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二課古詩兩首教學設計(人教版)
2、古詩兩首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過程和方法】
學習聯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詞句的意思,繼續體會課文中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學重點:
大體了解詩句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 導入:
回憶你記憶中的春天是怎樣的,給大家說一說。
二、 檢查預習
1、 自讀生字,在文中為生字注音。
2、 抽讀。
3、 小老師教寫生字。
易錯音:妝、濱、裁
易混淆:詠泳、濱賓、載裁、紫緊
4、 抽讀、齊聲讀
三、 學習《詠柳》
1、 簡介賀知章:唐朝詩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鄉偶書》《采蓮》
2、 解題:春天里的柳樹是怎樣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樣的?能用語言或學過的詩句來形容嗎?(自由說)看看古代的詩人是怎樣描述春天景色的。齊讀課題:
詠柳:詠即贊美
3、 詩人是怎樣贊美柳樹的呢?大家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什么。(結合注釋讀),不懂的作上記號。
4、 交流匯報1、2句
(1)碧玉:綠色的玉
妝:打扮
一樹:滿樹
萬條:枝條多
絳:一種絲帶
前兩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上,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打扮的一樣。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這樣的比喻好嗎?(引導學生想象,春天萬物復蘇,柳樹也會發出新葉,新葉剛長出來的顏色,光澤接近碧玉)
(3)朗讀
5、 交流匯報3、4句:
(1) 細葉:細細的嫩葉
似:好像
裁:裁剪
這兩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呢?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呀!
(2)思考:這兩句采用了什么樣的形式?(自問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從這個比喻中體會到什么?
(3)指導朗讀
6、 朗讀全詩,感悟詩境
前兩句寫柳,后兩句由寫柳過渡到寫春,從整首詩的描寫中,你休會到詩人對柳,對春抱著一種什么樣的感情?反復朗誦,體會詩人贊美柳樹,歌頌奏的感情。
四、 深情朗讀
語速適中,情感飽滿,基調高昂,注意停頓。
五、 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 復習導入
復習〈詠柳〉,并集體背誦,引入〈春日〉
二、 解題:1、朱熹:南宋思想家,教育家,文學家。
2、春日即在春天里
三、 初讀,初通詩意
1、 自讀全詩,再抽讀。
2、 分小組討論學習;讀懂了什么,不懂的作上記號,勾出不理解的詞。
3、 交流:提出不懂的詞,板書,查閱字典理解
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
泗水:水名
濱:水邊
光景:風光景色
一時:形容時間很短
新:新鮮、奇麗
4、 由詞意思考:詩人在什么樣的天氣,到什么地方去游覽,他的心情怎樣?你從哪兒讀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