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模板匯總(精選15篇)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1
一、由“月”入題,構(gòu)建學生興趣閱讀的平臺。
1、(板書“月”)月是文人墨客的最愛,許多詩詞曲賦中都有“月”的身影,誰能背上幾句?
A、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
B、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
C、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D、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
E、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二、學習重點段,感受意境美
1、觀圖,用一個詞語概括圖意,并能用一段話具體說出圖的內(nèi)容。請大家打開書,書中有這樣的一段話,你能發(fā)現(xiàn)嗎?
2、生讀第六節(jié)(課件出示:嫦娥吃了仙藥,突然飄飄悠悠地飛了起來。她飛出了窗子,飛過了灑滿銀輝的郊野,越飛越高。碧藍碧藍的夜空掛著一輪明月,嫦娥一直朝著月亮飛去。)
3、這段話只讀一遍肯定是不夠的,請大家再讀一讀,哪些詞一下子跳入了你的眼簾?(生自讀,圈畫)
4、(生交流:飄飄悠悠灑滿銀輝碧藍碧藍一輪明月)這些詞有什么共同的特點?請大家閉上眼睛體會一下。(師語言描述這段話的意境)睜開眼,你看到了嗎?感覺怎樣?
5、你能用朗讀表現(xiàn)這段話的美嗎?(生練讀后,指生讀,女生讀,全班齊讀)
6、過渡:學貴有疑,讀了這段話,會思考的同學想到了什么問題?(為何吃仙藥?仙藥哪里來?為何飛上月亮?……)帶著問題讀書是一個很好的讀書方法,不過,老師告訴大家,這些問題提的比較淺,一讀書就能解決了,為了提高讀書的效率,老師這有一個很有深度的問題,愿意思考嗎?
三、品讀課文,感受人物內(nèi)心
1、注意聽:奔向月亮的嫦娥,內(nèi)心有怎樣的感受?是高興,難過,無奈,欣慰,留戀,氣憤,還是……請大家捧起書,不放過一個詞,一句話,去用心地感受吧。注意,將能帶給你感受的句子,用波浪線畫出來。開始讀書吧。(生自讀體悟)
2、同學們將自己的感受化作了一道道充滿智慧的、美麗的波浪線,你體會到的嫦娥的內(nèi)心是怎樣的心情?誰來說一說?
3、交流:
根據(jù)學生理解,相機重點點撥:
(1)高興:你是從文中什么地方體會到的?嫦娥平時對鄉(xiāng)親們?nèi)绾?請你讀讀文中的語句。(生讀第四節(jié)開頭,板書理解詞語:接濟)我沒有糧食了,嫦娥會----我沒有過冬衣服了,嫦娥----我的被子很薄,嫦娥----(懂了嗎?齊讀詞語)你體會到的是高興,這是你的理解,請上黑板寫下來。
。ㄔu點:聯(lián)系語言環(huán)境,用“帶入”法,講解“接濟”這個詞,化難為易,變抽象為形象)
(2)氣憤:說說你的理由。同學們的回答中,提到了另一個人物——逢蒙。請大家再讀一讀課文第五節(jié),注意描寫逢蒙的語句。(課件出示,生自讀)你覺得逢蒙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語句讀出來的?(生討論、朗讀體會)面對這樣的逢蒙,嫦娥如何做的?(板書:周旋)誰讀懂了與老師合作表演“周旋”的意思。生上黑板寫自己的感受。
(“周旋”一詞涉及多個角色,蘊含一定情感因素,而且與機智有關(guān),用“表演法”身體力行,便能講解的透徹全面)
。3)留戀:后羿與嫦娥的感情怎樣?你從什么語句感覺到的?
4、你理解到的嫦娥的內(nèi)心又是怎樣的?在小組內(nèi)分享你的學習成果。
5、你有一種感受,我有一種感受,互相交換,加深了我們對人物內(nèi)心的理解,所以,學習需要互相啟發(fā),互相分享自已的收獲。現(xiàn)在,我們知道嫦娥的內(nèi)心有那樣復雜的心情,真是百感交加,再讀描寫嫦娥奔月的這段話,帶著對嫦娥內(nèi)心的理解,你不僅僅體會到文字表面的美,你會有不一樣的感覺。(課件出示課文第六節(jié),生練讀)
(評點:“學習什么”事關(guān)知識與技能;“怎么學習”事關(guān)過程與方法;“如何看待學習”則是情感意志價值觀的問題。這一段關(guān)于交流讀書感受的點撥小結(jié),是“三維目標”的靈活體現(xiàn)。)
6、有感覺嗎?不用說出來,讓我們一起帶著對嫦娥內(nèi)心的體驗,再齊讀這段話。
。ㄔu點:由開始孤立靜止地就文讀文,過渡到聯(lián)系人物內(nèi)心說出感受,使“有感情地朗讀”訓練提升到更新的高度。)
四、想象寫話,走進人物內(nèi)心
1、(課件出示:嫦娥奔月動畫,小提琴音樂《思鄉(xiāng)曲》響起)同學們,在1969年美國阿波羅號飛船登上月球時,用了75小時50分鐘,假如嫦娥飛的比飛船還要快一百倍,也需要近50分鐘,在這漫長的50分鐘里,嫦娥的內(nèi)心會在默默地想些什么呢?會回憶與后羿在一起的生活,與鄉(xiāng)親的互相關(guān)愛,還是有什么話想要對誰說?請大家發(fā)揮想象,用手中的筆選擇一個方面寫一寫。(生動筆)
2、學生交流,師相機評價:善良的嫦娥;有情有義的嫦娥;細心的嫦娥……
3、同學們用文字走進了嫦娥的內(nèi)心,你們真是嫦娥的知音!
五、再讀重點段,升華學生情感
1、后羿回來了,他的妻子嫦娥在家嗎?后羿焦急萬分,他沖出門外,只見(引讀第七節(jié))
2、(課件出示:“嫦娥!嫦娥!”后羿連聲呼喚,不顧一切地朝著月亮追去?墒撬蚯白啡,月亮就向后退三步,怎么也追不上。)同學們,這是課文中后羿唯一的對嫦娥說的話,其實,后羿的心中想說,嫦娥,不要-----嫦娥你怎么-----嫦娥請------萬語千言,濃縮在這連聲呼喚聲中,全體男同學讀:全班同學讀。
3、(課件出示嫦娥奔月圖)(引答)同學們,嫦娥奔月就意味著她與丈夫?qū)ⅰ馕吨罎M的家庭將……意味著鄉(xiāng)親們也不能……
4、現(xiàn)在再讀這段話(第六節(jié))你的心情怎樣?(生自讀感受)
5、(生交流并根據(jù)自己的心情讀。)讓我們我一起帶著傷心,難過,無奈這些復雜的感受,再一起讀一讀這段話吧。
6、讀書就如品茶,反復品味,你才能體會到語言的內(nèi)涵。希望大家能記住這句話。
六、復述故事,增加語言積累
1、從此,每年的八月十五成了一年一度人們企盼團圓的中秋佳節(jié)。這則動人的故事結(jié)束了,愿意將嫦娥記在心中嗎?
(課件出示)復述提示(一)
后羿射日,眾人拜師;
王母送藥,嫦娥藏起;
逢蒙威逼,嫦娥吞藥;
月地相望,鄉(xiāng)親懷念。
復述提示(二)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對月祝福
2、對照提示,回憶課文內(nèi)容,有印象不深刻地方,打開書再讀一讀。爭取課內(nèi)記住這個故事。
3、小組內(nèi)進行故事接力,講講這個動人的傳說。
。ㄔu點:明確點撥復述目的,具體提示復述思路,注意活潑訓練形式,一切能從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出發(fā)。)
七、激起懸念,擴大學習空間
1、最后,你對課文還有疑問嗎?或者還對課文中的哪個人物比較關(guān)心?
。ㄈ绶昝傻南聢觯缓篝嗪髞碓鯓恿恕
2、看來,這則故事真正引起了同學們的興趣,這些問題怎么辦?在神話故事書中的《嫦娥奔月》會給大家滿意的答案。所以,這節(jié)課的作業(yè)是:(課件出示)
1、向父母或朋友講講嫦娥的故事。聽聽他(她)們對嫦娥的評價。
3、讀讀神話故事中的《嫦娥奔月》,并搜集更多的中外民間傳說讀一讀,記一記。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2
1、北京天安門
一、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拼讀新音節(jié)guo;認識偏旁“方框兒”;正確理解詞語,并學習使用詞語。
2、通過看圖,理解詞句的意思,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的全稱,北京是我國的首都,天安門在北京及我國的國旗是五星紅旗。教育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國旗、熱愛首都北京。
3、會用“仿寫句子”中的句式“誰愛什么”說、寫句子。
4、正確朗讀句子,背誦句子。
5、默寫詞語和句子。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新詞,理解詞語句子的意思。
2、教學難點
理解句意,仿說仿寫句子。
三、教具準備
掛圖、放大課文、生字詞卡。
四、教學時間
5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問:小朋友們,知道這是什么圖嗎?這張圖代表的是我們的國家。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課。
2、板書課題。
二、看圖學詞
1、指中國版圖問:小朋友們都在哪見過這幅圖?
。1)引導學生自由發(fā)言。
(2)板書詞語:
zhōnghuárénmíng?nghégu?
中華人民共和國
(3)帶領(lǐng)學生讀詞。
。4)指名讀詞,師糾正錯誤讀音。
。5)認讀生字:華、共、國。
(6)識記生字。
。7)指導書寫生字,強調(diào)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8)展示學生寫的字。
2、指第一幅圖,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是哪兒嗎?
。1)板書詞語:
shǒudūběijīng
首都北京
。2)帶領(lǐng)學生讀詞語。
。3)在圖上找出首都北京的標志。
。4)帶領(lǐng)學生讀詞語,注意糾正錯誤發(fā)音。
。5)識記生字:首、都、北、京。
。6)指導書寫生字。重點知道“都”的寫法及“北”的筆順。
。7)展示學生寫的字。
3、出示第二幅圖,問:你們知道這是哪嗎?
。1)板書詞語:
tiānānmén
天安門
。2)指名試讀詞,師糾正發(fā)音。
。3)帶領(lǐng)學生讀詞。
(4)告訴學生天安門就在首都北京。
(5)認讀生字“安”。
。6)指導書寫。
4、齊讀詞語。
5、開火車讀詞。
6、男女聲賽讀。
三、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學習了詞語“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同學們要能熟練地讀詞,知道詞語的意思。
四、布置作業(yè)
讀詞語并默寫詞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出示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2、指名默寫生字:華、共、國、首、都、北、京、安。
3、齊讀生字。
二、繼續(xù)看圖學詞。
1、出示圖“國旗”,問:它的名字是什么?
