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案例-讓寫作快樂起來
即興開了兩組開頭結尾,是讓學生明白,對自己喜愛的事物一定要把這種強烈的感受抒發出來,盡可能打動讀者,產生共鳴,盡管要求過高,但要讓每一個同學相信自己有這個能力,嘗試著去寫,相信會有奇跡發生。
圍繞“興趣”寫一篇作文,采用開門見山、“先情奪人”的開頭方式,使學生有一種創作的新奇感;中間的敘事也做到了選材于生活,真實生動感人,在敘事中表現這個興趣所帶來的啟示或感悟;結尾采用抒情式結尾,亦顯得感情濃烈,得以升華。在學生已充分理解作文目的的基礎上,學生們開始寫下剛才說的話,寫得認真快速。
四、教學反思
通過這樣一堂課,作文的火花在每一個學生心中點亮,就連平時寫作文最差的學生也寫出了400字左右。 由此可見,差生的作文是可以寫好的,只要是觸動了學生的感情神經,選材得當,命題新穎,相信作文自然會綻放其獨有的光芒,也會讓差生自主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變厭寫為樂寫,變白話為含蓄,變淺層為深刻,使學生在琢磨中悟道,在堅持中獲得樂趣。
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積累發展的過程,僅僅通過一堂課,其實很難斷定學生已對作文有了濃厚的興趣,并能堅持寫作。要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功在課外。但通過這堂課,使我對這些學生有了新的認識,也感覺到新課標新教學理念學習實踐的重要性。這堂課我認為有幾點是成功的:
1、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發揮差生說話寫作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活動起來,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能暢所欲言。
2、找準切入點,讓學生找到生活與寫作的橋梁。每個學生都有自己感興趣的事物,即使再差的學生,他也有自己的“一技之長”,作為教師一定要善于發現并利用學生的這些“亮點”,從而有效點燃寫作興趣之火。特別是學生所表達的有關活動的感受,言語自然有味,確實體現了學生的個性。
3、實踐“跳摘”理論,化解作文難度,使學生稍微一跳便能摘到“果子”。課堂上與學生聊天說話,消除學生對作文的緊張恐懼心理,讓他們輕松進入寫作狀態,調動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知識積累,使作文有話可說。從學生擬寫的作文題目來分析,遠遠超出平時的水平,若不是采用這種方式,很難讓這些學生有這種水平發揮。
但這節課也存在一些不足,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方法,使學生自主探究,如條件允許,可在學生敘說的同時,播放有關NBA籃球賽、世界杯足球賽的畫面,把學生的情感推向高潮,更有利于激發差生的寫作熱情。另外由于學生基礎水平的局限,寫作思維仍舊單一,未能進行較好的想象聯想,在文本中呈現的語句表達仍舊直露,不含蓄,未能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修辭方法。
因而我認為,在寫作教學中盡可能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究的“境”,即提供自主的機遇,設計自主探究的情境,創設自主探究的氛圍,來有效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應善于營造平等、民主、和諧、輕松的課堂氣氛,使用最佳的教學藝術,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束縛,使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思維靈動,筆下生輝。寫的文章自然就富有創新,富有真情實感和情趣
在寫作教學中,應注重培養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的能力。要求學生說真話、實話、心里話,不說假話、空話、套話,使作文朝自然、生活、哲理的方向邁進,真正做到“讓寫作快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