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數學活動(精選16篇)
中班數學活動 篇1
活動目的:
1、復習8以內的數數,進一步培養幼兒對數數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和思維敏捷性;
活動準備:
8幅小兔拼圖,1個大骰子(上面有3 - 8個圓點)、保齡球2組、統計表一個,磁性數卡(1 - 8)各一張。
活動過程:
1、拼圖游戲:
幼兒每四人一組,根據每塊拼圖卡后的數找到底板上相應個數的幾何圖形框為好,拼出小兔圖形;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小兔拼圖,發現8只小兔的差異,按小兔的特征進行提問并引導幼兒技術(如:穿紅衣的小兔有幾只;不帶蝴蝶結的小兔有幾只),幼兒答對后,教師成幼兒將相應的數字卡片放在統計表內;
3、游戲:玩骰子
玩法:教師或幼兒滾骰子。當其停下以后,面上是幾個點,幼兒與教師就做相應的幾次動作(如面上是3個點,就拍三次手)
4、游戲:打保齡球
玩法:將全班幼兒分成兩組進行比賽,每對
幼兒的每個幼兒輪流打保齡球,其余幼兒點數或目測打中的個數,比一比誰打中的保齡球最多。
中班數學活動 篇2
設計意圖:
游戲是幼兒最為喜愛的活動,幼兒在游戲中能夠獲得快樂,發展各方面的能力。我利用孩子們對游戲的興趣,而進行了“老游戲新玩法”這樣一個改變。這樣可以保證有益的民間游戲不再流失,同時讓這些游戲更加適合我們的孩子,促進孩子身心健康的和諧發展。《老狼、老狼幾點了》這個傳統游戲,“老狼”和“小兔”這兩個角色是孩子最為熟悉,最為喜歡的小動物。游戲主要發展孩子的反應和奔跑能力,但我將游戲進入到數學活動中來,進行新游戲的嘗試,希望孩子在游戲中除了鍛煉身體還能掌握知識。
活動目標:
1、鞏固對圖形的認識,能根據圖形的兩個特征進行匹配。
2、體會同樣的問題可以有多種不同的解答。
活動準備:
1、教具:空心的各種不同顏色,大小的圖形;老狼頭飾一個
2、學具:實心空心的各種不同顏色,大小的圖形。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游戲,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回憶游戲規則。
師:我們以前玩過《老狼老狼幾點了》的游戲,你們還記得怎么玩么?
教師小結:老狼說到天黑了,我們就要躲起來,那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各種各樣的房子。
2、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師:你們都認識這些房子么?他們都是什么樣的?等一下你就躲到其中一個房子中不動,并回答對老狼的問題,老狼就不會抓你了。老狼沒問你你就不要說話,要不然也會被老狼抓走的哦。
3、幼兒游戲。
師:小朋友乖乖,快點回答,房子是什么樣的
幼兒:老狼壞壞,我的房子是
教師評析:第一次游戲除了提高幼兒的活動興趣外,還在教師提問和孩子會到中,讓孩子體驗“老游戲新玩法”的樂趣,同時鞏固了孩子們對圖形特征的認識,有助于幼兒進行下面的游戲。
二、第二次游戲,能根據圖形的一個特征進行匹配。
1、介紹游戲新規則
師:老狼捉不到我們,它把所有的房子都上了鎖,不過我們也不用擔心,老師給你們準備了萬能鑰匙,有了它我們可以打開任意一個鎖。但你們只有躲到與鑰匙有一個地方相同的房子中,老狼就不會抓你。
2、出示鑰匙
師:老師的萬能鑰匙是什么樣的?你們覺得張老師手里的鑰匙開哪個房子,老狼才不會抓我?為什么?還可以開哪個?為什么?
教師評析:幫老師找房子,也是讓幼兒了解新游戲的規則,同時舉一反三的幫助幼兒找與自己鑰匙有一相同特征的房子,也第一次體驗同樣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答案。
3、現在我們小朋友就來領一個鑰匙,想想你的鑰匙開哪個房子老狼才不會抓你。
4、幼兒第二次游戲。
師:小朋友乖乖,快點回答,你的鑰匙和房子哪里一樣?
幼兒:老狼壞壞,我的鑰匙和房子都是
教師評析:在教師和幼兒一問一答中,可以幫助幼兒檢查是否找對了,同時使幼兒真正的掌握知識,而不是隨便亂找一個房子躲好。
三、第三次游戲,能根據圖形的兩個特征進行匹配。
1、師:小朋友們真厲害,不但找對了,而且回答對了老狼的提問。但老狼有點不服氣,所以它說只有我們小朋友躲到與你的鑰匙有兩個地方相同的房子才不會抓你們。
2、師:你覺得這次你躲在那個房子里。老狼才不會抓你?為什么?
教師評析:這里的提問起一個緩沖的作用,因為孩子們在游戲的短暫時間里也許找不到與自己鑰匙有兩個相同特征的房子,在這里提問,有助于等一下他們快速的找對房子。
3、師:現在我們了解自己可以躲哪里,那現在我們再來試試。
4、幼兒游戲
師:小朋友乖乖,快點回答,你的鑰匙和房子哪里一樣?
