正是體現了《綱要》所說的讓幼兒大膽得運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
活動目標
情感,態度:鼓勵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中參加音樂活動。知識: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和感受音的高與低。能力,技能: 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鼓勵幼兒在快樂的環境中參加音樂活動。
難點: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和感受音的高與低,并提高幼兒的表演能力。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大樹的圖片,大象和小鳥的卡片,磁帶,打擊樂器活動過程實錄
活動過程
1. 律動:跟老師一起做律動《拍手歌》
2. 聽故事提問
給幼兒帶來好聽的故事。想聽嗎?
。ㄓ幸惶煸绯浚柟鰜砹,小鳥唱著歌輕輕的飛來了,小鳥說“多好的天氣呀,大家快來呀,快來一起玩吧!”這時候大象搖著長長的鼻子慢慢的走過來了,對小鳥說“小鳥你好,咱們一起玩吧!”大象和小鳥在森林里快樂地玩了起來。)
聽故事提問:誰來了?
大象的腳步是怎樣的?說話是怎么樣的?
這回誰來了?
小鳥的聲音是怎么樣的?
看圖片鞏固大象和小鳥的聲音的高低
3.到大森林去,聽音樂表演
哪段音樂是表現大象的,哪段音樂是表現小鳥的?
小結:像大象的聲音又低,又沉的聲音,在音樂里用低音來表示,像小鳥的聲音一樣,高而清脆,在音樂里用高音來表示。
聽音樂表演, 分組表演
4、邀請樂器
認識樂器名稱(三角鐵,鼓)
哪個樂器適合表演大象和小鳥?
5、用合適的樂器表演
聽音樂分組用樂器表演。
6、做律動出教室。
我的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給我帶來最大的愉悅就是小朋友們很快樂,在活動中很投入,而且在“想象力啟迪”這一點我做得較成功,孩子們的思維很活躍,想法很獨特,表現力也很強,因此師幼互動的效果也較好,個別孩子的表現還超出了我預期的想象。
活動中我比較遺憾的是在孩子們游戲這個環節,我對他們干預得比較多,他們在游戲時我一直問他們你是怎么玩的,你玩什么游戲,我想這里應該先讓小朋友跟著音樂盡情地游戲,不要打斷他們,等音樂結束后我再和他們交流,會比較好,孩子們在游戲中玩得肯定更過癮。
中班藝術活動:大象和小鳥 篇2
活動目標
1、體驗音樂帶來的樂趣,感受音樂之美。
2、按音樂的節奏做動作,并能根據音樂變化表現游戲情節。
活動準備
《大象和小鳥》音樂和圖片、鼓、三角鐵。
活動過程
一、故事導入,了解大象和小鳥的主要特征。
1、講《大象和小鳥》的故事。
。ㄗ拢┡氖峙耐龋盒∨笥2上午好3,老師2上午好3。在問好的時候我看到,你們都看著我的眼睛也看到我的手了,真棒!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小的故事,這個故事說的是大象和小鳥:有一天早晨啊,森林里的空氣可真好呀,誰先睡醒了?長鼻子的大象,大象搖著長長的鼻子,踩著沉重的步伐,咚咚叮咚,咚叮咚,大象出來了,它說:“新的一天開始了,動物們都該起床了”大象說話的聲音聽起來怎么樣?很沉是吧?很粗很低很沉,好,這個時候大象說話的聲音被一個小動物聽到了,天上飛的?(做動作)小鳥,小鳥呢,它也睡醒了,它拍著輕快的翅膀,在天上,它也高興的飛起來了,當當叮當,當當叮當,當當叮叮當,新的一天開始了,我也起來了,大象你好!哎?小鳥的聲音和大象的聲音比起來?更細更好聽。
今天老師為什么要告訴你這個小小的故事呢,因為我要帶來一段音樂讓你們來聽,這段音樂的名字就叫《大象和小鳥》,在你們聽音樂的時候,你們邊聽邊猜猜看:在音樂里哪段音樂聽起來像大象、哪段音樂聽起來像小鳥,我們一起來聽。
二、欣賞音樂《大象和小鳥》,理解高音和低音。
1、在音樂里你聽到了誰?怎么聽出來的?