(1)板書詞語:
gu?qí
國旗
。2)在教室里能找到國旗嗎?
。3)數(shù)一數(shù):國旗上有多少顆五角星?
。4)帶讀詞語。
。5)指名讀詞。
(6)指導書寫生字“旗”。
2、出示第四幅、第五幅圖,問:同學們在做什么?
。1)板書詞語:
shēnggu?qíjìnglǐ
升國旗敬禮
。2)指名試讀詞,師給予正音。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
(4)認讀生字:升、敬、禮。
。5)識記生字。
。6)指導書寫生字,強調(diào)“敬”的寫法。
。7)齊讀詞語。
三、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學完了第一課的詞語,它們的意思你都懂了嗎?
四、布置作業(yè)
默寫詞語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詞語卡片。
2、默寫生字。
二、學習句子。
1、出示句子:
wǒmenàiběijīng
我們愛北京。
2、指名試讀句子。
3、帶領(lǐng)學生讀句子。
4、認讀生字“愛”。
5、結(jié)合句子理解“愛”
。1)我愛爸爸。
。2)我愛媽媽。
。3)老師愛我。
6、理解句子“我們愛北京”。
北京很美麗,它是我們祖國的首都。
7、自由讀句子。
8、指名讀,要求讀出感情,體現(xiàn)出“愛”字。
三、指導朗讀詞語和句子。
1、抽讀詞語卡片。
2、師指詞,學生快速讀。
3、男女生賽讀。
4、找出意思不太理解的詞語,請同學幫助理解。
5、開火車讀詞。
6、讀句子比賽,看誰讀得最有感情。
四、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讀了第一課所有的詞語,學習了句子“我們愛北京”,我們要像愛爸爸媽媽一樣愛我們的祖國首都北京。
五、布置作業(yè)
背誦默寫句子。
第四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默寫詞語
首都北京國旗敬禮
2、看口型寫句子
。1)我愛老師。
(2)我們愛北京。
二、仿說仿寫句子。
1、仿說句子。
。1)出示句式:
我們愛北京
愛
。2)引導仿說句子,替換句子中的詞“我們”和“北京”。
(3)例如:
小學生愛天安門。
我們愛國旗。
老師愛學生。
我們愛老師。
2、仿寫句子。
。1)把剛才仿說的句子寫下來。
。2)自讀寫好的句子。
。3)同桌換讀句子,修改不通順的句子。
。4)指兩名板書自己寫好的句子。
(5)師生評議板書的句子。
。6)齊讀句子。
三、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仿說仿寫了句式“誰愛什么”,課后可以思考更多的句子,同學之間互相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業(yè)
預習課后習題。
第五課時
一、復習句子。
1、出示習題。
我們愛北京。
愛。
愛。
2、指名說句子。
3、指兩名板書寫句子,師生評議。
二、完成課后習題。
1、拼音練習。
g–uo→guosh–eng→sheng
(1)指名試拼讀。
。2)師帶讀,注意sh的發(fā)音。
(3)學生自由拼讀。
2、讀拼音,打指語,寫詞語。
běijīngshǒudūtiānānmén
gu?qíjìnglǐshēnggu?qí
zhōnghuárénmíng?nghégu?
(1)學生讀拼音,打指語。
。2)齊讀拼音。
。3)指名板書詞語,師生評議。
3、讀一讀,寫一寫。
。1)出示詞語。
中華人民共和國首都北京
天安門敬禮升國旗
。2)指名讀詞。
(3)男女生賽讀。
。4)齊讀詞語。
4、照樣子回答問題,再連起來寫成一句話。
。1)看圖學習例句:
例:
圖上有誰?圖上有小學生。
他們在做什么?他們在升國旗。小學生在升國旗。
。2)指導看第二幅圖,提出問題。
圖上有誰?。
他們在做什么?。
。3)引導回答問題。
圖上有小學生。他們在敬禮。小學生在敬禮。
5、看(聽)話寫句子。
。1)我愛北京。
。2)我們愛天安門。
(3)小學生升國旗。
(4)我們愛國旗。
。5)我們敬禮。
三、課堂小結(jié)。
這節(jié)課我們練習了課后習題,每一題要獨立完成。
四、布置作業(yè)
默寫詞語和句子。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3
教材分析:
這是學生接觸的第一篇老舍先生描寫動物的文章,課文細致、生動地描述了貓的古怪性格和它滿月時的淘氣可愛。尤其是在寫貓的性格時,是將看似矛盾的事情一一列出,使貓的性格古怪鮮明生動。老舍先生對貓愛同兒女,無論是古怪還是淘氣,在他眼里都是十足的可愛,而且老舍先生是通過平實無雕琢的語言將貓的形象描寫的栩栩如生。全文字里行間流露著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對生活的熱愛,“人愛貓、貓親人”,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境界。
課文中采用了總分式的構(gòu)段方式,按貓的性格古怪和滿月小貓的特點可以把文章分成兩大部分,第一部分以“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為總起,第二部分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為全段總起,同時,也以“小貓滿月的時候更可愛”為過渡句,將前后兩部分內(nèi)容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
本組是小學階段第一次提出了用比較的方法來閱讀。本課課后就以“閱讀鏈接”的形式推薦了周而復和夏丏尊寫貓的片斷,意在引導學生與老舍先生的《貓》進行比較。通過比較,不僅可以感受作家筆下栩栩如生的動物形象,還可以了解課文在表達上的不同特點。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古怪、任憑、屏息凝視、變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詞語。
2、有感情朗讀課文,繼續(xù)練習默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通過抓重點詞句、邊讀邊想象畫面等方法,理解大貓的性格古怪,小貓的淘氣可愛,體會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之情,感受對生活的熱愛。
4、初步嘗試比較閱讀的方法,體會不同作家寫貓的異同。
5、激起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激發(fā)課外觀察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在閱讀中體會“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了解作者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特點的。
難點:
初步嘗試比較閱讀的方法,體會不同作家寫貓的異同。
教學準備:
學生:預習課文、了解老舍。
教師:查閱相關(guān)資料、教學課件。
教學程序:
一、借助課題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
2、結(jié)合預習了解本課都有哪些作家寫的貓(老舍、周而復、夏丏尊),三篇各有特點,先一起來學習老舍筆下的這只貓。
二、交流預習,整體感知。
1、接讀課文,劃出兩個能概括課文內(nèi)容的句子。
2、全班交流,(出示句子)說說各自的理由,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思考和認識,隨機引導、總結(jié):
。1)老舍先生寫的兩個重點內(nèi)容(板書:古怪淘氣)
。2)圍繞這兩句話,知道課文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3)通過這兩句話,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教師總結(jié)閱讀方法。
三、重點研讀,理解“古怪”。
。ㄒ唬﹦(chuàng)設情境,理解“古怪”。
1、初步感知:讀第一自然段,發(fā)現(xiàn)貓的哪些性格?
2、理解“貪玩”:通過朗讀展現(xiàn)貓的貪玩。結(jié)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品讀老舍先生對貪玩的貓的寬容與喜愛。創(chuàng)設情境,通過朗讀品味老舍先生的語言,升華情感。
3、理解“盡職”:理解詞語“屏息凝視”。親身體驗“屏息凝視”,體會貓等老鼠的決心,感受貓的盡職。指導朗讀,感受貓的盡職。
4、小結(jié):透過對立、矛盾的性格,體會貓的性格的古怪。
。ǘ┻M一步理解貓的性格“古怪”。
1、自主發(fā)現(xiàn):自讀第2、3自然段,找出其他矛盾的性格,體會古怪。
2、匯報交流:重點理解“印”等重點詞句,體會其中流露出的老舍對貓的喜愛之情,指導有感情朗讀。
四、讀中感悟,體會“更可愛”。
1、初步理解“更可愛”,自讀感受滿月小貓的更可愛。
2、欣賞滿月小貓的圖片,激趣感受小貓的更可愛。
3、創(chuàng)設情境朗讀,升華情感。
五、深入比較閱讀,體會不同的表達方式。
1、默讀“閱讀鏈接”,了解周而復、夏丏尊寫的貓的片斷。
2、借助圖示,比較老舍的《貓》與周而復的貓片斷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3、總結(jié):學習作者描寫動物時不同的表達方法,為學生寫好動物打下基礎。
六、練習。
1、引導學生繼續(xù)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比較老舍的《貓》與夏丏尊的貓片斷的相同與不同之處。
2、運用比較閱讀的方法,閱讀其他作家筆下的動物。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4
教學內(nèi)容:
《鴿血染紅的求救信》教科版《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九單元第18課的一篇主體課文。它描寫的是6位軍人被困在北冰洋的海面上,面臨生命危險。兩只軍鴿——奧斯卡和維娜不畏困難,犧牲了性命將信送到了總部,挽救了6位軍人生命的故事,贊頌了兩只軍鴿舍生忘死、勇敢頑強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目標:
1.認識課文中的14個生字,特別是要讀準外國作品中音譯過來的一些詞語。理解課文中“神勇、危難、白浪滔天、烏云漫卷”等詞語的意思。
2. 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能通過具體的語句體會兩只軍鴿為救6位軍人舍生忘死、勇敢頑強的高貴品質(zhì)。并滲透動物是人類朋友,動物同樣值得尊重的人文思想。并在此基礎上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升華情感。
3.體會作者襯托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通過理解重點詞語、句子,體會兩只軍鴿舍生忘死、勇敢頑強的高貴品質(zhì)。
教學難點:
通過理解重點詞句和感悟畫面,體會兩只軍鴿的內(nèi)心世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手段:
閱讀法、討論法
教學流程:
一、情境導入、明確目標
1、在《悲愴奏鳴曲》中,出示墓碑的畫面,師飽含深情地敘述:“在加拿大空軍司令部的一個山坡上,靜靜地埋葬著兩位特殊的英雄,墓前莊嚴地立了一塊石碑,上面刻著……”(讀)此時,接著出示碑文:“神勇軍鴿奧斯卡和維娜之墓,它們曾于危難中救過六名軍人的性命!
2、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到這塊墓碑前讀了這段碑文想深入了解些什么呢?我聽出來了,你們都是在圍繞“神勇和危難這兩個詞語發(fā)問的,(抓住關(guān)鍵詞提問)師梳理學生提出的重要問題板書并相機理解詞語
“神勇危難”。這節(jié)課,我們將帶著這些問題繼續(xù)學習課文,齊讀課題。
3、問題是你們提的,說明你們動腦筋了。到哪里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呢?
