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讀,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基本手段
教育家葉存鈴說過:“朗讀,可以運用聲音,彌補書面文字的不足,賦予文字以生命力,不止‘繪聲’,提高文章的感染力。特別是教師的朗讀,除給學生示范外,還能輔助講解,用聲音體現語言文字的表達作用。”可見,朗讀是語文教學極重要的基礎訓練,而范讀是基礎的基礎!抓住文章中最能體現中心思想的句、段、進行重點性范讀。如《賣火柴的小女孩》有這樣的一段描寫:“奶奶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里。他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這段話含義較深,又最能體現中心思想,教師不能不作重點性表情范讀,帶著學生反復讀,讓學生在聽中求得理解,在讀中得到體會。
抓住文章中最能刻畫人物性格特征、含義又深刻的句段進行啟發性的范讀。如“四周圍黑洞洞的,還不容易碰壁嗎?”這句話是魯迅先生用開玩笑的語氣,令人深思的方法在抨擊舊社會的黑暗。通過教師重復啟發性的范讀,學生自然而然領悟了。
抓住文章中最能令人動感引起共鳴的句段進行激情性范讀。如《我的戰友邱少云》中有這樣的一段話:“……邱少云象千斤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地熄滅。這個偉大的戰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這段話里,邱少云這個年輕的戰士驚人的毅力、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偉大思想品質,令人動情的場面淋漓盡致地刻畫在字里行間,通過教師表情的范讀,學生如臨其境,思想受到渲染,與英雄人物產生了共鳴,體會更深刻了,情感得到更高層次的熏陶。
總之,范讀是我們指導學生朗讀,培養朗讀興趣,提高學生素質的一把金鑰匙。我們要大膽地、科學地使用它,讓它更直觀地為教學服務,讓我們的學生走出校門后仍不由感慨地說:我多想再聽一聽老師那鏗鏘有力,感情豐富的朗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