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語言《七個阿姨來摘果》(通用5篇)
中班語言《七個阿姨來摘果》 篇1
一.活動背景: 《七個阿姨來摘果》這首兒歌在內容上一句緊扣一句,句句有“七”,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果在形式上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再加上肢體語言的提示,以及誘人的游戲,就能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獲得愉快的生活體驗,所以我設計了這節語言活動。 二.活動目標: 1.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有表情地朗誦兒歌,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記憶力。 2、學習詞:摘、提;注意發音:柿、石、李、栗;復習數字和序數1—7。 3、通過活動,使幼兒獲得愉快的生活體驗。 三. 活動準備: 1、貼絨教具:七個阿姨,七只籃子,七種果子(蘋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 梨); 2、 數字卡1—7,實物小樹七棵;若干果子圖樣;籃子若干。 3、錄音機,磁帶。 四.活動過程: (一).在教師的帶領下參觀并認識各種果子。(名稱、形狀、顏色) (二).出示教具,初步感知,理解詩歌內容。 1.小朋友,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阿姨,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位? a..幼兒點數后提問:一共有幾位?并要求將她們從左到右排隊貼上相應的數字卡順數。 b.倒數。 2. 她們要去干什么?出示小樹,動作提示摘果子,小結:七個阿姨來摘果(學習詞:摘) 3. 出示果子請個別幼兒按老師的要求將果子摘下送到相應數字指示的阿姨。 4. 阿姨摘的果子裝在哪兒?出示籃子,學習詞:提。小結:七只籃子手中提。 5. 數數籃中有幾種果子?小結:七個果子擺七樣,這些都是什么果子呢? (三)教師示范朗誦。小朋友,現在老師教你們學一首兒歌,名字叫《七個阿姨來摘果》,有表情地朗誦一遍。 (四).教幼兒朗誦。 1. 利用教具提示,用整首跟讀法教幼兒學習一遍。 2. 利用手勢動作教幼兒念兩遍。 3. 教幼兒邊拍手邊念兒歌。 4.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前表演兒歌。 (五)音樂游戲:摘果子。 請幼兒提小籃子去果園摘果子,并告訴大家摘到的是哪種果子。 附兒歌:七個阿姨來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 七只籃子手中提, 七個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五.活動反思: 瑞吉歐教育思想中指出:環境能把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到最佳境界。因此,在活動的開始部分以參觀周圍環境的形式進入,讓幼兒自然地對墻壁上懸掛的各種果子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從而去認識它們;在活動中我打破了傳統的教兒歌的模式,變我教幼兒為我導幼兒,引導幼兒在觀察中主動學習,讓幼兒在積極、好奇、善于觀察的過程中實現了通過觀察來學說短句,使幼兒在活動中站在主體的地位。最后以游戲的形式來鞏固認知活動。
中班語言《七個阿姨來摘果》 篇2
溫州新橋艷潔幼兒園 林欣然
設計意圖:《七個阿姨來摘果》這首兒歌在內容上一句緊扣一句,句句都有七,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果在形式上采用形式直觀教具,再加上肢體語言的提示和有趣的游戲,一定能吸引幼兒的注意。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聽兒歌的興趣,并理解兒歌內容。
2、鼓勵幼兒能仔細觀察圖畫。引導幼兒使用形容詞描述自己喜歡吃的水果。
3、認識字寶寶“摘”“七”“蘋果”“梨”“桃”
活動準備:
1、幼兒教材、大書、錄音機、磁帶。
2、準備字卡:摘、七、蘋果、梨、桃。
活動過程:
1、談話:我最愛吃的水果。
(1)提問:“你最喜歡吃什么水果?”
幼:蘋果、桃子、香蕉、栗子、梨
(2)提問:“為什么喜歡吃?”(教師提示幼兒用形容詞說句完整的話)
幼:好吃
幼:吃了水果會變漂亮
幼:媽媽說水果營養很豐富。
2、動畫時間(提醒幼兒的常規)
(1)提問:
師:“圖上都有誰?
幼:有很多水果
師:有什么水果?
幼:蘋果
幼:桃子
幼:柿子
幼:栗子
幼:李子(在教師的引導下說出李子)
幼:石榴
幼:梨
師:我們一起把你們看到的水果連起來說一下,好嗎?
幼:好
師幼:蘋果、桃、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2、你們在圖片上還看到了什么?
幼:阿姨
師:我們一起數數看圖片上有幾個阿姨?
幼: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個阿姨)
師:我們倒著數數看
幼:七六五四三二一
師:七個阿姨來做什么?
幼:七個阿姨來摘果
師:七個阿姨手里都提著什么東西?