這么多問題,按照故事的前因后果,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哪個問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第一段。六位軍人遇到了怎樣的危難?
2、讓我們來看看北極是一個什么樣的地方?(出示圖片)
3、師:“在氣候惡劣的白熊島海域,飛機無法起飛,與外界能取得聯(lián)系的無線電也中斷了,這就意味著……,意味著……,還意味著……!鄙S時會受到威脅,處于危難中的六位軍人把惟一的希望寄托在哪里?
4、師:兩只軍鴿將帶著重任飛向目的地,現(xiàn)在你就是羅伯特中將,即將和你朝夕相處的愛鴿分別,你會帶著怎樣的感情祝福它們呢?把你對兩只愛鴿的情通過朗讀表達出來,像剛才一樣,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自讀、指明讀。師相機聽了的談感受。我聽出來了……(配上音樂:大屏幕出示第2段中的部分文字)師配上音樂全班讀。
5、誰說動物不懂人的語言,誰說只有人才懂感情,兩只軍鴿看看主人的臉,又看看機窗外的風雪,似乎明白了任重而道遠,但是它們卻毅然振翅沖向風雪漫卷的長空。一路上,他們是怎樣沖破暴風雪的?
板書:沖出 暴風雪
三、小組合作、細讀精讀
1、從課文中找出描寫他們沖出暴風雪的句子,畫下來,注意把意思和句子要畫完整。
2、點出關(guān)鍵詞,你從這些關(guān)鍵詞中體會出什么?
學習方法:獨立解決第一個問題,小組合作解決第二個問題。
四、展示評價
1、指名讀。(板書:讀)出示句子打分評價
2、比較讀:老師也想讀一讀,給我打打分,和你們比賽。師有意識漏讀關(guān)鍵詞。
3、你們可不能像我那么粗心哦,從這些關(guān)鍵詞中你體會出什么?(品)
抓住關(guān)鍵詞“不停、足足、三個多小時、才”指導全班再有感情朗讀。品讀課文、加深理解
五、學習要求
1、畫出能表現(xiàn)軍鴿神勇戰(zhàn)勝北極梟和鷂鷹的句子。
2、有感情的讀一讀這些句子。
3、圈出句中關(guān)鍵詞用心品味,談一談自己的體會或者感受。
學習方法:獨立解決第1個問題,小組合作解決第3個問題。
師巡視做相關(guān)引導。
展示評價:在學生進行匯報學習成果時,師相機出示幾個關(guān)鍵的句子引導讀好、體會好。
師帶領(lǐng)全班學習的句子和段落主要有以下三處
A、奧斯卡突然改變了方向,箭一樣斜著沖去。它拼命飛啊,飛啊,像流星,似閃電,終于擺脫了鷂鷹的攻擊。
B、它飛過大海,飛過群山,又足足飛了兩天,終于看見了一個桅桿林立的軍港。奧斯卡眼里淌出兩滴眼淚,帶著極度的饑餓和疲乏,一頭栽了下去。
C、對比讀兩只軍鴿勇斗北極梟的段落。學生分角色讀,從他們的朗讀中你體會出什么?(北極梟越是兇猛,就越能體現(xiàn)軍鴿的什么?)
師生分角色讀。(老師來當那只兇猛的北極梟,你們都是神勇的軍鴿,讓我們的搏斗通過讀表現(xiàn)出來吧,)
六、練習鞏固,拓展提高
在這樣的音樂中,置身于這樣的環(huán)境中,此時的我們應該帶著怎樣的心情或怎樣的感情來讀?
七、達標檢測、課堂小結(jié)
說你的收獲。
板書設計:
鴿血染紅的求救信
沖出北極圈——奮勇
勇斗北極鸮——英勇 神勇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5
《我是什么》是一篇科學童話,這個單元以科學常識為專題編排。
設計理念
“字詞”是低年級學習的重點,應該通過不同的方式讓學生明了字詞的含義,并且慢慢學會運用。
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yǎng),把朗讀作為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思想情感、感受語言文字的重要手段。
從低年級開始就應該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仿寫課文中的優(yōu)美句段,寫自己想寫的事物,表達自己的感受。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課件(句子;動畫:靜靜的水、流淌的水、奔騰的水,灌溉田地、沖毀房屋。)
2、學生準備:畫一張自己心中的水,課前準備好寫字卡。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畫水,交流圖畫
把畫拿到投影前,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課前畫水,不管畫得單調(diào)還是復雜,那都是學生心中的想法。在交流的過程中,鍛煉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學完之后,每個學生都應該有更多的想象。
二、猜謎,認識水
1、范讀,猜謎。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猜“我是什么”。
2、自由讀課文,認識水。
(1)自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板書:
第一項:云雨雹子雪
第二項:池子里小溪里江河里海洋里
第三項:睡覺 散步 奔跑 唱歌跳舞開大會
第四項:溫和暴躁
(2)動動腦:
我們給每一項起個題目,好嗎?(“我會變” “我的家” “我的活動” “我的脾氣”等。)
設計意圖:這是對整篇文章的通體認識,整體了解文章,簡單了解水的多種表現(xiàn)形式!皠觿幽X”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鍛煉孩子們的語言概括能力。到此為止,學生對課文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
三、朗讀,贊美水
1、自選題目。
接下來,我們要對水進行進一步的了解。你最想了解水的哪一部分?(讓學生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部分,第二項和三項合并為一項來自學。)
2、自主合作學習。
(課件中出現(xiàn)學習伙伴,提出自學要求。)
自學要求:
、僬J真讀一遍自選部分;
②畫出自己不會的字或詞,借助拼音或請教他人去認讀;
、塾眯淖x每一句話,想一想,怎樣讀才能把句子讀好?
、茏x給你的朋友聽,互相提一提建議。
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教師巡視,給予學生幫助和協(xié)調(diào)。
3、匯報交流,指導朗讀。
(提示:以下是預設內(nèi)容,順序可以改變。)
(1)“我會變”。
、佟拔覍W會了字詞”。
出示詞語:飄浮 碰到 雹子
A、(課件中出現(xiàn)飄浮的云彩)填空:云在天空中 。
B、(課件中出現(xiàn)一只小船在水上)填空:一只小船在水上。
思考:“飄浮”和“漂浮”有什么區(qū)別?
C、(課件中出現(xiàn)雹子)問學生:這是什么?(許多孩子都沒有見過雹子)
D、用“碰到”說一句話。
、凇拔沂切⌒±收b家”。
第一段,要讀出自豪的語氣,很活潑。
第二段,“水珠落下來”“小硬球打下來”“小雪花飄下來”這三句話的感覺是不同的,應讀出“落”“打”“飄”的不同意思。個人讀、評價、練讀、個人讀。
、邸跋胂蟮某岚颉。
想一想:我還會變成什么?
板書:冰、霜……
(2)“我的家”“我的活動”重點指導朗讀。
、佟捌匠N以诔刈永锼X,” (課件出示靜靜的池水)
現(xiàn)在,我們也累了,趴在桌子上睡一會兒。(用自己睡覺的安靜來體會池水的安靜)
個人讀、比賽讀、悄悄地讀給你的同位聽。(讀出池水的安靜)
、凇霸谛∠锷⒉,” (課件出示靜靜流淌的小溪)
談一談平時散步的情景,讀出溪水的悠閑、輕快。
個人讀、練讀、齊讀。
、邸霸诮永锉寂,” (課件出示奔流的江河)
說一說你對江河的認識,讀出江河的奔騰氣勢。
練讀、讀給同位聽、個人讀、評價、齊讀。
、堋霸诤Q罄锾琛⒊、開大會。”
談一談見到的跳舞、唱歌、開大會的情景。
(課件出示海洋)讓學生感受一下海洋的氣勢,讀出海洋的波濤洶涌。
個人讀、評價、練讀、個人讀、齊讀。
、蔟R讀這一段。
說一說:讀這一段時聲音、語速應該漸漸怎么樣?
練讀、個人讀、小組合作分句讀、評價、齊讀。
、蕖跋胂蟮某岚颉薄
想一想:我的家還在哪里?我還有哪些活動?