幼兒:老狼壞壞,我的鑰匙和房子都是
教師評析:這里教師和幼兒一問一答中,也是可以幫助幼兒檢查是否找對了。如果回答不對或找錯了也會被老狼抓走。
四、第四次游戲,體驗同樣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答。
1、師:好玩么?想在玩么?你的鑰匙還可以開哪個房子,老狼也不會抓你。
2、幼兒游戲
師:小朋友乖乖,快點回答,你的鑰匙和房子哪里一樣?
幼兒:老狼壞壞,我的鑰匙和房子都是
教師評析:這里重點讓孩子們體驗同樣的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答。來解決本次活動中的難點。
五、活動結束。
師:你的鑰匙還可以開哪個房子,老狼還是不會抓你呢?那我們還其他小朋友一起找找,然后再來玩著游戲。
活動反思:
《老狼老狼幾點了》是一個分角色的游戲。教師扮演老狼,幼兒扮演小動物。游戲目標是為了練習幼兒的奔跑的能力并學會閃躲,在游戲中不與他人碰撞。游戲玩法是小動物跟在老狼的身后,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了?”老狼回答:“點了。”重復幾次,當老狼回答“天黑了!”就要突然轉身去捉小動物,小動物也要趕緊回家。如果在到家之前被老狼捉住,就算輸了。而我根據自己活動的需要進行的“老游戲新玩法”的改編。在活動中首先改變的不是回一個固定的家,而是回到一個圖形中。第二個改變是教師和幼兒的提問和回答,這樣不僅增加了游戲的難度也幫助老師來檢驗幼兒是否找對和掌握相關管的知識。在新玩法中,幼兒們沒有減少游戲的興趣,甚至還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中班數學活動 篇3
活動能夠通過兩個主要環節達成目標。首先讓幼兒給動物進行分班并制作班牌的形式嘗試尋找特征進行分類并設計分類標記。在該環節我設計了老虎、獅子、蝴蝶、小兔、梅花鹿、烏龜、公雞七種動物,幼兒通過對動物的觀察和已有經驗認識,按照是否食肉、會游泳、四條腿、會飛等特征嘗試進行了多重標準的是非分類。其間幼兒也出現了按大和小、男女等分類的方法,教師進行了靈活有效的引導,鼓勵幼兒通過多看書等多了解、積累有關動物的知識。
為了讓幼兒對同一個圖形的多重特征進行有效的觀察,我采用開火車的形式讓每個幼兒給圖形命名,并明確規則只要老師的圖形繼續開火車就表示還沒有找到最適合它的名字。該方法非常有效,幼兒不但仔細傾聽同伴的回答,并能及時補充圖形特征更具體的描述,且保證了每個幼兒參與思考表達的機會。在給圖形分類時采用了先幼兒分、畫標記,再教師分、幼兒畫標記的形式,向《幼兒畫冊》的操作方法過渡。既有效控制了課堂時間,又起到了操作示范的目的。是不錯的方法。
中班數學活動 篇4
序數(4-5歲)
目標:學習1-10的序數,會從不同方向辨別數序
過程:
。ㄒ唬┬∨笥雅抨牐河變悍纸M排隊,看一看誰排在第幾位,從左面數第幾位是誰,從右面數第幾位是誰?
。ǘ┬游镎壹
1擺若干個弓形門當作動物的家,每個家門口掛一種動物頭飾,幼兒分別戴這幾種頭飾.
2看一看第幾號房子是誰的家?
3"小動物"聽音樂模仿各種動物的動作,音樂停,迅速跑回自己家,問:"你住在第幾號房子里?
。ㄈ┱易
1玩火車:在火車票上寫上數字,幼兒要根據數字上第幾號車箱找座位
2小劇院:不同顏色的票代表不同的排,不同數字代表不同的號,幼兒購票入場坐相應的排與號.老師查票,幼兒說出自己是幾排幾號
。ㄋ模┳欠
1老師與幼兒每人帶一張照片
2畫一座樓房,共四層,每層十個窗戶可以開關,將樓房畫貼在墻上
3幼兒自選一個窗口,將照片插在窗戶里
4看一看某某住在第幾層,第幾號
5看一看第幾層,第幾號住的是誰?
中班數學活動 篇5
活動目標:
1、樂于參加分類活動,感受分享的樂趣。
2、正確感知7以內的數量。
3、能看懂禮物單的圖標并能按圖標拿取相應數量的物品。
活動準備:
3種禮物(玩具車、積木、水彩筆若干)、塑料袋(人手1個)、禮物清單(人手1份)、6個盒子。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圣誕老人的禮物。
(1)教師自編圣誕禮物的故事,引出活動主題,同時進行德育教育“學會分享”。
教師:小朋友們,圣誕節快到了,圣誕老人給中二班的小朋友準備了一大袋子禮物,有玩具車、積木和水彩筆,你們覺得是把這袋禮物只給一個人,還是要分給每一個人?
。2)幼兒就教師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并說明理由。
2、引導幼兒按物品的種類進行分類。
(1)教師出示混合在一起的禮物,引導幼兒要將禮物分類放好。
(2)將幼兒份成三組(根據班上人數而定),圍桌坐好,將混合的禮物分類放到指定的盒子。
。2)師幼共同驗證分類的結果是否正確。
2、引導幼兒認識禮物清單。
(1)幼兒根據教師的提問進行討論。(每個人會拿到什么禮物?每樣禮物可以拿到幾個?)