幼:七個籃子手中提
師:現在我們和阿姨一起去摘果子嘍~~
3、放音樂,幼兒提著事先準備好的籃子去摘果子。
4、出示水果和盤子
師:現在我們把剛才摘的水果都擺出來好嗎?
幼:好
師:七個果子擺七樣,蘋果、桃、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教師出示字卡“摘”讓幼兒用動作來模仿“摘”
。2)提問:“圖中有幾個阿姨來摘果?”幼兒回答教師出示字卡“七”
(3)提問:“七個阿姨摘的什么果子?”幼兒回答,教師有選擇地出示“蘋果”“梨”“桃”
3、請幼兒和乖乖熊一起欣賞兒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
七只花籃手中提
七個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兒、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4、學念兒歌
師:你們覺得這首兒歌好聽嗎?
幼:好聽
。1)教師在大書上示范,提醒幼兒小手空中劃指。
。2)發小書(提醒幼兒翻書的常規),欣賞畫面(提醒幼兒用兒歌里的話說出畫面的情節,要求從上到下觀察畫面)。
。3)幼兒跟著乖乖熊一起說兒歌。
4、收書要求:將自己的書橫著放在桌子上邊,身體輕輕轉過來。
5、結束:把學的好聽的兒歌說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去,出活動室。
中班語言《七個阿姨來摘果》 篇3
在詩歌教學活動中,教師經常會通過欣賞、提問、不斷地重復地跟讀使幼兒記住詩歌內容。我在起初備課時也是通過這些方法開展詩歌教學活動的。但是,孩子們的表現,讓我感到用這些方法的效果并不好,孩子們容易對于學習詩歌失去興趣。通過有節奏的圓舞板能夠提高孩子學習詩歌的積極性,同時利用手勢和音樂游戲的跟進,孩子們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記住詩歌內容。
文字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抽象的,而孩子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性思維。所以,在幼兒語言活動,尤其是詩歌教學活動中,讓幼兒通過為詩歌抽象的文字改為形象的圖譜方式。這個教學方法,非常有利于孩子們較快地記住詩歌的內容,當孩子忘記詩歌的其中一句話時,教師只要指出圖譜,做出這句詩歌相應的手勢動作,孩子們很快就能想出對應的詩歌句子,這是由具體形象思維轉變為抽象思維的很好的方法。最后以音樂游戲的形式出現,可以鞏固詩歌,也與詩歌有了情感溝通的機會。而且,孩子們能在長時間坐著的狀態下,動動身體,做一下好看的動作,這也是滿足了孩子活潑好動的個性特點。他們不喜歡長時間地反復做一件事情,這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折磨。寓教于樂中完成了教學內容。
中班語言《七個阿姨來摘果》 篇4
成長目標1、 初步掌握繞口令的節奏和韻律。2、 嘗試流利的說出繞口令3、 體驗說繞口令的趣味性 重點 初步掌握繞口令的節奏和韻律,體驗說繞口令的趣味 難點 流利的說出繞口令
活動準備 兒童經驗準備: 繞口令中涉及的水果都是幼兒所熟知的 物質材料準備: 蘋果、桃子、石榴、梨、栗子、柿子、李的圖片個一張 一、 創設情境,興趣導入請幼兒從1數到7,再從7數到1數,逐漸加快速度念出。師:今天老師想考考小朋友了,請小朋友數一數數,誰能從1數到7。師:現在加大難度,誰能試試倒著從7數到1?二、 初步欣賞繞口令,幼兒感受繞口令的節奏和韻律1、教師完整念出繞口令一遍,用圖片逐句分解繞口令,讓幼兒了解繞口令的內容。師:老師現在要把這些數字編成一個好玩的繞口令,請小朋友聽聽出現了什么人和哪些水果的名稱?師:這些水果是誰摘來的?幾個人,她們拿了什么東西?拿了幾個。2、幫助幼兒理解“提”的意思,并讓幼兒看圖學習重復述說“蘋果、桃子、石榴、梨,還有栗子、柿子、李”師:繞口令中有一個字念“提”,大家知道這個字是什么意思嗎?師:繞口令中這么多水果的名字,誰想挑戰一下按順序把這些水果的名字清楚流利的念出來。三、游戲互動,進一步加深幼兒對繞口令的節奏及韻律的把握。1、請幼兒自己創編繞口令的動作,分句編好后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表演。教師也可以提供示范動作,幼兒邊做動作邊說繞口令,要求吐字清楚,熟練了可以逐漸加快速度。師:這個好玩的繞口令,誰能一邊說一邊作對應的動作,先試試這句“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四三二一。”你們想配上一個什么樣的動作呢?2、組織幼兒玩“水果蹲的游戲”,在游戲中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講述游戲規則,請幼兒配合示范。幼兒掌握玩法后逐漸增加人數分別扮演蘋果、桃子、石榴、梨、栗子、柿子、李,并提高動作的難度如從“蹲”到“跳”到“扭”等。師:扮演水果的小朋友要一起說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四三二一”游戲開始,如一個幼兒說“蘋果蹲,蘋果蹲、蘋果蹲玩桃子蹲”,下一個幼兒接著說“桃子蹲、桃子蹲、桃子蹲完、蹲”一邊說一邊作出蹲的動作。附:繞口令《七個阿姨來摘果》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四三二一。七個阿姨來摘果,七個籃子手中提,七種水果分開擺,蘋果、桃子、石榴、梨,還有栗子、柿子、李。