板書:稻田里水杯里水管里天上……飛舞慢跑……
設計意圖:低年級語文教學應重點放在朗讀上,用較短的時間把自然科學知識解決之后,剩下的大部分時間用于指導朗讀和識記字詞。一、二自然段比較活潑,也比較容易讀。難點是第三自然段,水在不同狀態(tài)下的聲音不同、氣勢不同,所以讀的感覺也不同。通過課件出示實物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引領(lǐng)孩子們感悟,慢慢提高朗讀能力,形成語感。讓學生在不同的朗讀體會和比較中,慢慢感受到朗讀的技巧,學會朗讀。
【教學總結(jié)】
本課是一篇主要用擬人手法寫作而成的'科學短文,以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方式,并結(jié)合謎語的形式,圖文并茂地向?qū)W生展示了水的不同形態(tài)和對人類的利弊關(guān)系。
一、成功之處
1、謎語導課激發(fā)興趣。采用了有關(guān)天氣的謎語進行導課,迅速引出對新知的學習。
2、字詞教學自主扎實。識字教學是低段語文教學的重難點,因此,在完成初讀課文圈畫生字,帶拼音拼讀,去拼音指名讀的基礎上,我把重點放在引導學生交流識字方法上,只在重點處點撥,幫助學生深入體會字形特點。
3、整體感知方法得當。采用關(guān)鍵詞填空的方法引導學生說出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使他們跳一跳就能夠著桃子,學得輕松,學得愉快。
4、細讀文本靈活多樣。第一、二自然段時,我選取三個表現(xiàn)水的形態(tài)變化的重點語句,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辨析形近字。這些做法能夠巧妙地化解本節(jié)課教學難點。
5、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本根據(jù)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采用貼近兒童的語言,不斷的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的情境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了新知,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6、板書設計獨特新穎。我的板書設計圖文并茂,不但用貼圖展示了水的六種變化后形態(tài),還用四個字卡展示出它們之間的關(guān)系,起到畫龍點睛之用。
二、不足之處
1、識字環(huán)節(jié)漏掉了“躁”的教學,導致在開火車讀字卡時進行補充,占用不必要的時間,影響后面教學。
2、朗讀指導時,對學生的評價語言還需再凝練。
總之,作為一名教研人員長期與教師對話,能夠有這么珍貴的與學生近距離的課堂接觸,將平時積累的理論知識加以實踐,難能可貴,一節(jié)課下來,我為之感到收獲頗豐之余,體會到教學研究任重道遠!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6
知識目標:在反復默讀的朗讀的基礎上,理解文言詞句,背誦,翻譯全文,領(lǐng)悟作者的奇思妙想。
能力目標:領(lǐng)悟作者的奇思妙想,豐富自己的想像力。
情感目標:感悟“物外之趣”,更加熱愛生活。
教學重點:背誦,翻譯全文,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難點:感悟“物外之趣”。
教學方式:精講、研討、點撥。
教學用具:多媒體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想:把誦讀作為教學重點,默讀以疏通其文,朗讀以領(lǐng)悟其妙。本文內(nèi)容比較淺顯,可以學生自讀為主,教師可作適當點撥、引導。要求學生當堂熟讀成誦,流暢地復述課文內(nèi)容,從而深刻地理解“物外之趣”。
第1課時: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句讀。合作研討第1—2段。
教學過程:
一、導入設計:
“青梅竹馬”這個成語大家都是知道的?墒悄銈冎榔渲小爸耨R”是什么意思嗎? 李白有詩云:“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居長千里,兩小無嫌猜!逼渲小爸耨R”就是小孩子將竹竿跨在襠下當作馬來騎。這種想象和作法很有意思吧。今天我們來學習清代文字家沈復的短文《童趣》。文章中趣事,可能勾起我們許多兒時的回憶,許多奇思妙想或許能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啟發(fā)。
二、學法指導
1、文言文是古代的書面語,特點是簡潔、典雅。它與現(xiàn)代漢語一脈相承,只要有信心,并不難學,學習文言文是為了繼承民族的文化遺產(chǎn),又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歷史,還可以豐富我們的語言。學好文言文關(guān)鍵在于培養(yǎng)語感。一是要熟讀、背誦,體驗文言文的表達方式和語言習慣:二是要用心領(lǐng)悟,目的是為了把“言”和“意”融為一體,見“言”而知“意”;三是不斷積累文言詞匯,掌握文言文的表達工具。
2、學習本文,首先要很好地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其次,要重視朗讀背誦。在朗讀時,要很好地把握語氣和節(jié)奏,要大聲地讀,讀出點文言味兒來,讀出文章的主旨。
3、傳統(tǒng)的朗讀和背誦是學習文言文的好方法。引導學生在反復默讀的朗讀的基礎上,疏通文意、感悟課文內(nèi)容,然后進一步朗讀,最后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三、作品,作者簡介
課文節(jié)選自《浮生六記,閑情趣事》。作者沈復,字三白,長洲人,清代文學家。
四、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出句讀。
1、 教師范讀。請同學注意讀音和句讀。
試著劃分下列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2)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5)作/青云白鶴/觀。
(6)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7)蹲其身,使/與臺齊。
(8)見/二蟲斗草間。
2、學生自讀,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以下內(nèi)容應出示投影
童稚(zhì) 藐(miǎo)小 項為之強(jiāng) 鶴唳(lì)云端 怡(yí)然稱快
凹(āo)凸(tū) 土礫(lì) 壑(hè) 龐(páng)然大物 蝦(há)蟆(ma)
3、反復朗讀課文,熟悉課文。
方式:齊讀、小組讀、男女生讀。
五、合作研討第1—2段。
1、 小組合作研討第1--2段。
要求:直譯,字句落實。
小組討論后,交流。略
2、 詞語積累:
余 張目對日 明察秋毫 藐小 之 其 故 時 物外
成 私 擬 于 之 則 或 項 強 素帳 徐 以 作 觀 如 唳 為 怡然
3、 再讀課文1—2段,熟讀成誦。
六、布置作業(yè):1、背誦1—2段
2、注音10個,每個5遍。
第2課時:熟讀課文,合作研討第3—4段,理解課文中表現(xiàn)的“物外之趣”,感悟“物外之趣”這一精神體驗的意義。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檢查背誦1—2段。
2、抽查詞語掌握情況:
(1)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秋毫,鳥類到了秋天,重新生出來的非常纖細的羽毛。后用來比喻最細微的事物。)
(2)故時有物外之趣。(故,所以)
(3)私擬作群鶴舞于空中。(私,暗自、暗暗地。 于,在。)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強,通“僵”,僵硬的意思。)
(5)又留蚊于素帳中,徐噴以煙。(徐,慢慢地。)
(6)果如鶴唳云端。(唳,鳥鳴。)
(7)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8)徐噴以煙。(以,用。)
3、翻譯句子
(1)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
(心里想像到的,那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鶴了。)
(2)作青云白鶴觀,果如鶴唳云端,為之怡然稱快。
(比作“青云白鶴”的景觀,果然它們就像白鶴在云端飛鳴,[我]為此高興得[不斷地]叫好。)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及時給予賞識和激勵性評價。
二、合作研討第3—4段
1、齊背1—2段,試背3—4段。
2、小組合作研討第3--4段。
要求:直譯,字句落實。
小組討論后,交流。略
3、詞語積累:
其 為 怡然自得
斗草間 興 蓋 方 盡 鞭 驅(qū)
4、“之”的用法:
。1)見藐小之物必細察其紋理。(之,的。其,它的。指“藐小之物”。)
(2)昂首觀之,項為之強。(之,指蚊子。)
(3)使之沖煙而飛鳴。(之,蚊子。)
(4)驅(qū)之別院。(之,它。指癩蛤蟆。)
5、反復讀3—4段,背誦。
三、合作、探究、質(zhì)疑:
1、背誦全文,這篇課文主要寫的是什么?
背誦后,引導同學回答,寫作者兒時的“物外之趣”。
2、小組合作研討:
課文中所說的“物外之趣”指的什么?作者為什么會產(chǎn)生“物外之趣”? 這對你有什么啟發(fā)?
明確:
“物外之趣”: (1)把“夏蚊成雷”比作“群鶴舞于空中”。
(2)把草叢、蟲蚊、土礫比作森林、野獸、丘壑。
(3)觀“二蟲斗草間”,懲治癩蛤蜞。
教師點撥:
“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拔锿庵ぁ笔亲髡吒鶕(jù)眼前自然景物的形象,在頭腦中創(chuàng)造出超出事物原本特性的新的形象,從中得到的樂趣。它是一種精神體驗。應該理解到,作者把原來這三件自然之物大化、美化、情感化、理想化。感到奧妙無窮而樂在其中,這便是“物外之趣”。這表明作者在幼年時已經(jīng)有了自發(fā)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
這種“物外之趣”是借助于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像創(chuàng)造出來的。
投影顯示:
自然景物 思維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鶴舞空 怡然稱快
草叢、蟲
蚊、土礫
聯(lián)想和想像森林、野
獸、丘壑 怡然自得
癩始蟆龐然大物
拔山倒樹 大快人心
(鞭打、驅(qū)趕)
同學自己暢談啟發(fā)。
教師小結(jié):聯(lián)想和想像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我們要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首先要培養(yǎng)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的能力。我們要保持青少年特有的好奇心和富于幻想的特點,勇于實踐,做一個敢想敢做,勇于開拓的人。
3、多角度思考:
“我”為小蟲打抱不平,為什么只是“驅(qū)之別院”,而不是將癩始蟆處死?
答案不求一致:珍惜生命;處置有度;不忍心。
四、體驗反思
1、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試展示一下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
鼓勵同學們敞開述說,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圍繞中心暢談體會。做好評價。
2、你認為怎樣做才算是一個有情趣的人?
熱愛自然,熱愛生活;富于聯(lián)想和想像,有一定的審美能力,能發(fā)現(xiàn)美,認識美。答案不求統(tǒng)一,只要言之成理即可。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對有創(chuàng)意的回答,教師要給予鼓勵。
五、練習鞏固:
試解釋下列詞。
1、凸者為丘,凹者為壑。,(丘,山丘。壑,山溝。)
2、捉蝦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鞭,用鞭子抽打。)
3、蹲其身,使與臺齊。(其,自己。)
4、以草為林。(以,把。)
5、神游其中。(其中,這里面。指想像中的境界。)
6、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為,被。)
翻譯句子
1、蹲其身,使與臺齊。
(蹲下身子,使自己和花臺齊平。)
2、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我]便在這種境界中親歷游覽。)
3、見二蟲斗草間。
([我]看到兩只小蟲在草間相斗。)
4、捉始蟆,鞭數(shù)十,驅(qū)之別院。
(捉住癩始蟆,用鞭子抽打了幾十下,把它趕到了別的院子。)
六、布置作業(yè)
1、 背誦默寫全文。
2、 “體驗反思2”寫成300字的短文。
七、板書設計:
五、童趣
沈復
自然景物 思維方式 新的形象 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 群鶴舞空 怡然稱快
草叢、蟲
蚊、土礫
聯(lián)想和想像森林、野
獸、丘壑 怡然自得
癩始蟆龐然大物
拔山倒樹 大快人心
(鞭打、驅(qū)趕)
八、教學反思:
本文是學生入校后學習的第一篇文言文,有必要談談學習文言文的意義和方法。強調(diào)教學方法和學法指導的重要性。把傳統(tǒng)的朗讀和背誦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確定以學生自學為主。同時,在文言文教學方面,強調(diào)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作用。讓學生認識自然之美和創(chuàng)造之美,突出了審美意識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7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平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
2、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的結(jié)構(gòu):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三部分來寫文章。
3、重點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通過自讀課文能讀懂些什么。
二、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認讀幻燈片。
2、錢塘江潮的錄像片段。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看課題《觀潮》,你能想到什么問題。讀文章的第一自然段,說說你知道了些什么。(觀潮的地點、時間、簡單概括當時的情形)
(二)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請學生說說自己已經(jīng)學會了哪些生字。(讀準字音、記住字形)
