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小豬變形記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根據不同動物的特征想象并表述小豬變成它們的方法。
2、學習小豬與動物之間的對話“我是一只了不起的”,“你不是,你是一只樣的小豬”。
3、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感受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是最快樂的。
活動準備:
故事ppt;
活動過程;
一、直接導入。
1、操作ppt,出示畫面一,引導幼兒觀察:樹底下躺著一只小豬,仔細看看,猜猜小豬此時此刻的心情?
2、幼兒自由講述后,教師引出小豬很無聊,并請幼兒說說“無聊的時候你會怎么辦?”
二、師生互動,分段理解故事內容,學習小豬與動物之間的對話。
(一)小豬變成長頸鹿。
1、長頸鹿長得什么樣?
2、小豬想變成長頸鹿,它會怎么做呢?
幼兒發揮自己想象講述,后借助圖片來展示驗證孩子的想法。
3、當小豬踩著高蹺走,遇到斑馬它會怎么說?斑馬又會怎樣回答呢?
幼兒自由講述后,教師用故事中的對話來講述,并分角色來學習小豬與斑馬的對話“我是一只了不起的小豬”“你不是長頸鹿,你是一只踩著高蹺搖搖晃晃的小豬,你最好小心點兒。”
4、小豬適合長頸鹿的生活嗎?為什么?
(二)根據不同動物的特征,幼兒想象并表述小豬變成它們的方法。
1、小豬繼續尋求更刺激的探險,后來它又遇到了誰?(斑馬、大象、袋鼠、鸚鵡)
2、這些動物有什么特點?小豬想變成它們,它會怎樣做呢?
教師提出要求: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動物來想象并和同伴來講講。
3、請幼兒講述自己的辦法,對于合理的辦法要給予肯定。(教師根據幼兒的表述來操作ppt)
變成斑馬:找來黑白顏料,在自己的身上畫了一件奇妙的新外衣。
變成大象:在自己的鼻子上綁了一根長長的塑料管,在兩只耳朵上綁了兩片大樹葉。
變成袋鼠:在自己的腳上綁了兩個大彈簧。
變成鸚鵡:找來羽毛和貝殼,給自己做了一對翅膀和一個大鳥嘴。
(三)理解故事內容:小豬變成其他動物后的結果,并學習小豬與動物之間的對話
1、小豬變成斑馬后遇到了誰?它會怎樣對大象說?大象又是怎么回答的呢?結果又是怎樣?
分角色幫助幼兒學說動物間的對話。
2、同樣的方法進一步鞏固小豬與袋鼠、鸚鵡、猴子之間的對話。
3、當小豬掉到泥塘里后,他的表情和心情是怎樣的?(當豬一點樂趣都沒有)
4、比較兩幅畫面,觀察小豬前后的變化,引導幼兒猜測變化的原因。小豬為什么后來變得特別開心呢?
先請幼兒來講述,后教師講故事。
三、完整欣賞故事。
1、借助ppt,教師和孩子一起講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