(2)教師出示禮物清單,并幫助幼兒理解清單上的圖標和數字所表達的含義。(圖標代表禮物的種類,數字代表應拿禮物的數量。如:雪花片7個、積木5個、水彩筆4支等。)
3、請幼兒按禮物單拿取相應數量的禮物。
(1)教師分發禮物清單人手1份,并請幼兒自己認讀禮物清單,教師逐個檢驗幼兒是否讀懂清單。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能否按照標記與數字拿取相應數量的禮物。
4、集體檢查和驗證。
(1)請個別幼兒對照禮物單介紹自己拿的禮物。
(2)根據禮物單集體進行檢查驗證,如有錯誤,師幼一起想出解決的辦法。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讓幼兒為各組分放餐具或讓幼兒分類整理玩具、教具、學具等,既鍛煉了幼兒的動手能力,也讓幼兒感受勞動的快樂。在吃點心時間,引導幼兒和大家分享自己的零食,培養幼兒的集體意識。
中班數學活動 篇6
案例描述:
在活動開始利用幕布打開游樂園全景,讓幼兒觀察白板呈現了一個大的背景圖片,引導幼兒認識迪士尼樂園。接著利用聚光燈的功能出示米妮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米妮的物品,觀察物品的排序,教師示范引導找出排序規律,幼兒嘗試排序。接著出示了旋轉木馬的圖片,旋轉的木馬立刻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幼兒認真觀察木馬的不同,從而討論得出木馬的排序規律,在利用顏色不同的排序環節,幼兒通過對小火車車廂的不同顏色認識,利用白板的拖拽小車廂排序,連接小火車大大的激發了幼兒上臺操作的欲望,最后環節讓幼兒通過自由操作白板進行排序,自己排出排序規律,孩子們積極參與,讓幼兒在寓教于樂中學習。
教學片斷與評析:
教學片段一: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旋轉木馬有什么不同?它是怎么排序的?
幼兒:有大的有小的。
幼兒:一會大一會小一會大一會小排的(老師下面還有木馬,有大的有小的……老師木馬變了……)
評析:這一環在設計時預設讓幼兒觀察木馬大小不同,從而找出木馬的排序規律,兩個大兩個小兩個大兩個小來排序。但在出示圖片時教師出示了整個圖片,幼兒注意力被其他木馬分散了許多,如果利用上下拉幕的功能,一點點展示給幼兒,引起幼兒興趣,引導幼兒觀察,觀察木馬的不同和排序規律,幼兒能快速理解和記住排序木馬的規律,從而再引出剩下木馬,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排出木馬的排序規律,幼兒的思維離不開具體事物形象性的特點,所以利用拉幕功能呈現更有利于幼兒專注的觀察,這一環節白板拉幕功能的運用可以縮短教學時間,同時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將抽象的東西變成看得見、看得清,大大增強教育的表現力,有利于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教學片段二:
教師:請你們看看小火車車廂有什么不一樣?我們一起看看車廂有什么顏色?
幼兒:小火車車廂顏色不一樣,有紅色車廂,黃色車廂,藍色車廂。
教師:小火車車廂是按照什么規律排序的?誰能說說?這里還有幾節車廂誰來試一試小火車車廂要怎么排下去?告訴小朋友,你是怎排列的?
幼兒:有紅的,藍的……
幼兒:……
評析:這一環節預設讓幼兒通過顏色的辨析找出排序規律,但幼兒對這一環節的排序規律似乎并不理解。這一環節預設目標過高,幼兒對abcabc規律的認識并不熟悉,從abab規律直接過渡到abcabc規律對于中班上學期幼兒來說難度有點大,所以可以改成兩種顏色的交替鞏固前面對abab規律的認識,在白板功能的拖拽功能使用時由于幼兒對白板操作的不熟悉,在拖拽過程中容易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導致其他幼兒注意力的轉移,不利于活動秩序的穩定。此環節可以利用白板的畫筆功能,讓幼兒通過畫筆涂色來認識顏色的排序規律,這樣就不會造成因操作的不熟悉導致改變圖形的形狀了,涂色更能加深幼兒對顏色排序規律的認知。
這節活動中電子白板中的放大、聚光燈、拉幕、隱藏等工具,能夠引起幼兒的注意,在這些功能的幫助下一次次的引導幼兒操作、回答,從而使活動中的重難點得以掌握、突破。例如:在白板上,圖形可以隨意轉動,幼兒想怎們排序就怎么排序,幼兒不但看得清楚聽得仔細,而且還可以上來操作互動性強,傳統的示范講解一般需要制作許多教具讓幼兒觀察,一個一個圖片貼出來展示十分麻煩,用白板進行拖拽操作,大大節省了教師的制作成本,還節約了講解的時間,這便使幼兒有了更多的練習時間。在《迪士尼樂園》這節數學排序活動上我利用電子白板教學使每個孩子都能看到圖形的變化,并且在多個活動中通過白板與幼兒互動起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對幼兒注意力的集中有很大的幫助。
中班數學活動 篇7
活動來源:
《圖形娃娃》這節課,主要是要求幼兒鞏固和進一步認識各種圖形。幼兒的思維是具體形象的,在學習過程中要著重感知事物的明顯特征。然而幾何圖形的認識往往過于單調、抽象。因此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設計此活動,讓幼兒能大膽的參與活動,積極的投入實踐中去。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梯形的認識。
2、培養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3、發展幼兒的空間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1、形狀、大小不同的幾何圖形若干。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放入小塑料筐、漿糊。
3、課件。
知識準備:
已認識常見的圖形
教學過程:
一、看課件
1、提問:今天老師到你們到圖形王國去看看。知道圖形王國里藏了什么秘密嗎?