2、重點交流的幾個字:
若為上下結(jié)構(gòu),下半部分是右,不是古;
昂的左下不要多一撇;
崩的形近字區(qū)別,嘣,蹦,繃,漰等;
震注意下面部分是辰字。
3、課文看看文中有沒有自己不理解的詞,提出來集體交流。
4、用上課文中的一個或幾個詞語說話。
(三)了解文章結(jié)構(gòu)
再讀課文,自由找伙伴分工朗讀課文。集體評議哪種分工方法好。
可能的幾種情況:1、四人小組朗讀,每一個自然段,對此種讀法加以肯定。
2、三個小組朗讀,按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分工,對此方法要表揚,是正真的讀懂了課文。
老師點撥,這篇文章就是按照潮來前、潮來時、潮去后的時間順序?qū)懙摹?/p>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潮來前)
1、明確錢塘江大潮的時間是農(nóng)歷八月十八;最佳的觀潮地點是在海寧市鹽官鎮(zhèn);這潮被稱為天下奇觀。
2、潮來前的情形是怎樣的,作者從兩方面進行描寫。
一是周圍的景物江面、古塔、中山亭、觀潮臺、遠處的小山(特點非常平靜);
二是當時的人們(人山人海、昂首、等著、盼著)
3、指導朗讀該段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搜集課本以外有關(guān)于錢塘江大潮的資料。
3、復習學過的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第二、三自然段,體會錢塘江大潮來臨時的壯觀景象。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夠背誦該部分課文。
二、教學過程
(一)一讀課文,初步感知
請學生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自然段,說說讀了課文對錢塘江大潮的描述后自己的感受。(學生自由發(fā)揮,一個詞、一句話等等都可以)
(二)再讀課文,找出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句話
1、聽到的:(研讀句子,同時落實感情朗讀)
(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分析:這是一個比喻句,把潮水來時的聲音比作悶雷。請學生體會悶雷一詞,播放悶雷的聲音與潮水來時的聲音,之后請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說明潮水越來越近)
(3)人們的反應:人聲鼎沸、沸騰起來(反襯出潮來時的壯觀景象)
(4)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夸張的用法,的把潮水的聲音與山崩地裂時發(fā)出的聲音相比較,說明聲音之響,氣勢之大,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說明潮水給人們的一種沖擊力。)
2、看到的:(研讀句子,同時落實感情朗讀)
(1)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重點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以及與潮水來時的關(guān)系。明白白線指的就是潮水。)
(2)那條白線很快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潮水越來越近,越來越急,越來越高)
(3)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墻。(比喻,把翻滾的潮水比作白色城墻)
(4)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比喻,給浪潮以特寫鏡頭,比作白色戰(zhàn)馬,這就是文章開頭所寫到的天下奇觀)
(三)三讀,看誰讀得好
感情朗讀,展開各種形式的朗讀比賽。
(四)作業(yè):
1、背誦課文第二、三自然段
2、試著給課文分段。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抓住表示時間的詞給課文分段。
2、欣賞錢塘江大潮的錄像片段,試著用自己的話描繪潮來時的壯觀景象,并與課文比一比,看誰寫得更好。
二、教學過程
(一)指導分段
1、找出課文中表示時間的詞(早上,午后一點左右,霎時)
2、給課文分段,并說說各段的大概意思。
(二)觀看錄像,進一步了解錢塘江大潮
1、觀看錄像,結(jié)合課文想想,作者哪些地方寫得好。
2、試著用自己的話給錄像配上解說詞
3、集體交流,看誰的描述最準確,最能吸引人。
(三)作業(yè):
1、檢查課文背誦情況
2、聽寫詞語
3、完成作業(yè)本相關(guān)作業(yè)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8
《剝豆》課文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會母愛的無微不至,獲得敢于挑戰(zhàn)、自強自立等樂觀積極的生活體驗。下面是《剝豆》的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聯(lián)系上下文和入情入境的朗讀理解詞語“瞻前顧后、執(zhí)著”等。
2、品讀課文的細節(jié)描寫(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的語句,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說話練習,加強感受,積累語言,體會細節(jié)描寫的表達效果。
3、以讀悟?qū),以寫促悟,讀寫結(jié)合,遷移運用文中細膩的心理描寫,展開想象,練習補寫“心生憐愛”。
設計意圖
科學解讀教材,首先必須正確解讀,實事求是解讀。本文內(nèi)容貼近生活實際,理解并無大礙,但文章出現(xiàn)的幾個生字新詞卻有一定難度,所以課前安排預習,只有學生自己查字典獲取的才是印象深刻的。科學解讀教材,還必須準確把握課文的價值取向。此文結(jié)構(gòu)清晰,由剝豆的小事表現(xiàn)了母親對孩子細膩的愛,更向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自信、大氣,敢于挑戰(zhàn),自強自立的少年形象。我們面對的好多學生不就是缺少這樣的品質(zhì)嗎?于是,我們的情感目標果斷地定位于學生勇敢面對生活的體驗。另外,作為選讀課文,我們還應該透過課堂教學給學生以自主閱讀的方法。葉圣陶先生曾說過:“閱讀程度不夠的原因,閱讀太少是一個,閱讀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個!彼說:“惟有特別注重方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讀多寫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樣讀,怎樣寫。對于這個‘怎樣’如果不能切實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
此課時教學,我們就是根據(jù)這些想法去設計實施的。
預習要求
借助字典讀通課文,嘗試理解新詞。
教學流程
一、課題導入
1、今天我們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2、讀課題,正音剝(bāo)并板書,師解釋詞意:去皮,去殼時讀(bāo)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檢查字詞
2、以“剝豆”為線索輻射全文,理順脈絡。
三、導讀重點,落實訓練
3、導讀母親“瞻前顧后”體會母愛細膩
(1)板書:慢—快—緩—緊齊讀
(2)按句式說話訓練,體會母親的想法
剝豆時我___________是因為____________
(3)補寫“心生憐愛”
“____________________”這樣想著,剝豆的動作不覺又緩了下來。
(4)說說“瞻前顧后”的意思。
(5)師:作者只用了四句話就向我們展示了一場精彩的剝豆比賽,主要進行了細致的心理描寫和動作描寫(板書)
(6)指讀母親賽前和賽后的表現(xiàn)(板書:抓和淡化結(jié)果)出示6句
4、導讀兒子的表現(xiàn)
(1)師:從兒子的表現(xiàn)中可以讀出這是個怎么樣的兒子?
用什么詞語概括?
賽前:自信、大氣板書:按
賽中:認真、執(zhí)著板書:手不停歇
賽后:輕松、坦然板書:量笑
(2)朗讀感悟
四、提升明理
3、三次引讀明理
五、總結(jié)拓展
2、簡介畢淑敏:
畢淑敏,女,1952年出生于新疆。1969年入伍,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11年。1980年轉(zhuǎn)業(yè)回北京。從事醫(yī)學工作20年后,開始專業(yè)寫作,共發(fā)表作品200萬字。現(xiàn)在,為國家一級作家。內(nèi)科主治醫(yī)師。北師大文學碩士。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認識兩種筆畫"ㄅ"和"?"認識兩個偏旁"犭"和"宀"。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
認識有關(guān)"影子"的一些現(xiàn)象。
重點難點:
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教具準備:
課前領(lǐng)學生玩踩影子游戲。帶有小動圖案的生字卡片。
自主預習:
圈出文中生字。詞。自己讀課文
提練主線:
我怎樣走,影子會在我前面?影子不是天天跟著我們嗎?課文為什么說"常常"跟著我們呢?
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做好鋪墊
我說你做,如:向左轉(zhuǎn),向右轉(zhuǎn)等,有個朋友你走哪他到哪總是跟著你,猜猜他是誰?
(設計意圖:營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氣氛,鞏固學生前后左右方位感,為學習課文密切聯(lián)系新知作鋪墊)
二、引發(fā)課題,鼓勵交流
1、激發(fā)興趣:
體育課說的"踩影子"游戲,好玩嗎?找兩個同學表演。
2、揭示課題:
讀題;隨機識字:用最好的辦法記住新字。
三、充分朗讀,整體感知,自主識字
1、鼓勵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
2、創(chuàng)設情境讀兒歌。
3、討論識字,用多種方法記,組詞,多讀幾遍。
自讀;開火車;指名讀;賽一賽,誰是識字小能手。
4、小結(jié)
5、讀課文,同桌互讀互相學習。
四、細讀課文,指導朗讀
1、仔細看圖。
2、想象說一說影子象什么?
3、聽老師范讀。
4、試讀
5、指名讀
6、比賽讀
7、各小組齊讀,全班齊讀。
五、感情誦讀,實踐運用
1、自己帶動作表情讀課文,背一背。
2、配樂唱歌,情感升華。
3、動手影子
4、分學作品
六、擴展練習
1、讀《學習園地三》的兒歌《東南西北》并觀察學校方位。
2、自己觀察影子的變化,并能用語言說一說,看誰說得好。
個案部分
一、素養(yǎng)訓練
通過讓學生質(zhì)疑,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更有利于培養(yǎng)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和思維能力
二、合作探究
讓同桌看圖互相討論: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嗎?從圖上哪兒看出來?在理解課文的重點句子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時,讓四人小組展開討論、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xiàn)的機會
三、拓展延伸
在學生讀通了課文之后,讓學生想想: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四、課后反思
當學習內(nèi)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應該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創(chuàng)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10
內(nèi)容預覽:
《白洋潮》教案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落實字詞,理解文意,熟讀成誦,領(lǐng)略白洋潮的壯麗之美。
2.學習作者比喻寫景、借景抒情的方法,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多角度描寫的手法。
3.了解古代優(yōu)秀文學作品,培養(yǎng)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樹立科學人生觀。
【重點難點】
1.重點:體會白洋潮景觀的壯麗,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等寫景的方法。
2.難點:從不同角度描繪景物特點的描寫方法。
【課文提示】
1.《白洋潮》是一篇精彩的游記。白洋,山名,在浙江西北海濱;潮,本文描寫對象。
2.張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別號蝶庵居士,明末清初的散文家、史學家。他一生落拓不羈,淡泊功名,具有廣泛的愛好和審美情趣。晚年避居山中,窮愁潦倒而堅持著述。其小品文聲譽尤高,多描寫江南山水風光,民風民俗和對過去生活的回憶。文筆綽約,富有詩意。其著作有《石匱書》、《瑯環(huán)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等。
【正音正字】
戊wù 遄chuán 踵zhǒng 擘bò 蹴cù 鏃zú
辟bì 礴bó 龕kān 赭zhě 漱shù 湫qiū
【積累詞語】
實詞:
、俟适拢号f例。 ②喧傳:哄傳。 ③吊:哀悼。
、芎L粒汉5。 ⑤遄:急速。 ⑥踵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
⑦辟易:驚懼后退。 ⑧礴:拍擊。 ⑨旋:很快。
虛詞:
①看之驚眩(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性狀,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②歲歲如之(指示代詞,這樣,這里指代“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保
、叟妆拗ù~,動詞之后指事物,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軇t颶風逼之(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⑤從海寧而來(句中連詞,表示行動)
、奕绨偃f雪獅蔽江而下(句中連詞,表示行動)
、邉萦陌抖希ň渲羞B詞,表示行動)
⑧旋卷而右(句中連詞,表結(jié)果)
、嵴憬鳖^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句中連詞,表結(jié)果)
【初學課文】
1.朗讀課文。
2.從表達方式看,全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nèi)容?
