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學隨筆(一)
學生都害怕作文。多數是學生覺得沒什么內容可寫。學生看到作文題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根據要求獨立作文,而是在記憶倉庫里搜索,自己曾看到過的哪篇作文符合本次要求,可以拿來用,搜索不到便緊皺眉頭,苦思冥想。三年級剛接觸作文,我們要讓學生覺得有事可寫、有話可說。首先要讓學生多讀精背。讓學生廣泛閱讀一些適合于他們的課外讀物,有計劃地增加背誦內容。這也是積累語言的有效形式。多讀,學生個個樂意,而且速度也很快。一本書到手,三五天便完。大量的閱讀的確可以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豐富學生的語言,精背即要求學生背誦一些典范文章,可以是課本上的,也可以摘抄一些課外的,讓他們記憶。這樣,既積累了語言,又使他們從小受到典范文章的熏陶,為他們準確、熟練地使用祖國語言文字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在作文知道中要結合實例具體指導許多小學生寫出的作文往往是空洞無物。如何讓他們的習作內容豐富我通常結合實例教給學生準確易學的寫作方法。
我讓學生練習寫日記,不要求華麗不實。日記必須記錄真實內容,反對虛構。如允許虛構,其結果必然使他們不去觀察、思考,只會閉門造車,憑空捏造。
在作文中提倡學生使用個性化的兒童語言。兒童語言最能生動地表現兒童的生活世界。如果使用得好,能增強作文語言的趣味性、真實性和感染力。兒童語言來源于兒童真實的生活。除了課堂上必要的語言訓練之外,我們還應該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學習、積累、提煉語言。經過引導訓練,可愛的孩子們定會以優美真實的語言回報教師的一番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