討論:日常生活中,我們見過哪些東西和圖形相識?
2、總結:圖形王國里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三角形有三個角,三條邊;正方形有四個角,四條邊,四個角一樣大,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也有四個角,四條邊,四個角一樣大,對面的兩條邊一樣長;梯形也有四個角,四條邊,上下對面的二條邊是平行的,旁邊是兩條斜邊;圓形是圓圓的,邊摸上去是光滑的。
3、拼畫
要求:
。1)圖形娃娃想和大家做游戲。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圖形,用這些圖形進行拼貼。
。2)可以拼貼和老師不一樣的,自己創造。
4.幼兒介紹作品
你用了哪些圖形娃娃?拼了什么圖案?
5.游戲:《幫助小動物》
將老師準備好的材料讓幼兒選擇,并動手幫小豬設計餅干和烏龜找朋友。
活動延伸:
請幼兒把自己作品帶回家給爸爸,媽媽看,并尋找還不認識的圖形,下次和大家一起分享成果。
活動反思:
《圖形娃娃》這節課,如何讓幼兒感興趣,在學的過程中感到有樂趣;如何啟發幼兒的思維和創造力,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
首先,我利用課件中的各種顏色亮麗的圖形以及用圖形拼出各種植物來吸引幼兒,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想象力,幼兒都爭先恐后說出生活中與圖形有密切相關的物品,緊接著提供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讓幼兒自己動手操作,不收任何的限制。我用鼓勵、啟發性的語言,建立激勵鼓舞的環境,讓幼兒保持開放的心態,是幼兒個性化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為了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圖形的認識,本節課還設計了可提供幼兒選擇的幫助小豬設計餅干和小烏龜找朋友的環節,小朋友自告奮勇在短時間里將兩只小動物的問題解決了。特別是幫助小豬設計餅干,我想幼兒肯定會根據今天認識的圖形來進行設計。但我欣喜地發現除此之外,有動物餅干、花型餅干和其他樣式的餅干。這讓我深刻體會到:孩子是一本書,是一本豐富多彩的書,是成人永遠讀不忘、讀不透的書。
課后我的心情不能平靜:上課的情景、幼兒的表情、幼兒的拼貼以及他的創作熱情,幼兒童趣的回答總在我眼前浮現。想這幾天來給幼兒準備的材料都用上了用場,給他們帶來了樂趣,在玩中學到了知識,我感到高興;又想到課中的每個環節甚至每句話,我都進行了推敲,都能找到不足的地方。如:評價作品,不只是老師的專利,應該將表達素手的空間讓給幼兒,老師只是用啟發性的語言培養鼓勵幼兒用響亮的聲音學會相互評價和欣賞他們的作品。
中班數學活動 篇8
中班數學活動:找規律
活動目標:
1.在各種事物中,尋找其不同的排列規律,并初步學習表述。
2.在探索尋求活動中,選擇不同的方法嘗試有規律排序。
3.有初步的推理能力。
重點:能在各種事物中找出其不同的排列規律,并學習表述。
難點:
在有規律的排序中會表現2—3種規律。
環境與材料:
1.環境布置:有規律及無規律物體。
2.幼兒人手一份圖:上有三種不完整規律,需添上的圖片。
3.各種實物:塑料珠,塑料鈕扣,印章,套塔
活動流程:自由探索——發現規律——交流討論——嘗試自由排序
活動過程 :
一、自由探索
1.在環境中探索:在環境布置中找有規律的東西,并在有規律的地方貼上寫有名字的標簽。
2.討論找到的有規律的東西,并講講其排列順序(出示物品由易到難)
二、發現規律
1、剛才請小朋友找了有規律的東西,現在我這里有了條規律不完整,請小朋友看看每條規律是怎么排的,還缺了什么?(請幼兒補規律)
2、幼兒動手操作,把缺的補上去,把規律補完整。
3、教師講評幾種規律。
三、嘗試自由排序
1、剛才找了規律。也補了規律,現在請小朋友自己去做有規律的東西,手上有數字2的小朋友,按兩種規律來做。
2、講評1—2件作品
3、請做好的去送給弟弟妹妹,并對客人老師說再見。
教后感:主動活動教育提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是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良好的物質環境和輕松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有興趣地去觀察、實踐、創造、體驗、促使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
在接觸了探索型教學模式后,我有幾點體會:
1.主動活動應促進每個幼兒在原有的不同水平上獲得發展。由于幼兒不可能處在同一發展的起跑線上,所以主動活動內容內化為幼兒發展需要時,必須要符合幼兒個體的原有發展水平,如在找規律活動準備教學具時按幼兒的能力來分,能力強有2—3種規律,能力差有——種規律,再根據幼兒自身特點和發展水平進行個別指導,個別教育,使之也成為主動活動教育大特色。
2要實施主動活動,提供幼兒主動活動的機會與條件,教師必須安排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生動在趣的活動內容,寓學習于活動中,這樣提高了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
3.教育心理理論告訴我們,在各項活動中,幼兒積極,主動地參加與被動地參加,創設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師應積極地創造條件,激勵與引導幼兒主動地創設活動,參與活動,積極投身實踐,這樣幼兒身心才能獲得較大、較快的發展,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
中班數學活動 篇9
一、設計思路:
5以內物體按數量進行正逆排序是中班上學期數學教學內容,也是在幼兒已經掌握了5以內數的形成的基礎上進行的,此類活動有利于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對中班幼兒接下來的10以內數的形成的學習很有幫助。本活動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興趣,用給小動物排隊這一游戲形成引導幼兒在游戲中、在操作中學習這一內容。
二、活動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體驗排序的樂趣。
2、能用清楚的語言表述排序的結果。
3、感知5以內數量的數序關系,并能由少到多,由多到少進行正逆排序。
三、活動重點與難點:
1、重點:引導幼兒理解按物體數量的正逆排序,正排序是由少到多一個比一個多,逆排序是由多到少一個比一個少。
2、難點:在理解正逆排序的基礎上能夠接著排,或填空排。
四、活動準備:
動物卡四套;幼兒用作業紙人手一張、膠棒若干
五、活動過程
1、以游戲口吻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今天,劉老師給大家請來了很多動物朋友,你們看,它們排隊進來了!
