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教案-10以內的數(通用2篇)
數學教案-10以內的數 篇1
數學活動
——中班活動計劃
教育目標:
1、 正確認讀10以內的數字
2、 學習按順序觀察的方法
3、 遇到困難樂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內容:A組:游戲:找數字(選自《快樂家園》)
B組:游戲:有趣的數字
教學形式:小集中活動
根據幼兒的能力水平和教材的難易程度,將幼兒分為A、B兩組,兩組活動同時進行。
教學準備:
A組:活動前請小朋友將圖卡上的電話剪下來,自制圖片;1——10的數字卡片一套;268、470、146等大數卡一套;
漂亮的摸盒一個。
B組:1——10規范數字卡片一套,擬人化數字卡片一套,由數字組合成的魔術師頭像畫一張,畫有1——10個物體的圖片一套。
教學過程 :
A組:
1、激趣:出示數卡,認讀數字1——10。并請幼兒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在哪些地方能看到數字,引導幼兒對數字發生興趣。然后出示數字卡片,268、470、146等,邊將卡片貼在墻上邊請幼兒認讀。
2、促思:電話機上有哪幾個數字?請幼兒找一找這部電話上少了哪三個數字,把它們連起來念一念,看一看墻上哪一張卡片是電話中缺少的數字卡,解決教學重點。
3、 導學:游戲:摸盒找數字。每個幼兒每次從盒中任意摸出一張電話卡片,并在墻上找相應的數卡,答對者再摸一張。游戲可反復進行,以此完成教學重點,增強游戲的趣味性。教師觀察幼兒活動情況,了解幼兒思維方法及其在活動中遇到的困難,適時指導,突破難點。
4、 活動小結(略)。
B組:
1、認識書寫規范的數字?匆豢矗瑪狄粩,每張圖片上的物體用數字幾來表示,請幼兒找出相應的數字卡片(規范的。)并請幼兒想一想這幾個數字長得像什么?
2、找一找1——10還少哪些數字?先請幼兒憑著自己的記憶找,若找不到可請幼兒閉眼,教師慢慢地念已出現的數字,幫助幼兒找到空缺的數字。重點區分“6”和“9”,并找出10和其它數字的不同,強調1在前,0在后。
3、認識擬人化的數字,幫助幼兒形象記憶每個數字的外形特征。
4、辨別書寫不規范和擺放不規則的數字,提高幼兒的辨別能力。“把這些數字靠在一起,你們看變成了什么?找一找魔術師身上都有數字幾?這些數字是魔術師的什么?”引導幼兒按順序觀察,大膽想象。
5、活動小結(略)。
數學教案-10以內的數 篇2
課時1 20以內的數
教學內容:
教材P116第1、2題,P118練習二十三第1、2題。
教學目標 :
1、引導學生回顧全冊知識,建構知識結構的整體印象。
2、讓學生在復習中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會用數描述現實世界。
3、使學生能更熟練地數、讀、寫20以內的數,區分幾個和第幾個;進一步掌握20以內數的順序、大小、組成。
教學準備:
教具:計數器、小棒、練習題課件。
學具:小棒。
教學過程 :
一、回顧引入。
1、想一想:從開學到現在,你學會了哪些數學知識?
2、學生匯報,師總結五部分:20以內的數、20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減法、認識圖形、認識鐘表、用數學解決問題。
3、交待課題:復習20以內數的認識。
二、復習。
(一)、數數、讀數、寫數。
1、有10個基本的數,任何數都是由它們組成的,請猜一猜、寫一寫。
2、舉例:它們是數字也是數,可以表示物體的數量。如教室里有幾展燈,用數字幾表示。
3、出示數字卡片10~20,讀出卡片上的數。
4、分別拿出13、20根小棒,并說說是怎樣拿的?
5、出示0~20(數軸形式),看這列數,你能提出哪些有關的問題?
(復習數的大小比較、相鄰數等。)
6、(課件出示)找規律填數:
A 913 14 B 10 12 18
C 0 5 D 1410
7、P116第1題。獨立完成。
。ǘ、基數、序數。
1、P116第2題。獨立完成,集體講評。
2、圈一圈:數出14顆連續的珠子,把它們圈起來。
3、比一比:“圈出的珠子”和“涂上色的第14顆珠子”有什么不同?(前者表示所圈珠子的全部數量;后者表示這一顆珠子按順序排列的位置。)
。ㄈ、數的組成。
1、說一說:誰能很快說出5的組成?有什么竅門嗎?
2、出示計數器,提問:我們認識了計數器上的哪些數位?個位上的數表示什么?十位上的數表示什么?
3、在計數器上分別表示6、10、17、20,請說出各數位上數字表示的意思。
4、說一說:20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
3個一和1個十組成幾?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需要大家幫助?
四、課堂練習。
1、P118練習二十三第1題。獨立完成。
2、P118練習二十三第2題。同桌做“打電話”游戲,鞏固數的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