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場上》、《比尾巴》、《菜園里》教學實錄片斷與教學反思
師:領讀,劃出節奏。黃瓜 / 身穿 / 綠 / 衣裳。
生:跟著讀。
師:茄子在枝上吊著就像什么?
生:紛紛說,
師:歸納,講解,像掛著的燈籠,茄子 / 高高 / 打 / 燈籠。跟我讀,劃出節奏。
生:跟著師讀。
師:看看書,豆角 / 青青 / 細 / 又長。
生:邊指插圖邊讀,豆角 / 青青 / 細 / 又長。
師:黃瓜 / 身穿 / 綠 / 衣裳,有沒有指著插圖?讀。
生:邊指插圖邊讀,黃瓜 / 身穿 / 綠 / 衣裳。
師:茄子 / 高高 / 打 / 燈籠。指著書沒有。
生:邊指書上插圖,邊讀“茄子 / 高高 / 打 / 燈籠”。
師:那么蘿卜長在哪里呢 ?
生:想一想,長在泥土里。
師:要找到蘿卜還要到泥土里去挖,那就像和我們在捉迷藏,蘿卜地下捉迷藏。指著圖跟我讀,劃出節奏。蘿卜 / 地下 / 捉 / 迷藏。
生:看看圖,跟著老師讀。蘿卜 / 地下 / 捉 / 迷藏。
師:辣椒是什么形狀呢?
生:說出了各種各樣的形狀。
師:一般的,辣椒尖尖的,看看圖上,辣椒就像長了一個尖尖的嘴巴,辣椒 / 長個 / 尖尖 / 嘴。指著插圖跟我讀,劃出節奏。
生:辣椒 / 長個 / 尖尖 / 嘴。
師:老的南瓜是什么顏色的?
生:好像不知道。
師:南瓜越老它的顏色就越黃,南瓜 / 越老 / 皮 / 越黃。指著插圖,劃出節奏跟我讀。
生:南瓜 / 越老 / 皮 / 越黃。
師:西紅柿、辣椒是什么顏色的 ?
生:紅色。
師:豆角、黃瓜是什么顏色的?
生:青色、綠色。
師:茄子是什么顏色的?
生:紫色像黑色的。
師:紅的、綠的、黃的、紫的,這些顏色各種各樣,好不好看?
生:有的說好,有的說不好。
師:喜歡紅色的舉手。
生:一部分舉手。
師:喜歡綠色的舉手。
生:一部分舉手。
師:喜歡黃色的舉手。
生:一部分舉手。
師:喜歡紫色舉手。
生:一部分舉手。
師:紅、綠、黃、紫真好看,菜園里呀一片好看的風光,菜園一片好風光。跟我讀,劃出節奏。紅 / 綠 / 黃 / 紫 / 真好看,菜園 / 一片 / 好風光。
生:跟著老師讀。紅 / 綠 / 黃 / 紫 / 真好看,菜園 / 一片 / 好風光。
四、教學反思:
以上幾課教學能做到:
1、以學生喜歡的活動、喜歡的動物、喜歡吃的蔬菜入手 - —— 能 從學生的興趣談起,“你喜歡、你覺得、你發現”,師民主地發問,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獨特興趣地發掘和尊重、個性化感受地認可和發掘、探究意識地培養和發掘。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引導學生自由表達,通過傾聽學生的心聲,引導學生走向自主探究 ;
2、圖上有哪些活動、圖上是哪些動物,各有怎樣的尾巴、圖上是哪些蔬菜,各有什么特點——引導學生充分觀察插圖認識事物,探究比較事物特點,有利于培養觀察能力;
3、引導學生動手做動作比劃——加深學生對動詞等詞語地感受、領悟、體驗,活躍了學生的思維,使課堂充滿動感;
4、辨認尾巴、選貼尾巴、畫尾巴——用從易到難的動手動腦游戲,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辨別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5、師說引生說、師生互說引起生生互說,有利于發展兒童的語言,在多向合作探究的交流中,分享彼此的思考、見解和知識,從而達成共識、共享、共進。體現了由引導說到放手說,由說得少到說得多、由說得不大好到說得比較好的訓練過程 ;
6、指導學生有節奏地讀詞讀詞組讀拼音,斷句有節奏地讀課文——使讀準確而平添趣味,有利于引起學生讀的興趣,從而多讀,讀通、讀熟、直到讀出感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