2、幼兒觀察范例,找規律。
。1)出示小動物排隊范例(正排序),請幼兒數數卡片上的動物,找出最多的和最少的。
。2)引導幼兒討論:
——小動物是按什么方法排隊的?(由少到多,一種比一種多)
。3) 出示小動物排隊范例(逆排序),討論:
——這次小動物按什么方法排隊的?(由多到少,一個比一個少)
3、幼兒學習按規律排序。
(1)教師出示一隊錯誤排列(正排序)的=動物圖片,請幼兒觀察并糾正,集體檢查。
(2)再次出示一隊錯誤排列(逆排序)的動物圖片,請個別幼兒糾正,并集體檢查。
4、幼兒分組操作。
。1)教師出示范例1,請幼兒說說規律,接著往下排。
(2)教師出示范例2,請幼兒排出空白部分
中班數學活動 篇10
活動目標:
1、喜歡參加數學游戲,體驗數學游戲帶來的快樂。
2、能從不同的方向辨別10以內的序數。
3、在游戲中學習1——10序數。
活動準備:
1、自制樓房圖,動物圖片若干。
2、禮物盒、椅子若干。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活動。
“春天來了,森林里的動物也越來越多了,聽說它們還住上了新房子。我們一起去看看!
2、教師出示樓房圖片,引導幼兒感知10以內的序數。
。1)出示樓房圖片,引導幼兒參觀動物的新家。
提問:有哪些動物,它們分別住在哪里?鼓勵幼兒說說,各種小動物分別住在樓房的第幾層(從下面數)、第幾間(從左邊數)。
。2)設疑1:老虎的房子比老牛的高3層是幾層樓?根據幼兒回答放置動物圖片。
。3)設疑2:大象住第幾層?從左邊數是第幾間?從右邊數是第幾間?
3、競賽游戲:送禮物。
(1)教師介紹游戲玩法,激發幼兒興趣。
游戲玩法:10名幼兒站一橫排,確定排頭位置。幼兒分組進行比賽,比賽的幼兒站在同一起跑線上。每人拿一種禮物,教師說一個序數,幼兒馬上將禮物送到這名幼兒手中,速度快的幼兒取勝。
(2)幼兒分組競賽。
4、排順序游戲:乘火車。
。1)教師介紹的游戲玩法:用一把椅子當火車頭,后面接10把椅子當火車車廂。教師當司機,幼兒當乘客。來乘坐火車的幼兒聽司機的吩咐,司機說第幾號車廂,該幼兒就坐到第幾節車廂;
。2)幼兒游戲。乘客聽司機吩咐,司機說請第幾號車廂的乘客下車,第幾號車廂的乘客就下車。
。3)增加難度,引導幼兒從不同方位感知10以內的序數。如:從前面數第幾節車廂,從后面數第幾節車廂。
5、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在生活中,引導幼兒關注自己的物品排在第幾的位置,如自己的水杯、書包等在第幾層的第幾格。
中班數學活動 篇11
中班數學活動:躲在哪里日期xx活動名稱躲在哪里執教者x活動目標1.通過在找數字的過程中進一步認知兩個圖形集中交集、差集中的元素。
2.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敏性。環境創設演示圖片(1—10圖片組合)、1—10數字圖、幼兒練習紙等。重點與
難點通過在找數字的過程中進一步認知兩個圖形集中交集、差集中的元素;顒舆^程:
一、聽節奏找數
出示“1—10數字圖”,按教師拍手的次數,幼兒說出相應的數是幾,找出它躲在哪些圖形中。如拍x x ,幼兒說出拍了6下,6躲在三角形和長方形中。
二、數圖形找數
出示“1—10圖片組合”,教師任指其中一張,幼兒說出像什么,數出圖形的個數是幾個后,再找出它躲在“1—10數字圖”中什么圖形中。如教師指下排第一張,幼兒說像鐘,圖形的個數是6個,6躲在三角形和長方形中。
三、涂色游戲
在數字圖練習紙上,讓幼兒尋找并涂色:將又在三角形又在長方形中的數字涂紅色,將在三角形不在長方形中的數字涂綠色,將在長方形不在三角形中的數字涂藍色。
價值分析:
第一環節能很好地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發展幼兒的聽力和數數能力,以及練習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環節能培養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進一步鍛煉幼兒的數數、語言表達能力。
第三環節的涂色游戲,既能增強幼兒的辨別力和活動興趣,又能發展幼兒思維的靈敏性。
反思與調整:
中班數學活動 篇12
活動過程:
一、認識圖形,按顏色,形狀不同進行初步的分類。
教師:
1、小朋友,看,黑板上有什么?他們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顏色和形狀不一樣)
2、看我的圖紙上有什么?(紅、藍)表示什么意思?誰來分一分?
