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講故事的父母更優秀
最近讀了一本書,感覺還不錯。就忍不住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爸爸,講什么》副標題更貼切:會講故事的父母最優秀。
一個好故事勝過千言萬語的說教。
只看前言部分就深得我心,句句都能說到我心坎里,很容易讓人尤其是麻麻們產生共鳴。有些家長不給孩子講故事的理由,曾經我也用過;用機器代替嘴巴、電子保姆育兒的事,我也干過。說白了,這些都是借口。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更應該把孩子從電視前搶回來。
關于講故事和看電視這兩點,都很喜歡。他愛聽故事,總是纏著我講,還常常說“再講一個”,聽故事時,他注意力特別集中,腦子總愛跟著故事情節轉,很多時候我自己講的困了,他還認真的給我糾正說錯的詞,睡前故事也能讓他聽的越來越精神。看了本書中講故事的技巧一段,我才發覺:講故事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
愛書愛故事同時也深深愛著電視,尤其是熊出沒的動畫片,特別癡迷。如果不限制,他真能在電視機前面一坐半天,一集接一集看個不停。確實也曾出現過我讓他出去玩,他舍不得關電視的情況。每當這時,我總是為當初無暇照顧而把他推到電視前這一行為深深懊悔。現實如此,后悔也沒用,唯有好好帶他,重新贏得他的心。
前言中還提到一點:現在很多育兒書都是寫出一大堆孩子的不良習慣,卻沒給出解決方案。這不由得讓我想起其他的書,也更勾起了我閱讀本書的興趣。
全書分四大板塊:習慣季、探險季、成長季和技巧季。
通篇貫穿故事,用生動的故事幫孩子改毛病,用豐富的理論給家長做指導。在第二板塊中,更是曬出了作者和朋友為孩子編造的超長故事。一系列的冒險故事,講了小主人公因為自己的小毛病而遭遇了一次次的冒險。讓我們的孩子跟著故事一起糾正自己的壞習慣。我真的很佩服作者的耐心。一般人都很少這樣給孩子講故事,更別說是“爸爸”了。我決定向人家學習,給講更多更好的故事。還有更省事的是:這回可以不用瞎編,直接照著書上的故事講嘍!
每一章節,作者都以“描述問題——講出故事——找出方法”這一思路來描述,夠清晰吧?想看哪個方面都隨您。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本書,愛怎么讀就怎么讀吧!
排版布局合理,字體靈活適中,插圖可愛有趣,讓人看起來很舒服。直面孩子的成長,有問題、有故事、有方法。所謂優點不漏、缺點說透、方法給夠。很喜歡,贊一個!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下講故事的有關技巧:值得一學。
一、加揀呈除。
加:別干巴巴講,記得加油添醋。
揀:去掉不適合片段,揀有意義的講。
呈:呈現即演出來,立體呈現。
除:刨除孩子熟悉部分,由他自己講出來。
二、講故事兩要素。
1、有懸念。2、有針對性。
三、講故事兩不要。
1、不要只講經典。2、不要講完拉倒。
四、講故事兩可以。
1、家長可以偷懶。2、孩子可以插嘴。
五、講故事兩注意。
1、注意時段。2、注意重復。
總是喜歡聽睡前故事,他常常不滿足還要接著講,很多時候我也就瞎編故事。他似乎很喜歡這種接近生活的小故事。就像《爸爸,講什么》里說的:面對面講故事真是家長與孩子拉近距離最好的辦法。愿天下的父母都能給孩子講更好的故事,更好的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