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教學反思
1、朗讀詩歌,把握詩歌感情基調。朗讀是詩歌教學的一種基本方法,優美的朗讀,恰到好處的感情把握是對詩歌的再創造。因此,抓好詩歌的朗讀是學習詩歌的關鍵。這首詩語言精美、句式整齊,特別適合朗讀,因此將朗讀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課的朗讀教學打破傳統的教師范讀,全班齊讀等定式,設計出學生制定標準,學生讀,學生評價的自我激勵朗讀,突出了學生的自主性和創造性,把課堂教學的自主評價與學生自主發問結合起來,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品味語言,體味詩句深層含義。
詩歌不僅要多“讀”,還要細“品”。對于本詩中多處出現的精美且含義深刻的句子,教師指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來理解、感悟,若個人無法理解則展開四人小組討論,體會詩中蘊涵的哲理。小組討論仍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則組織學生進行集體攻堅。
對于本詩中出現的比喻、象征等句子,教師通過仿寫詩句的形式,指導學生深入體會,以提高學生想象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此種教學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學生在這方方面也還有待于提高。這種訓練也應合了中考中的仿寫例句的題目要求。只有在平時多些多練,才會在中考中應付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