3、我這里還有一張圖紙?表示什么意思?我把圖形再擺在一起,請小朋友上來分一分。
小結:我們按圖形的顏色和形狀不同把卡片分了一下。
二、按二維進行分類
教師:老師這里還有很多的圖形卡片,它們就躲在你的凳子下面,請你拿出來,我們一起來玩《圖形找朋友》的游戲
1、說一說,你手上拿著怎樣的圖形?
2、大家都認識自己的卡片了,下面游戲開始了,聽我的口令,我說:紅色的圓形,誰的手上是拿這個卡片的,我們就是好朋友了,大家一起碰一下吧。
3、蘭色的橢圓行
4、有3條邊的紅色圖形……等
小結:我們剛才按圖形的不同特征進行了分類。圖形卡片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
三、幼兒操作
教師:我想把好玩的游戲放在區角里,需要小朋友幫助整理圖形卡片,請小朋友按找我手上的盒子里的要求去整理。
看,盒子里的圖片,表示什么意思?
好,現在請小朋友2個人一組,一起去把盤子里的圖形按盒子上卡片的要求分清楚。
四、教師和幼兒一起檢驗。
我們一起來檢驗一下大家分的對不對。教師檢驗2——3個,其他的盒子我們拿到教室里請大家一起來檢驗好了。
活動目標:1、識別圖形,并學著按圖形顏色,形狀,大小的不同進行二、三維分類。2、在觀察,比較中訓練思維的正確性。
活動準備:1、圖形卡片大的紅色,蘭色若干。2、幼兒操作的小的圖形卡片各色若干。
中班數學活動 篇13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梯形的特征,并能不受其他圖形的干擾在各種圖形中找出梯形。
2、認識不同的梯形,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比較能力、動手能力。
3、誘發孩子們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教師用具:課件、幾何圖形(三角形、正方形,圓形)
幼兒學具:正方形、梯形圖形沒人一套、梯形拼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發幼兒對圖形的興趣
昨天老師去小兔家做客了,它們家有一間特別漂亮的房子(ppt)房子的身體由什么圖形組成的?(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房子的門是什么形狀(三角形)?你從哪里看出來的?房子的窗又是什么形狀的?(圓形)
二、觀察了解梯形特征
1、突然吹來一陣風,把小兔家的房子吹走了,就剩下一個梯形的房頂(ppt)
2、幼兒操作第一次:分析比較梯形與正方形的異同
3、教師小結:有四條邊四個角組成,上面的短邊是梯形的上底,下面的長邊是下底,兩邊象滑滑梯一樣斜斜的,這樣組成的圖形就叫梯形。
4、不過,梯形寶寶特別調皮,它一會兒翻跟斗,一會兒躺下睡覺,你們看這樣還是梯形嗎?(小結:原來梯形可以倒著放,豎著放,他們都是梯形),
提問:只有一個滑梯的圖形是不是梯形?(直角梯形)
5、又吹來一陣風,梯形不見了,小兔子怎么啦?(哭的ppt)請小朋友幫忙蓋一間房子
三、復習鞏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蓋房子首先要找好材料,復習鞏固正方形、三角形、圓形(ppt)
四、復習鞏固:梯形
1、“下面哪個是梯形,請小朋友用手把它圈出來”(幼兒操作)
2、調皮的梯形不見了,請小朋友把它拼出來(操作)
五、幼兒操作活動:
桌子上有好多壞了的梯形,請小朋友一起把它修理好,然后添畫上正方形、三角形、圓形,幫助小兔重新蓋一間新房吧(幼兒拼貼與添畫活動)
中班數學活動 篇14
設計意圖:
智能數學的教學大多數需要洞洞板學具進行操作,在操作中洞洞板學具盒、洞洞板擺放的位置及取、收棋子,都需要孩子辨認左和右。中班的孩子還不能清楚辨認自身的左和右,根據《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我認為要先讓孩子認識自身的左和右,孩子們才會去按照學具的使用方法進行操作。因此,我設計了本節中班智能數學教育活動《左和右》。活動中,我運用手指點畫導入,讓幼兒右手食指上有個模糊記號,牢固掌握哪知是右手,從而認識左手。接著又編兒歌和幼兒互動做游戲,區別身體各部位的左和右,再讓幼兒進行操作感興趣的洞洞板學具,孩子們會更快感知自身為中心的左和右。最后加一些延伸游戲的方式結束活動,讓幼兒在愉快的氣氛中鞏固復習所學內容。
活動目標:
1、 以自身為中心區分自己身體的左和右,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2、 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和判斷力。
活動準備:
紅色水分顏料、教具圖片2張,洞洞板學具。
活動重點、難點:
分清自己的左邊和右邊,發展幼兒的空間方位知覺。
活動過程:
1、 手指點畫導入,認識右手。
(1) 請幼兒排隊進入教室,伸出靠近桌旁的這只手指蘸一下紅色顏料,給綠芽點上花。
。2) 告訴幼兒蘸有紅色顏料的這只手是右手,幼兒搖著右手,一個跟著一個聽音樂取洞洞板學具回到位置上,面向老師坐好。
2、 認識身體的左和右。
。1) 認識自己的左手和右手。
請幼兒揮揮右手想一想:右手還可以干什么?