記敘——交代看潮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描寫〈 “立塘上”-“顏始定” 〉正面描寫潮水漲起的過程。
議論——提出疑問作結(jié),給讀者留下想象的空間。
3.寫海潮起來時,作者是怎樣觀察的?找找課文相關(guān)的詞。
作者是從遠及近觀察、描寫的。 相關(guān)的詞語有:見、稍近、漸近、再近。
【課外作業(yè)】
1.完成“學習建議”。
2.按要求,逐句翻譯全文。
3.通過圖書館、因特網(wǎng),了解張岱的生平及其有關(guān)文學知識。
第二課時
【朗讀課文】
【串講課文】
原文:故事,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歲歲如之。
翻譯:舊例,在三江看潮,實際上無潮可看。午后有人喧鬧著傳說:“今年暗漲潮!”每年都這樣。
要點:故事:古義-舊例。今義-表現(xiàn)講述對象的事情。 喧傳:哄傳。
原文:庚辰八月,吊朱恒岳少師至白洋,陳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往,章侯、世培踵至。
翻譯:庚辰年八月,到白洋吊唁朱恒岳少師,(我)與陳章侯、祁世培坐在一桌。海塘上有人呼叫看潮,我迅速前去,章侯和世培接踵而到。
要點:吊:哀悼。 海塘:海堤。 遄:急速。 踵至:接踵而至,一個接一個來;踵:腳后跟。
原文:立塘上,見潮頭一線,從海寧而來,直奔塘上。
翻譯:站在海塘上,遠遠望見潮頭像一條白線,從海寧奔來,一直沖到向塘上。
要點:而:句中連詞,表示行動。
原文:稍近,則隱隱露白,如驅(qū)千百群小鵝擘翼驚飛。
翻譯:稍稍近了一點,就隱隱露出白色,像驅(qū)趕著千百群小鵝張開翅膀,拍水振飛。
要點:擘翼:張開翅膀拍水飛迸。
原文: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后先。
翻譯:(潮水)越來越近,噴出泡沫濺起水花,蹦跳起來好像百萬雪白的雄獅,遮蔽了大江奔流而下,像用怒雷鞭打它們一樣,所有的獅子聚集在一起,沒有一頭甘愿落后而爭先。
要點:蹴起:蹦跳。 鏃鏃:同簇簇,形容攢聚。
原文: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
翻譯:再近一點,就如颶風逼迫它們,順勢要拍岸而上。
要點:之:代詞,動詞之后指事物,這里指代涌起的潮水。
原文:看者辟易,走避塘下。
翻譯:看潮的人驚恐地退開,跑到塘下躲避。
要點:辟易:驚懼后退。
原文:潮到塘,盡力一礴,水擊射,濺起數(shù)丈,著面皆濕。
翻譯:潮水沖到塘上,用盡力量噴薄而起,水花激射,濺起幾丈高,濺到的地面都濕了。
要點:礴:拍擊。
原文:旋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炮碎龍湫,半空雪舞。
翻譯:潮水快速卷向右邊,被龜山一擋,轟隆著好像十分憤怒,瀑布像像被火炮擊碎一樣,在半空中飛舞。
要點:旋:很快。 龍湫:雁蕩山的瀑布。
原文:看之驚眩,坐半日,顏始定。
翻譯:看了這個景象(讓人)心驚目眩,坐了好一會兒,臉色才鎮(zhèn)定下來。
原文:先輩言:浙江潮頭,自龕、赭兩山漱激而起。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
翻譯:先輩說:浙江的潮頭,從龕、赭兩座山?jīng)_刷激蕩而起。白洋在這兩座山之外,潮頭卻更大了,是為什么呢?
要點:漱激:沖刷激蕩。
【朗讀課文】
【課外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
2.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完成若干思維訓練題。
第三課時
【朗讀課文】
【課文簡析】
白洋潮吸引了多少人為之摧眉折腰,古往今來,無數(shù)文人墨客,揮毫潑墨盡情描繪,也寫不盡它的俊美。明末清初的文學家張岱以其精妙的筆法,為我們揭開了白洋潮的面紗。
這篇小品文,記敘了作者在白洋村觀潮的全過程。文章以時空為序,由遠及近,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白洋潮的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個奇觀,寫出了白洋潮的盛大氣勢和雄壯之美。
對白洋潮,文章從不同角度進行了細膩的描寫。文章寫景生動,用詞精準,有一種特殊的藝術(shù)魅力,尤其是作者成功地運用比喻、夸張等修辭手法,展現(xiàn)了白洋潮的壯麗風光。
【思維訓練】(根據(jù)情況,選擇若干練習)
1.從遠及近,作者分別描寫了潮水的哪些狀態(tài)和特點?
遠見,“潮頭一線”。-潮頭整齊有序。
稍近,“隱隱露白,如驅(qū)千百群小鵝擘翼驚飛!保绷骷彼偻M。
漸近,“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蔽江而下,怒雷鞭之,萬首鏃鏃,無敢后先!保彼佁焐w地,勢不可擋。
再近,“則颶風逼之,勢欲拍岸而上!保顺睕坝棵土摇
最后,“潮到塘,盡力一礴,水擊射,濺起數(shù)丈,著面皆濕。”-海潮氣勢磅礴。 )
2.課文是怎樣烘托海潮之大的?
從觀潮者的反應來襯托海潮之大:
、佟翱凑弑僖,走避塘下!睂懹^潮者退避,這是從人們的動作,表現(xiàn)潮水來勢洶涌。
、凇翱粗@眩,坐半日,顏始定!边@是寫觀潮者的心理由緊張到舒緩的神態(tài)變化,表現(xiàn)潮水的威力令人心驚膽戰(zhàn)。
3.本文是如何從正面和側(cè)面描寫白洋潮的?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正面描潮水的特點,逐步推進,從遠及近,用墨越來越濃,形容越來越密!丛斠姷1題〉
側(cè)面描寫觀潮者的反應:坐立不安、心驚膽戰(zhàn)!丛斠姷2題〉
作者這樣寫,襯托了白洋潮的聲勢巨大,讓人恐懼,突出潮水的威力無比,頗有刺激。 )
4.下列句子的“之”分別指代什么?
、贇q歲如之。 ( 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午后喧傳曰:“今年暗漲潮。” )
②怒雷鞭之…… ( 百萬雪獅。 )
、埏Z風逼之…… ( 白洋潮。 )
、芸粗@眩…… ( 旋卷而右,龜山一擋,轟怒非常,炮碎龍湫,半空雪舞。 )
5.本文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本文多處運用比喻修辭:①如驅(qū)千百群小鵝擘翼驚飛。②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③炮碎龍湫,半空雪舞。
6。 “噴沫濺花,蹴起如百萬雪獅”,句中的“雪獅”為什么不能改作“雄師”?
因為“雪獅”不僅寫出潮水的聲威氣勢,還顯示其潔白如雪的色彩。而“雄師”只能寫出潮水的聲勢,但無法顯示其色彩。
7。 如何理解“白洋在兩山外,潮頭更大,何耶”的作用?
以疑問句結(jié)尾語氣比較強烈,內(nèi)容與開頭的“三江看潮,實無潮看”形成對比,不僅表達了作者對白洋潮的壯美的贊嘆之情,而且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引人探索原因。
8。 摘錄一個佳句,并且作簡單的品析。
【課外作業(yè)】
1.整理課堂筆記。
2.預習《天目》。
【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11
教學目的:
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到“以情動人”是一篇成功的演講的重要條件之一,培養(yǎng)欣賞演講和演講稿的能力;
2、練習在網(wǎng)絡中查找、篩選資料。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聽演講、讀演講稿體驗演講和演講稿中感情,能作出自己的評價。
難點:根據(jù)教學要求發(fā)表自己的評論。
難點的突破:提供例子和相關(guān)文章進行模仿。
教學手段:網(wǎng)絡教學。
課時:二節(jié)課。
教學內(nèi)容和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語:(關(guān)于演講的基本知識--什么是演講及演講技巧)
二、欣賞《天下糧倉·盧焯剪官袍》一節(jié)演講,說說演講中感人的情境、語言或形象。
三、閱讀《爸爸,來世再與我為父女》一文,體會文中的感情,將你認為最動人的章節(jié)朗誦出來。
四、閱讀評論,模仿點評。
閱讀《用哀惋的情思譜寫的悼詞》和《如何寫精彩段落》兩篇文章,用第二篇文章介紹的方法,對剛才欣賞的盧焯的演講和《爸爸,來世再與我為父女》進行片段式點評,字數(shù)不限,形式不限。
第二課時
五、網(wǎng)上自主學習。
按老師提供或自己查找的網(wǎng)站查閱:演講稿、演講錄音、演講稿欣賞評論。思考一個問題:在演講稿和演講中,感情的運用有那些方式?
六、討論交流。
你對在演講稿或演講中如何運用感情有了怎樣的感悟?
口語訓練·演講要“以情動人”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12
教學目標:
1、會認生字,能理解“探索奧秘、顫抖”等詞的意思。
2、會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3、通過抓住關(guān)鍵句朗讀想象,感受畢萊恩是和狼做朋友的過程,體會人與動物之間的情。
教學重難點:
感受畢萊恩和狼做朋友的過程,讀好課文中的關(guān)鍵句。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書寫“狼”,讀準字音,交流對狼的認識 師總結(jié):狼一種兇惡的動物,可是,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課文卻是“和狼做朋友”。
2、書寫課題,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特別想了解什么。(板書:誰?怎么?) 誰和狼做朋友?他是怎么和狼做朋友的?他為什么要和狼做朋友?
他就不怕和狼做朋友么?
師總結(jié):小朋友可真能提問,帶著問題讀書、學習,我們會學得更有趣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己讀讀課文,開始吧。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自由讀課文
2、學習生字詞
畢萊恩 德國科學家 探索奧秘
師:第一組詞,誰來讀。
師:這位德國科學家,他在探索什么奧秘?(讀好探索北極狼的奧秘),如果你也是一位科學家,你想探索什么奧秘?
師:你看,當我們特別想了解某一事物,并去尋找關(guān)于它的秘密時,我們就可以說是(探索奧秘)
師:讓我們連起來把這三個詞來讀讀。
叫聲凄慘 渾身顫抖 師:這兩個詞都是寫什么?
師總結(jié):是的,這是畢萊恩救起的第一只狼,他還給他取名叫(福子),一起再來讀讀這兩個詞。
雙眼緊閉 奄奄一息
師:這組詞語也是寫
師:這是畢萊恩救起的第二只狼。這只狼受傷時( )。
(過渡)現(xiàn)在,你能用上這些詞把畢萊恩兩次救狼的經(jīng)過說一說么。
3、理清課文脈絡
德國科學家畢萊恩,一個人來到原始森林( ),他先救起了( )的福子,并和福子成了好朋友,又救起了一只( )的小狼。從此,畢萊恩和北極狼成了朋友。
師:說得真好,現(xiàn)在我們都知道是誰和北極狼做朋友?那他們又是如何慢慢成為朋友的?就讓我們細細地來讀讀畢萊恩救福子的這件事情吧。這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先請人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三、深感畢萊恩和“福子”做朋友
1、生個別讀第二自然段。
2、畢萊恩第一次見到福子時,它是什么樣子的?
