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閱讀教學
速讀文章既是速讀訓練的重要內(nèi)容,也是速讀訓練的目的。下面介紹速讀文章時,注視文字的幾種方法和速讀文章的幾種基本方式。
一、速讀文章的五種注視方式
速讀文章時目光注視有意群注視法、垂直注視法、斜線注視法、波浪注視法、面式注視法五種方法。分述如下:
意群注視法用一個視點注視一個詞組、一個短句或半行字,對文字整體地加以理解和記憶。句子速讀和句群速讀中的“加框式”“加點式”訓練就是讓學生掌握意群注視技巧。掌握了這一方法,五、六年級的小學生閱讀速度可達3000字/分以上,理解、記憶率在70%以上。它是最實用,也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種注視方法。
垂直注視法閱讀時,視線沿著每一頁中間的一條假設(shè)的垂直線從上到下移動,一個視點看一行文字。此法適用于閱讀短行排列的文字。一篇文章,一般可讀三遍。訓練的頭幾次,不必計時,待適應(yīng)后,進行限時閱讀,每遍讀后都出示不同的問題,檢查理解程度。垂直注視法實用性強,也較容易掌握。
斜線注視法閱讀時視線的投視呈斜線行進(如圖2)。訓練初以兩行為一組進行練習,用紅筆畫上斜線,由教師用教棒指讀。以后用一條虛設(shè)的斜線,三行、四行為一組進行速讀。
波浪注視法當讀物橫排的字數(shù)超過視讀廣度,無法使用垂直注視法時,視點可作波浪形的上下跳動,以彌補余光無法看到的區(qū)域。練習時,視點落在第一行的1/3處,自上而下,隔幾行作一次波動。
面式注視法
這是最先進的注視方法,掌握了此法能達到快速閱讀最理想的境界。面式注視法有一定的難度,要求學生從橫向、縱向擴展視野,先學習用兩個視點來視讀兩行、三行文字,進而用一個視點看半頁甚至一頁。
從實驗的情況來看,小學生容易學會意群注視法和垂直注視法,而掌握斜線、波浪、面試注視法難度較大。教學中要讓全體學生掌握前兩種方法,其他三種方法只要求了解,不要求人人學會。
二、速讀文章的三種基本方式
1.整體式閱讀
整體式閱讀法,就是按照簡便易行的程序,對文章從整體上快速理解的一種閱讀方法。由于人的大腦在接受和處理信息時總是遵照一定的程序,使閱讀帶有明顯的選擇性。因此,在速讀文章時,可制定一個簡便易行的程序,使大腦能按照這個程序來處理視覺所獲取的信息。該程序反復運用,成為一種定勢,就可以自動地、不假思索地運用,從而有效地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能力。
整體式閱讀的程度分為通用程序和不同文體程序兩種。通用程序又稱常式程序,指適合各種文體的一般速讀程序,由下列項目構(gòu)成:①文章標題(或書名);②作者;③時間、地點、人物;④主要事件;⑤自己的感想和收獲。
不同文體程序指只適用于特定文體速讀的程序。小學課文以記敘文為主,主要有寫人、記事、狀物及新聞報道四類文體。寫人為主的記敘文的速讀程序是:①文章標題或書名;②作者;③主要人物、年齡、身份(職業(yè));④主要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時代背景);⑤用幾件事(什么事)來反映人物的特點(品質(zhì)、精神);⑥主要人物特點;⑦其他人物與主要人物的關(guān)系;⑧寫作目的。
整體式閱讀法的教學步驟是:①記住閱讀程序。訓練初,可將程序?qū)懺诩埳希糜谘矍埃阌趯φ铡"谶呴喿x,邊對照程序要求,對內(nèi)容進行篩選,使內(nèi)容濃縮并條理化。③讀完全文后,對照程序,檢查是否都已達到了要求。
2.尋找式閱讀
尋找式閱讀法就是尋找特定信息的一種閱讀方法,在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常常使用。尋找式閱讀法因為要尋找特定的信息,動機明確,目標集中,所以閱讀的速度可以比整體式閱讀快得多。
尋找式閱讀程序分為三步:
第一步,提出問題。這里有幾種情況:①有些文章后面已有問題(如課文),應(yīng)該閱讀前先看問題,然后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②有些文章后面沒有問題,這就要自己設(shè)計,一般以標題入手來提問。③根據(jù)工作或?qū)W習需要,帶著問題到文章中去尋找答案。
第二步,尋找有關(guān)文字。①要變速讀,看到有關(guān)文字時適當放慢速度,其余目光一掃而過。②有章節(jié)有標題的書刊,先看目錄或標題,再速讀。在尋找式閱讀的初學階段,可以一邊看,一邊在書上畫線條,做記號。
第三步,回答問題。如果是一個人讀的,讀后嘗試回憶,把問題回答一遍,使思維條理化,有些問題第一遍讀后還不能回答,可再尋讀;如果是集體讀的,可以通過討論來回答問題。
教學尋找式閱讀法時應(yīng)注意:①閱讀前先把問題看一遍,嘗試回憶,然后再把問題看一遍,檢查記憶是否正確。要熟記問題后再閱讀。②問題不能過多,一般在6個以內(nèi)。問題過多,閱讀時會遺忘,造成心理定向不明而無法準確地獲取信息。③理解和記憶要求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