。2) 告訴幼兒另外一只手是左手,請幼兒伸出左手揮一揮。
。3) 小結:左手和右手是一對好朋友,左手和右手一起做事情做的又快又好。
3、 認識身體其它部位的左和右。
。1) 提問:身體除了左手和右手,還有什么有分左和右的?
。2) 小結:左手這邊是左邊:有左耳朵、左眼睛、左腳等,右手這邊是右邊:有右耳朵,右眼睛、右腳等。
。3) 游戲“拍、拍、拍”,幼兒跟著節奏說兒歌做動作,看誰做的動作又對又快,鞏固認識自身的左右。
。▋焊瑁号呐氖,摸摸左耳朵;拍拍手,指指右眼睛;拍拍手,踏踏左腳丫、感知自己的左邊和右邊:
(1) 請幼兒改變坐的方向,找找自己的左邊和右邊的同伴各是誰?
(2) 請幼兒用右手捏住盒蓋的右上角的“小耳朵”,按照打開棋子盒的步驟把棋子盒打開后放在左邊(要求圖案朝洞洞板方向),洞洞板放在右邊。
4、 操作學具:進一步感知以自身為中心的左邊和右邊。
(1) 請幼兒用雙手取出一摞紅色棋子拿在左手中,用右手一個一個插棋子,插滿洞洞板的第五列(教師邊示范,讓幼兒學習插),紅色棋子把洞洞板分成左邊和右邊。(附圖1)
(2) 請幼兒取出一顆綠色棋子插在洞洞板的左邊,依次取出一顆黑色、一顆黃色、一顆藍色、一顆白色的棋子各插在洞洞板的左、右邊。(附圖2)
。3) 小結:自己面前的洞洞板讓紅色的棋子分成左邊和右邊,其它棋子只要插在洞洞板的左邊或右邊的孔中就對了。
。4) 按步驟收棋子盒和洞洞板學具。
活動延伸:
老師和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戶外活動或在家和孩子做游戲時,邊說兒歌邊讓幼兒區分自己的左和右。
附兒歌:左三拳,一、二、三,
右三拳,一、二、三。
跺跺左腳,一、二、三,
跺跺右腳,一、二、三。
向左轉,向右轉,開著汽車,嘀嘀嘀、左轉了,右轉了、
中班數學活動 篇15
活動目標:
1、學習點數,正確點數10以內夾子的數量。
2、能按照顏色的不同進行分類,并能夠按照顏色的不同進行按規律排序。
3、樂意參與活動,并愿意表達自己的成果。
活動準備:每位小朋友十個夾子(兩種顏色的夾子各五個)、刺猬寶寶
活動過程:
一、以游戲《玩夾子》引出主題
1、介紹游戲規則
、 小朋友看,這是什么?(夾子)
、 這個夾子是什么顏色的?(綠色)
、劾蠋熃o它取了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夾子寶寶”,我們一起來叫一下它吧!(幼兒叫夾子寶寶)
、芙裉鞀A子寶寶想跟我們一起玩游戲,我們來想想可以怎么玩呢?(幼兒回答)
⑤老師想了一個辦法,我們可以把夾子請到我們的身體上,可以把夾子夾在衣服上、褲子上、辮子上,那除了這些地方還可以夾在哪里呢?(幼兒回答,教師示范夾子可以夾在各種地方:袖子、領子、圍巾、褲子、頭發等等)
2、幼兒玩夾子,教師從旁觀察、指導。
師:現在我們把夾子寶寶請出來,一起跟夾子寶寶來玩游戲吧。ㄒ龑в變喊褗A子請到各種地方)
二、幼兒點數,說出總數
1、幼兒自由的數數自己身上的夾子。
師:我們都跟夾子寶寶玩了游戲,玩的很開心,。
師:小朋友們看,老師跟夾子寶寶玩游戲,我們一起來數一數我的身上有幾個夾子寶寶?(全體幼兒一起點數十以內的數量)
師:我的身上有十個夾子寶寶,那現在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小朋友的身上有幾個夾子寶寶?小朋友要輕輕的數,數好以后舉手告訴老師。(請個別幼兒回答,請把夾子寶寶夾在不同地方的幼兒回答)
師:小朋友真棒,給自己鼓鼓掌。我看到小朋友把夾子請到了一個很好玩的地方。
2、個別展示
、佻F在誰愿意上來數給大家看一看你把夾子請到了什么地方,然后告訴大家你身上一共有幾個夾子?(請個別幼兒展示)
②請幼兒告訴全體幼兒自己的身上有多少夾子。
、畚覀円黄饋頂狄粩邓砩嫌袔讉夾子。(全體幼兒數一數)
。ㄕ埗鄠幼兒展示、數數)
④小朋友來看一看誰的夾子和他一樣多?我們一起來找一找。(幼兒找相同夾子寶寶的幼兒)
3、幼兒數數
、 我們一起來數一數他們身上的夾子寶寶是不是一樣多。(全體幼兒一起數數)
② 還有誰身上的夾子寶寶和她一樣多,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一位小朋友來數一數是不是一樣多)
、郜F在,我們在來看一看你旁邊的好朋友一共有幾個夾子?小朋友要輕輕地數,數好以后舉手告訴老師(請個別幼兒回答)