3、交流讀好句子“它渾身不停地顫抖,腿上流著血。”
“顫抖”:顫抖就是?福子,福子,為什么你的全身顫抖不停?
(引導學生走入,讀好句子) 師引讀:是啊,此時的福子是多么的害怕,它還是一只小狼(讀) 可能還是第一次離開狼媽媽,它叫喚著同伴,聲音越來越凄慘(讀) 它已經(jīng)叫喚了好長時間,卻沒有盼到同伴,它渾身顫抖得更厲害了(讀)
是啊,他不僅全身顫抖,還發(fā)出了凄慘的叫聲,仿佛在說?
此時,它最需要的是?
(請你接著往下讀)
4、交流“畢萊恩看看四周沒有別的狼,便小心地把小狼抱回了木屋。
此時畢萊恩為什么要看看四周?
從這“小心地”一詞里面你又讀出了什么?
師總結(jié):是啊,雖然畢萊恩怕弄傷小狼,可是此時他也害怕小狼會把自己弄傷,所以此時它是“小心地”(板書小心地)
讓我們把一起來讀讀畢萊恩和福子初次見面時的情景吧。
。ㄟ^渡)畢萊恩又是如何照顧福子的呢?
5、交流“他給小狼沖洗傷口、上藥、喂食,還給它起了個名字叫福子”。
▲畢萊恩為小狼做了哪些事情?(屏幕一一列出) 他給小狼沖洗傷口。
他給小狼上藥。
他給小狼喂食。
他還給小狼起了個名字叫福子。
▲畢萊恩還會為小狼做些什么呢?
▲這樣的照顧僅僅是一天么?兩天么?是啊,在療傷的這一段時間,畢萊恩都是(引讀)
(過渡)畢萊恩就像照顧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福子。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也悄然發(fā)生著變化。
6、列讀畢萊恩和福子之間的關(guān)系 畢萊恩要把它放回森林。福子依依不舍地走了。
晚上,福子常常會回到木屋前輕聲地嚎叫,畢萊恩就會打開門迎接它。
師生對讀,男女對讀。
師引讀:是啊,當畢萊恩將福子放回森林時,福子(依依不舍地走了),畢萊恩對福子也是(依依不舍)。(板書:依依不舍);晚上,福子也常常會回到木屋前輕聲地嚎叫,畢萊恩就會(迎接)它。是啊,他總是盼著老朋友來看望他呢!(板書:迎接)
7、小結(jié) 師:是啊,畢萊恩與福子之間,就是這樣從“小心地、依依不舍”,再到“迎接”,最終成為了好朋友。他們之間的這一段友誼是多么與眾不同,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的2.3兩節(jié),將這份溫暖藏在心間。
。ㄟ^渡)畢萊恩與另一只小狼之間又有哪些感人的故事呢?下節(jié)課咱們再來交流。最后我們寫一寫詞語。
四、書寫生字 喂藥
1、在寫這兩個詞時都要注意些什么
2、范寫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13
教學目標
1.能正確劃分詩的節(jié)奏、重音,飽含深情地朗誦詩歌。
2.識記有關(guān)艾青的文學常識,了解本詩的寫作背景。
3.理解飽含著詩人感情的具體形象。
4.體會詩人對祖國真摯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
1.關(guān)鍵詩句的理解
2.理解飽含著詩人感情的具體形象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4.理解一、二兩節(jié)詩之間的關(guān)系
教學方法
1. 朗讀教學法 2.討論法
2.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交流表達愛國主義感情的詩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這些不朽的詩篇,都是在民族危亡 的關(guān)鍵時刻,愛國志士發(fā)自內(nèi)心的呼喊。今天,我們來學習同一題材的現(xiàn)代詩歌名篇《我愛這土地》。(板書:我愛這土地艾青)
二、作者簡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蔣海澄,浙江金華人,現(xiàn)代著名詩人。早期詩風格渾厚質(zhì)樸,調(diào)子深沉憂郁。抗戰(zhàn)時期的詩作,格調(diào)昂揚。建國后,作品思想更趨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主要 詩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為《大堰河──我的保姆》。詩人曾自稱為“悲哀的詩人”。在中國新詩發(fā)展史上,艾青是繼郭沫若、聞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動一代詩風,并產(chǎn)生過重 大影響的詩人,在世界上也享有聲譽,1985年,法國授予艾青文學藝術(shù)最高勛章。
三、解題,背景介紹
詩的題目是《我愛這土地》,旗幟鮮明地表達了對土地的熱愛,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詩中出現(xiàn)最多的兩個意象之一(另一個是“太陽”)!巴恋亍毕笳髦B(yǎng)他而又多災多難的祖國。對“土地”的熱愛,是艾青作品詠唱不盡的旋律。
本詩寫于1938年11月,其時日本侵略軍連續(xù)攻占了華北、華東、華南的廣大地區(qū),所到之處瘋狂肆虐,妄圖摧毀中國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國人民奮起反抗,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詩人在國土淪喪、民族危亡的關(guān)頭,堅定地匯入民族解放斗爭的洪流中,成為時代的“吹號者”,滿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侵略者切齒的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愛國詩篇。
四、朗讀指導
自由體的新詩,不同于舊體詩,字數(shù)、停頓、押韻沒有嚴格的限制。隨感情的表達句子可長可短,字數(shù)可多可少,自由靈活,不拘一格。因此,我們在讀現(xiàn)代詩歌的時候,一定要把握好詩歌的節(jié)奏、停頓,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培養(yǎng)自己的語感,理解詩歌所描寫的對象、運用的表現(xiàn)手法,更準確地領(lǐng)悟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詞語的重讀與否,主要是由詩歌的情感所決定的。一般來說,能鮮明的表達出詩人情感的詞語,包括中心語、修飾語,都應該重讀。
第一步:聽錄音或教師范讀; 第二步:用符號劃分詩歌的停頓和重讀的字詞,參考:
我愛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 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第三步:學生自由朗讀,探討本詩的感情基調(diào):悲愴而深沉;
第四步:朗讀練習,推薦2—3名讀的好的同學在班上朗讀;
第五步:男生、女生分別齊讀; 第六步:全班同學集體朗讀; 第七步:背誦全詩。
第二課時
一、概括兩節(jié)詩的內(nèi)容
第一節(jié)詩以一只鳥兒眷戀土地作比,表達了詩人對祖國的摯愛。第二節(jié)詩一問一答,直接抒發(fā)了“我”對“這土地”的熱愛之情。
二、賞析第一節(jié)詩
1.結(jié)合寫作背景,準確理解鳥歌唱的“土地”“河流”“風”“黎明”的形象包含的意義。
回答:“土地”就是繁衍養(yǎng)育中華民族的祖國大地!昂恿鳌薄帮L”代表了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反抗精神!袄杳鳌鳖A示著充滿生機與希望的解放區(qū)。
2.詩中三個“這”字所指代的分別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三個“這” 字分別指代后半句的中心語“土地”“河流”“風”和“黎明”!斑@”字與題目中的“這”字呼應 ,強化了“鳥”與“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的關(guān)系,突出了鳥兒護衛(wèi)祖國的主動性,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和人民的熱愛之情。
3.鳥兒歌唱的“土地”“河流”“風”的前面分別有“暴風雨所打擊的”“悲憤的”“激怒的”這些修飾語,其作用是什么?
回答:這些修飾語限定語豐富了意象的內(nèi)涵,突出了鳥兒的“愛國者”“吹號者”的形象:歌唱“暴風雨所打擊的”“土地”,即是雖然祖國大地在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下正遭受苦難,做為一只在炮火中力薄勢單的'鳥兒,卻勇敢地護衛(wèi)著生于斯長于斯的祖國,不但不會棄之而去,而且為它的解放加油吶喊;歌唱洶涌著“悲憤的”“河流”,吹刮著 “激怒”的“風”,就是在為中國人民滿懷悲憤滿腔怒火地掀起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斗爭而呼號禮贊,目的是等到“無比溫柔的黎明”來到的那一天。
4.詩中“用嘶啞的喉嚨歌唱”的“鳥”是一個怎樣的形象?這只“ 鳥”歌唱至死,最后“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對此應如何理解?
回答:“嘶啞”表達了歌唱不已,真情無限的情懷;哪怕唱至喉嚨充血,聲音嘶啞,面對千難萬險,也不會停息對大地的歌唱。這只“鳥”是一個飽受磨難,拼盡全力用整個生命去歌唱的形象。
它歌唱土地、河流、風和黎明,生命耗盡后便投身土地的懷抱,與它所摯愛的土地融為一體,生前和死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一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執(zhí)著的愛,實際上寄寓了詩人愿為祖國獻出一切的決心。這真是生于斯,歌于斯,葬于斯,至死不渝。
5.詩人將自己虛擬成一只鳥來表達強烈地愛國之情,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回答:詩人以“假如我是一只鳥”虛擬,“歌唱”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的是“鳥”,同時也是“詩人”為祖國獻身的愿望。這種寓情于形象的描寫,不僅有助于感情的抒發(fā),也增強了詩歌的形象感。
三、賞析第二節(jié)詩
問:第二節(jié)詩在全文中的作 用是什么?它與第一節(jié)詩是會么關(guān)系?談談你的理解。
1.揭示全詩主旨。2.這兩句詩一問一答,直抒胸臆,以“我的眼里常含淚水”的情狀,托出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形象地表達了詩人對土地的眷戀,而且隱含獻身之 意。3.最后兩句也是全詩的精華,它是那個苦難的年代,一切愛國知識分子對祖國的最真摯的愛的表白。這種愛刻骨銘心,至死不渝,不僅來自詩人內(nèi)心深處,更是全民族普遍的愛國情緒的濃縮。艾青以這兩句詩,抒發(fā)了那個時代華夏兒女共同的心聲。
如果說第一節(jié)是對“愛土地(祖國)”主題的抒情性的鋪陳描述,第二節(jié)短小精悍的兩行則可看作是對主題的高度凝練的概括。因果關(guān)系的一問一答,是愛國者目睹滿目瘡痍的祖國,愛得越深、痛得越切的悲憤表情的特寫。在這一節(jié)里詩意得到了提煉和升華。
這兩節(jié)詩都飽含著詩人對祖國深深的眷戀和無盡的熱愛之情。就詩的感情發(fā)展而言,第一節(jié)蓄勢,第二節(jié)感情的迸發(fā),感情的升華。詩意層層遞進。
四、學生自行總結(jié)本節(jié)課的收獲與疑問(每小組選一人,班上交流)
注意被傳誦的名句:“為什么我的眼 里長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14
一 揭示課文題目
1.齊讀課文題目。
2.讀了課文題目,你有什么問題嗎?
