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讓學生作文成功的環境
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一個讓學生作文成功的環境。
1、更新教師對作文的評價觀。
長期以來,在作文評價中,存在著教師對學生尊重、理解不夠的傾向:一是對學生的情感理解、尊重不夠。我們喜歡用挑剔的眼光來審視學生在作文中表達的思想和感情,總認為學生抒寫的思想感情不夠成熟,不夠深刻;二是對學生的實際生活理解、尊重不夠。學生真實地書寫自己的生活,常常被判為幼稚、瑣碎、不典型。這樣一來,學生面對寫作常常懷疑自己的情感和生活的價值,不敢寫自己的普通的生活和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只好撇開自己真實的生活體驗而編造生活,裝腔作勢,故作高深。因此,教師首先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學生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體驗。
2、不要求全責備。
在作文評改時,我們喜歡用范文的標準來衡量學生的作文,把評改的著力點放在挑毛病上,有一點毛病就意味著作文的失敗。事實上,任何一篇文章都能挑出毛病,即使經典之作。對于學生作文的評改,當然應該指出問題所在,并指出問題之后幫助他們找出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應是發現、發掘學生在作文中所表現的語言表達、思維發展的優勢和特長,并幫助其進一步發展。
3、要學會欣賞。
在以往的作文評價中,教師缺乏欣賞的意識和心情,即使學生寫出了在教師看來是“優秀”的作文,教師給予的往往是“表揚”而不是欣賞,更不是激賞。表揚是饋贈,是“我”與“他”的關系,而欣賞才是平等的交流,是“我們”的情感共鳴;表揚訴諸價值判斷,而欣賞訴諸審美價值。欣賞更易于通達學生的心靈,讓學生享受到尊重、理解的快樂。因而,對于學生中的優秀作文或作文中的某一閃光點,最重要的不是堂而皇之的表揚,而是發自內心的激賞。一次對學生作文發自內心的激賞,往往會影響學生的作文態度和精神生活。
4、評語要恰入其分,富有個性。
每一篇作文都是學生的心血,每一個少男少女都羨慕身邊有文章發表的人,如果千辛萬苦創作出來的作文,得到的是千篇一律、浮光掠影的評語,學生就會覺得勞而無功、無所適從,學生對寫作的親近感、熱情心就在一次次“外行人”的空洞指導下逐漸消失,甚至走向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