三、按顏色分類、認識相關的數字。
1、教師示范給夾子寶寶分類
、傩∨笥,我們都跟自己的好朋友在一起玩游戲,夾子寶寶跟老師說它們也想跟自己的好朋友一起玩游戲,它們想跟同一種顏色的好朋友玩游戲,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們想想辦法。(請幼兒回答,幼兒回答例如:把同種顏色的夾子夾在同個地方)
、诶蠋熞蚕肓艘粋辦法,把同種顏色的夾子夾在袖子上。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教師給夾子寶寶分類)
2、幼兒進行分類,教師指導
、佻F在,也把你們的夾寶寶按顏色分開來玩吧。(幼兒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②教師提問
師:現在請你們給其他幼兒展示一下,說說你是怎么把夾子寶寶分開來玩的?
師:你把這些夾子都請到了什么地方呢?(請幼兒回答、展示)
四、按規律排列夾子
1、出示刺猬,幼兒尋找規律
、傩∨笥芽,這是誰來了?(刺猬)
師:這只刺猬跟我們看到過的刺猬有什么不一樣呢?(引導幼兒發現刺猬是沒有刺的)
師:我們來幫它想想辦法。(請幼兒回答)
、诮處熓痉栋匆幝膳判
老師要幫小刺猬想了一個辦法,我們來看看是什么辦法?(教師示范按規律排序)
師:老師是按規律給小刺猬排序,我們來看一看老師是怎么排的。
師:老師是第一個綠色第二個和第三個橘紅色,后面又是綠色,綠色后面跟著是兩個橘紅色,這是abbabb的規律。
2、幼兒練習排序
、賻煟含F在來了很多刺猬寶寶,要請我們幫幫忙,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刺,但是要按規律排。我們來想想辦法,給小刺猬排的更漂亮一點,我們來比一比,看看那個小朋友給刺猬寶寶排的最好看了。請幼兒嘗試各種方式排序(教師來回觀察、指導)
3、個別展示
師:請小朋友來展示一下你是按什么規律排的。(教師講解幼兒的排序規律)
師:小朋友來看,她是按什么規律排的,請你來說一說?
師:她是按aabaab的規律排的。(第一個夾子和第二個夾子是綠色,后面跟著的是藍色,后面第四個、第五個又是綠色,綠色后面跟著的是藍色,我們把這種方法稱為aabaab)
師:我們來看一看還有什么排序方法?(教師講解規律ababab)
五、活動結束,收拾整理
①小朋友真棒,幫刺猬找到了漂亮的刺,刺猬寶寶要謝謝我們,要請我們去它們家玩,我們一起把刺猬寶寶送回家,去它們家玩吧!
中班數學活動 篇16
設計意圖: 中班幼兒對規律排序處于探索的狀態,他們在游戲的時候,常常會很有興趣地按顏色或按形狀有規律地用間隔排列的方法穿木珠,玩積木,拼搭玩具等。這次活動是為了引導幼兒將這些簡單的經驗加以整理、提升,使幼兒對物體按規律排列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顒又袆撛O“請圖形娃娃裝扮房子”的情境,引導孩子自己動手給圖形排隊,發現并探索創造各種不同的排序規律,促進幼兒觀察、比較、思考及創造能力的發展,提高幼兒的思維水平。最后把規律排序應用于生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用有規律的圖形裝扮房子后,發現房子變得更漂亮了,引導幼兒感受規律的美及在生活中的運用。活動目標: 1、發現物體的排列規律,并根據發現的規律進行排序。 2、探索規律,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有規律地排序。 3、感受數學活動中的規律美,并能把規律排序應用于生活。活動準備: 圓形、三角形圖片若干,記錄紙,小動物的家,相框,盤子。活動過程:(一)創設情境,引入活動。 小貓和小兔家造了新房子,請圖形娃娃去裝扮新房子。(二)幼兒操作。 1、幼兒第一次自由操作,交流小結,發現規律。 請小朋友給圖形娃娃排隊。 2、教師出示錯誤的排序圖示,請幼兒糾正,感知有規律的排序。 3、幼兒第二次操作、記錄、交流,進一步發現和感知abab、abb、aab、aabb等排序規律。 4、幼兒第三次操作,初步感知ababbabbb遞增關系規律的排序。(三)分組裝飾活動,把規律排序應用于生活。 展示幼兒裝飾作品,感受數學活動中的規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