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活動:小豬變形記
【理論依據】: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看到了《小豬變形記》這個故事,它用一種奇妙的方式給我們展現了這樣一個情景:一只百般無聊的小豬一心想要改變自己的形態去模仿其他的動物,想從中尋找到快樂和幸福,可他各種奇異的創舉都以鬧劇告終,最后才發現其實做自己,才是最快樂的!整個故事輕松幽默,又充滿想象,非常富有哲理,而且故事中的小豬精力充沛,滿腦子奇異的想法,讓我想到了孩子們,現如今我們的幼兒也總會覺得別人的東西比自己好, 總是覺得自己不如別人。綱要中指出“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于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而《小豬變形記》這一幽默、滑稽又蘊涵深刻道理的故事,讓幼兒在快樂的故事氛圍中體會、學習和成長。
【設計思路】:
音樂活動導入——邊出示圖片邊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預測并想象故事情節的發展——完整講述故事,感受主人公的情緒變化和詼諧幽默的故事情節——拓展發現自己的長處和優點。
【教學目標】:
1、理解故事,樂意大膽想象小豬的各種變化方法,預測圖片內容的發展。
2、樂意發現和認識自己的優點和長處,懂得做自己是最幸福最快樂的。
3、喜歡聽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風格。
【教學準備】:
1、材料準備:《小豬變形記》幻燈片、圖片(小豬、長頸鹿、斑馬、大象、
袋鼠、鸚鵡等)。
2、經驗準備:幼兒對各種動物的外形特點有一定的了解。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小豬的各種變換方法,并預測故事內容的發展。
2、從故事折射自己,發現和認識自己的優點長處,懂得做自己是最快樂的。
【教學課時】:
本教學活動時集體教學的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活動:音樂表演《小豬睡覺》。
教師:你們喜歡小豬嗎?這里有一首小豬的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音樂)師幼共同演唱表演。
二、故事講解:圖片展示,啟發幼兒創造性思維。
1、出示圖片:可愛小豬
教師:小豬很可愛,很快樂,可是這里有一只小豬(教師邊說邊出示小豬圖片)一點都不開心、不快樂,你覺得小豬他為什么不快樂呢?(幼兒猜想)哦,你們想了這么多辦法,這只小豬覺得做小豬一點都沒意思,不快樂,所以他決定出去找快樂。
2、出示長頸鹿圖片,幼兒猜測。
它遇到了誰?長頸鹿長得什么樣子?小豬想如果我也能像長頸鹿那樣個子高高的、脖子長長的,一定會很快樂。那你們來幫小豬想一想有什么辦法能讓小豬的個子變得高高的像長頸鹿那樣呢?(3-4位幼兒回答)
來看看小豬想的什么辦法?哦,踩著高蹺的小豬一定會很快樂。
3、出示斑馬圖片。
開心的小豬踩著高蹺往前走,他又遇到了誰?你們覺得斑馬身上什么最漂亮?你們在哪里也見過這種花紋呢?小豬想如果我能變得像斑馬一樣漂亮一定會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