中班語言《七個阿姨來摘果》 篇5
溫州新橋艷潔幼兒園:譚曉 設計意圖:
《七個阿姨來摘果》這首兒歌在內容上一句緊扣一句,句句有“七”,讀起來朗朗上口。如果在形式上采用直觀形象的教具,再加上肢體語言的提示,以及誘人的游戲,就能充分調動幼兒活動的興趣與積極性,獲得愉快的生活體驗,所以我設計了這節語言活動。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兒歌名稱,了解兒歌的內容,學會有感情朗讀兒歌;
2、進一步熟悉水果,并初步學會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布置果園的場景。
2、圖片(七個阿姨、水果籃)、每位幼兒一個籃子。
3、幼兒識字大掛圖。 活動過程:
一、情境:觀察果園。
師:小朋友們,秋天到了,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我們一起到果園去看一看,好不好?
幼:好。(幼兒有秩序地觀察果園)
師:老師想請小朋友們說一說,你看到了哪些水果?(幼兒自由回答) 二、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 師:剛剛我們都已經參觀了果園,也看到了果園里的果子都成熟了,我們一起看看還有誰來到果園,好嗎?(教師出示阿姨的圖片) 幼:是阿姨。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原來是這么多的阿姨來到了果園,我們一起來數數有幾位?(7位)
引導幼兒通過從左往右、從右往左,順數和倒數兩種方法數出阿姨的人數。 小結: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2、師:那小朋友們,這些阿姨準備去干什么呢?
幼:摘果子。
師:幾個阿姨去摘呀?
幼:7個
小結:七個阿姨來摘果(學習詞:摘)引導幼兒一起模仿摘得動作。 3、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阿姨摘的果子裝在哪兒嗎?
幼:籃子里
師:那7個阿姨有幾只籃子呢?(7只)
小結:七只籃子手中提。(學習詞:提)引導幼兒一起模仿提的動作 4、師:我們一起來看看阿姨的籃子里都摘了幾種果子
幼:幼兒數一數,7種。
師: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這些水果分別怎么擺放的?
幼兒觀察,并說出水果的擺放樣子。
小結:七種果子擺七樣。
5、帶領幼兒說出七種果子的名稱。 師:現在,讓我們再來說一說這些好吃水果的名稱吧! 小結:蘋果、桃子、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老師把這些情景編成了一首兒歌,兒歌的名字就叫《七個阿姨來摘果》,現在聽老師朗讀一遍,教師有感情地朗讀兒歌。
過渡語:小朋友們,你們覺得這首兒歌有趣嗎?(有)老師呀也覺得這首兒歌很好聽,我們一起把它用好聽的聲音念出來,好嗎?(好) 三、出示識字大掛圖,幼兒學習朗讀兒歌,創編兒歌。 1、教師出示識字大掛圖,幼兒跟著老師一起練習2—3遍。
師:請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輕聲地練習,要聽清楚老師是怎么讀的?
一起來練習一下‘摘、手、中、石、柿’的發音,讀準翹舌音。
2、幼兒個別朗讀的形式鞏固練習。
師:剛才,小朋友跟著老師一起練習了這首兒歌,現在,老師要請幾位小朋友練習一下,小朋友學得很認真,讀得真不錯,F在我們再來看看有誰能勇敢地讀給大家聽?小朋友也讀得真不錯,請個別小朋友把自己學到的本領表演其他幼兒聽聽。
3、初步學習創編兒歌。
師:小朋友們,除了這些水果以外,你們還知道哪些水果?
幼兒自由回答(葡萄、香蕉、西瓜、)
師:那我們把剛剛說到的水果也放到這首兒歌里面,一起來念一念吧。
過渡語:哇!小朋友念得真好,聲音讀的真好聽,你們想不想也和這些阿姨一起來摘果子呢?(想) 四、音樂《摘果子》,結束活動。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的果子,現在就讓我們和這些阿姨一起來摘秋果吧!
小結:把摘到的果子帶到教室和其他幼兒一起分享,離開活動室。 附兒歌:《七個阿姨來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個阿姨來摘果,
七只籃子手中提,
七種果子擺七樣,
蘋果、桃子、石榴、
柿子、李子、栗子、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