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活動《做紙牌》
金惠蘭
活動目標:
1.理解8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2.感知等量物體不同的空間排列形式。
活動重難點:
重點:理解8以內數的實際意義。
難點:感知等量物體不同的空間排列形式。
活動準備:
3~8畫有圖案的大撲克牌,沒有數字。撲克牌大小的卡片,數量多于班級人數的4倍以上,每張卡片上事先寫好4~8的數字。人手一個小印章。
活動過程:
一、結合紙牌,理解8以內的實際意義,引發興趣。
1.教師出示紙牌8,提問:這是什么?(紙牌)紙牌上有什么?(數字和圖案)你能發現什么秘密?(數字和圖案的數量是相等的。)
2.教師繼續出示8以內的紙牌,引導幼兒看圖的數量來說紙牌上的數字,幫助幼兒理解8以內的實際意義。
提問:請小朋友看一看、數一數每張紙牌上有幾個圖案,應該寫上數字幾?
幼兒心里默數,數完以后舉手回答問題,教師根據幼兒講述給每張紙牌填上相對應的數字,并且引導幼兒念一念。
3.教師小結:紙牌可真有意思,每一張紙牌上都有數字和圖案,并且數字和圖案的數量是相等的。
二、學習根據8以內的數字,按不同的空間排列形式畫出相應的點子。
1.導入活動,產生興趣。
教師出示卡片,告訴幼兒:今天我們來開一個紙牌加工廠,請小朋友來做紙牌。
2.學習根據數字按不同排列形式畫出相應的點子。
a.教師出示4張同一個數的卡片(5),提問:看一看,這4張卡片,你能發現什么秘密?(都是數字5的卡片,圖案和數字的數量相等,每一張卡片上圖案的排列方式都不一樣)
教師小結:紙牌加工廠給每個小朋友4張相同數字的紙牌,要小朋友在紙牌上畫出與數字相等數量的圖案,而且每張紙牌上圖案的排列方式都不一樣哦。
b.教師請2名幼兒上前示范制作紙牌,清楚操作要求。
教師先請一能力中等的幼兒上前示范做紙牌,其他幼兒觀看是否做對,如正確,請該幼兒講述其操作過程,教師提問:“你是怎么做的?”如做錯,請其他幼兒幫助改正。
教師再請一能力較強的幼兒上前示范做紙牌,并請其講述操作過程,教師提問:“你是怎么做的?”
三、清楚要求,做紙牌。
1.教師強調要求:每人4張卡片,根據數字畫出相應數量的圖案,每張卡片上圖案的排列方式要不一樣。
2.幼兒每人完成4張紙牌加工的作業,愿意多做的可再做一些。教師檢查幼兒有沒有按紙牌上的數來畫相應的圖案,提醒幼兒每張卡紙牌上圖案的排列方式要不一樣。教師做質量檢查員,回收幼兒做的紙牌并鼓勵做的不符合要求的幼兒重新做一張。
四、會用多種方法玩紙牌,體驗紙牌的樂趣與成功的喜悅之情。
1.提出要求:請幼兒2到3人一組自由結伴,在做好的紙牌中每個數挑兩張湊成一副牌,合作玩紙牌排數序、紙牌配對、紙牌比大小等游戲。
2.教師可帶領不會玩得幼兒玩一次,幫助他們理解各種紙牌游戲的規則。
3.關注幼兒在游戲中對數的概念的掌握情況,表揚能分享材料、合作游戲的幼兒。
活動反思:
數學活動《做紙牌》貼近幼兒生活,是一個趣味性強、操作性強并且受到幼兒喜歡的活動。因此班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能理解8以內的實際意義,也感知了等量物體不同的空間排列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