在我們的音樂里除了有好聽的聲音,還有一種叫做高音和低音,低音就想是大象的聲音一樣,聽起來感覺很沉、很重,好像在地上走路;在我們的音樂里還有高音的部分,聽起來呢像小鳥,像小鳥清脆的叫聲,像小鳥在天上高高的飛翔。因為有了高音和低音的變化,所以小朋友們就一下子猜出了誰是大象誰是小鳥,對嗎?
老師還有一個問題:在音樂里是誰先出來的?
2、音樂里誰先出來的?緊接著呢?再接著呢?再接著呢?他們兩個一會是大象一會是小鳥?他們兩個好像干什么呀?
3、緊接著在音樂的后半段是怎樣的?還是不是一個大象一個小鳥?好像是大象和小鳥一塊在唱歌好,我們來聽一聽音樂,看看你們第一遍聽的對不對
三、聽第二遍音樂,用手表達兩種動物。
我們來用手:聽到大象的音樂,用手在地上擺,聽到小鳥,用另外一只手在天上飛,兩個一起的,就用兩只手。我們來一起試一試。好,把手放到前面來,準備好了嗎?
四、用身體表演大象和小鳥。
現在老師想請小朋友們用身體來表演,一部分小朋友表演大象,一部分小朋友表演小鳥,有什么方法嗎?男孩一邊,女孩一邊,我現在有個問題了,大象表演的時候,小鳥怎么樣?小鳥表演的時候大象怎么樣?(習慣很好),大象和小鳥一起的時候呢?我們就一起表演。
。ǚ乓魳罚﹣黹L鼻子我們準備好,慢慢來,可以這邊走走,可以揚起長鼻子等著。誰來了?你們別動,小鳥來了,扇起翅膀,扇高一點,好,停住個漂亮的姿勢。大象,揚起長鼻子。小鳥。大象。小鳥飛起來。這會呢?大象和小鳥一起來,大象和小鳥。大象慢慢的退回這邊。
剛才大象和小鳥都很好,還想不想再來一次,那這一會還有沒有更漂亮的姿勢?那老師現在有個問題:大象的走是快快的走,還是慢慢的走,好,那我們一會就控制好,慢慢的。你們商量好,做好準備。那小鳥除了扇翅膀,還有什么動作?這樣子,可不可以裝轉圈啊,那小鳥飛的時候呢?是不是快快點的?能不能像大象慢慢的?這會要表現的更棒啊。
(第二遍音樂)大象要慢一點,漂亮的姿勢——小鳥,可以飛的快一點,我們在他們中間飛,小鳥停住。長鼻子還要喝水呢。小鳥,停住。大象,大象過來和小鳥來問問好吧。小鳥,跟你問問好,跟你問問好。這會呢,大象和小鳥,一起表演,每一只小鳥可以找一只大象做朋友。找到了沒有?握手。不錯,剛才玩的很累了,我們坐下來休息一下。
在你們休息的時候,老師請來了一些樂器:鼓、三角鐵,看老師是怎么來拿的。這個鈴鐺、響板、她是這種聲音。如果我不是請你們的身體來表演了,我是請樂器來唱歌的話,你覺得哪一個樂器是表演的大象?哪一表演的是小鳥?先來說一說,大象用哪個來比較適合?小鳥呢?大象用鼓來表演,鼓有鼓面和鼓邊,那我有個問題了,你覺得大象用敲鼓面合適還是敲鼓邊合適?好,你們自己說敲鼓面合適,那一會我就來看看誰敲得好。那我們現在就和著音樂,用你們的樂器來當一回演員,好嗎?大象,小鳥,來一下一下的啊,別亂了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