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鶯的歌聲》教學反思
《夜鶯的歌聲》主角是小夜鶯。以上兩個部分最能體現夜鶯人物品質及其形象,于是我削枝強干,通過扎實有效的朗讀、品味精讀這兩部分,使語言訓練落到了實處。
“同學們,小夜鶯的任務不僅是把敵人引進埋伏圈,還要向游擊隊傳遞情報。”該分析時就分析,我說,“最難的是人數,小夜鶯在前面帶路,要數請敵人人數很不容易;最要緊的也是敵人人數,要是把32人數成31人會怎樣?數成33人又會怎樣?”
這一分析,一問,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更深處,稍稍議論,學生說,要是多數了一個人,最后清理戰場時就會發現少了具敵人的尸體,就會以為是一個鬼子給逃脫了,以后就不能再派小夜鶯去了;要是少數了一個,就可能出現溜走了一個敵人而游擊隊還不知道,這對小夜鶯的生命都會造成嚴重的威脅!
“同學們,這些情況小夜鶯自己當然比我們更清楚,但他仍舊堅守在自己的戰斗崗位上,因為他憎恨殺害他親人、侵占他祖國的德國法西斯。”我把語氣轉向低沉,“可是,蘇聯小英雄小夜鶯,還是在一次戰斗中意外犧牲了。隊長、斯切潘叔叔和隊員們心情沉痛,他們有多少話想對可愛的小夜鶯說!——同學們,這就是小夜鶯(幻燈出示圖片),你又想對這個穿著綠上衣的同齡人說些什么嗎?”
……
“小夜鶯在戰斗中犧牲”是我的一個“善意的謊言”。我以為,悲劇的“美”更震撼人心。小夜鶯的“死”更能使他的英勇形象長久地存活于孩子心頭。設計這個教學環節,我還想讓學生感受到戰爭是殘酷的,和平是我們永遠的向往;我希望每一個孩子都能牢記:夜鶯的歌聲本質上是呼喚和平的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