帽子和鳥窩有什么關(guān)系?課文圍繞帽子和鳥窩寫了什么事?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新詞。
2.獨立識字。讀準字音,分析字形,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字義。
3.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認讀多音字。
(3)理解詞語的意思。
吊:懸掛。 慌張:不沉著,動作忙亂。 無可奈何:指沒有一點兒辦法可想。
嚷:喊叫。 纏住:纏繞。 孵:鳥類用體溫使卵內(nèi)的胚胎發(fā)育成幼體。
(4)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重點指導:“慌”,左右結(jié)構(gòu),右半部分中間的“豎折”不要多寫一點。
三 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1.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2.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一群男孩兒在草地上玩耍,翔翔的帽子被松鼠拖走,帶到了樹上。小鳥要在帽子里做窩。翔翔為了小鳥,放棄了自己的帽子,和小伙伴們跑下山去。)
3.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課文讀流利。
1.教生字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貼生字游戲。學生根據(jù)圖片找到相關(guān)的生字、詞,并在腦中形成了圖像,更利于記憶。
2.課文中有些生字學生掌握起來還是有一定難度,因此字詞的教學,教師還應該重視起來。一些難以理解的字詞,教師可結(jié)合課文的講讀進行教學,這樣既可降低學習的難度,又可提高效率。
3.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時,重點通過翔翔對帽子的尋找,理解翔翔對帽子的喜愛,與下文翔翔放棄帽子給鳥做窩形成對比,突出孩子們對鳥的喜愛和保護。
1.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翔翔和小伙伴的心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圖片,投影。
一 出示圖畫,談話導入
1.投影課文插圖。
認真看圖,你看到了什么?(樹枝上掛著一頂帽子,一只小鳥銜著幾根干草飛過來。)
2.談話。這頂帽子是怎樣掛到樹枝上的呢?小鳥要把這頂帽子當作什么?大家?guī)е@些問題快來讀讀課文吧。
二 朗讀全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邊讀課文邊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2.練習說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一群孩子在山坡上玩耍,翔翔的帽子被松鼠拖到樹上。小鳥要在帽子里做窩。翔翔為了保護小鳥,不要自己的帽子了。)
三 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根據(jù)提示自讀課文。
自學提示:
(1)翔翔的帽子是怎么掛到松樹上的?
(2)翔翔為什么說他不要帽子了?
(3)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們可愛嗎?為什么?
(4)畫出你喜歡的句子,讀一讀。
2.小組交流。
3.匯報學習效果。
(1)回答問題。
讀課文第二至第四自然段,說說帽子是怎么掛到松樹上的。
(2)理解句子。
投影:
一群小男孩兒在草地上翻哪滾哪,痛痛快快地耍鬧著。
A.“痛痛快快”是什么意思?(玩兒得很盡興。)
B.從這句話中體會出孩子的什么心情?(高興。)
C.朗讀這句話。
孩子們望望拖著帽子蹲在樹上的松鼠,撓撓腦袋,無可奈何地下山去了。
A.“無可奈何”是什么意思?(“無可奈何”是沒有辦法可想的意思。)
B.孩子們?yōu)槭裁磿䶮o可奈何?(因為樹高,他們夠不到帽子,又想不出別的辦法,所以孩子們才會無可奈何。)
C.朗讀這句話。
翔翔說:“我不要帽子了!讓鳥兒在里面做窩吧!”
A.翔翔為什么不要帽子了?(因為他看到小鳥銜草飛進帽子,要在帽子里做窩,所以他說不要帽子了。)
B.從這句話中可以看出翔翔的心情怎樣?你喜歡翔翔和他的小伙伴們嗎?為什么?(翔翔喜歡小鳥,向小鳥獻上了自己的愛心,是個懂得愛護小動物的好孩子。)
四 朗讀全文,談談體會
1.教師有感情地朗讀,朗讀時語氣、語調(diào)應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讓學生進入一種與課文情境相符的氛圍中,陶冶學生的情感。然后學生自讀,讓學生設身處地地邊朗讀邊想象,讀中入境,讀中入情,讀中明理,以此來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
2.教學中,教師重點分析人物的動作、神態(tài),將語言、動作、神態(tài)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使學生體會到人物的品格和心情。
3.本課的重點是表現(xiàn)孩子們對動物的保護,教育學生要愛護鳥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深層次地挖掘課文所要表達的思想,而不只是停留在表面。
1.看拼音,寫詞語。
à zi(帽子) shān pō(山坡) xià dàn(下蛋) huāng zhāng(慌張)
語文教案模板匯總 篇15
教學要求: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選一則自己自己喜歡的故事背下來。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新詞語意思。
3. 讀懂兩則小故事,感受螞蟻和羚羊團結(jié)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中兩個難句的含義,通過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領(lǐng)悟課文所贊頌的獻身精神。
教學具準備及輔助活動:卡片、磁帶、多媒體課件
作業(yè)設計、安排:
課內(nèi):1抄寫詞語;2組詞;3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4聽寫詞語。
課外:1排列句子;2閱讀一段話,并完成練習。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兩則小故事,感受螞蟻團結(jié)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教學過程:
。ㄒ唬⿲牍适
1、范寫生字“蟻”,齊讀。
2、看到這個字,你們最先想到的是什么?老師為什么把這個“蟻”字寫得這么小?結(jié)合出示卡片:(弱。┑奈浵
3、繼續(xù)板書:國英雄齊讀題目
4、這是一個小故事的題目,初次看到這樣的標題,你的腦海里出現(xiàn)過問號嗎?把你的疑問告訴大家。(為什么要把弱小的螞蟻稱作是英雄?)板書:?
(二)了解大意
1、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自由讀讀《“蟻國英雄”》的故事,把故事讀通順、讀正確之后,試著用自己的話簡單說說故事的大意。
2、指名試述故事大意,并結(jié)合出示卡片:草叢起火蟻群被圍抱團突圍成功脫險。
3、學生根據(jù)卡片提示,同桌間相互講述故事大意。
4、讀了這個故事后,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故事?(感人肺腑、扣人心弦、震憾人心、可歌可泣……)這樣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故事還愿意再讀一讀嗎?
(三)細讀感悟
1、默讀故事,想想故事中的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動?為什么這些內(nèi)容能深深地打動你的心?把這些內(nèi)容劃下來,然后投入自己的全部情感好好讀一讀。
2、組織學生交流感受,結(jié)合進行朗讀訓練。
。1)結(jié)合交流課件出示圖及文字:可萬萬沒有想到,這區(qū)區(qū)的弱者并沒有束手待斃,竟開始迅速地扭成一團,突然向著河岸的方向突圍。
①引導學生抓住“并沒有束手待斃”、“迅速地扭成一團”、“突圍”等處體會螞蟻的團結(jié)勇敢,并練習朗讀。
、谝龑W生抓住“萬萬沒有想到”、“竟”、“突然”等處,體會作者的驚喜之情,并指導朗讀。
、圻@里的“區(qū)區(qū)的弱者”指誰?(螞蟻)弱是與強相對而言的,現(xiàn)在處于強勢,對蟻群的生命構(gòu)成威脅的是什么?(大火)從文中找出表現(xiàn)火勢強盛的句子,并練習朗讀。(相機板書:火神肆虐)
④火神如此肆虐,形勢這樣危急,可作為區(qū)區(qū)弱者的小螞蟻并沒有束手待斃,相反它們采取了結(jié)團逃生的方法。多機智的小螞蟻呀!多勇敢的小生靈呀!讓我們帶著對它們的由衷贊嘆,再次好好地讀讀這個感人的句子吧!(有感情地齊讀出示的句子。)
(2)結(jié)合交流出示:“蟻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越來越迅速地滾動著,并不斷發(fā)出外層螞蟻被燒焦后爆烈的聲響,但是蟻團卻不見縮小!
①引導學生抓住“火舌舐動”、“不斷發(fā)出”、“爆烈的聲響”等處體會火勢的兇猛、形勢的危急;抓住“越來越迅速地滾動”、“不見縮小”等處體會螞蟻的勇敢、堅定。(結(jié)合板書:火舌舐動)
、谥笇Ю首x。
(3)結(jié)合交流出示:“顯然,這外層被灼焦的蟻國英雄們至死也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也不放棄自己的崗位。”
①說說這段文字為什么令你感動?(相機板書:不松動分毫不放棄崗位)練習有感情地朗讀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②結(jié)合理解“肝膽俱裂”。
、蹚耐鈱游浵伒膲雅e中,你體會到了什么?這里又一次出現(xiàn)了蟻國英雄,現(xiàn)在你對作者稱螞蟻為英雄還有困惑嗎?你從這樣的稱呼中體會到了什么?(作者對螞蟻的贊頌、敬佩之情。)相機板書:團結(jié)合作、勇于獻身
、茉僮x這句話,讀出作者的贊頌、敬佩之情。
3、學習了這則故事之后,老師還想讓大家用上些詞語形容螞蟻,現(xiàn)在你們會用哪些詞呢?出示卡片:的螞蟻
4、帶著對蟻國英雄由衷的敬意再來讀一讀這則感人的故事。
。ㄋ模┘で榻翌}
1、師述:正是這些一向被我們視作區(qū)區(qū)弱者的螞蟻,在肆虐的火海中卻是這樣的沉著、堅定、團結(jié)一致。它們不惜以個體的犧牲,求得種族的生存,是它們用自己寶貴的生命和可貴的精神譜寫了一曲悲壯的贊歌。
2、板書:生命的壯歌
這就是18課的課題,讓我們一起滿懷深情地讀好它。
3、網(wǎng)上征文:故事結(jié)束了,你此時此刻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內(nèi)心又有何感受呢?同學們,無論是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都曾有許許多多英雄楷模涌現(xiàn),他們身上正是有著螞蟻的這種團結(jié)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你想到了誰?
。ㄎ澹⿲W法小結(jié)
1、細心的同學一定早就注意到了,我們的課文中還有另一則小故事。如果我們用上學習《“蟻國英雄”》的方法,就可以自學下一個故事了。
2、回憶小結(jié)學法,結(jié)合出示卡片:了解故事大意
細讀感人之處
朗讀表達情感
附板書設計:
18、生命的壯歌
火神肆虐 不松動分毫
火舌舐動 不放棄崗位
團結(jié)合作 勇于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