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一年級朗讀教學方法
一年級的課文語言都很優美,怎樣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到文章的美,更好地感悟文意,并且通過朗讀把這種美表達出來呢?我認為加上動作來讀是一個好辦法。在學習《荷葉圓圓》這篇文章時,我讓學生走進文本,把自己當作“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邊讀邊表演,聲情并茂。由此,學生不僅理解了“搖籃、躺、立、蹲、捧”等詞語的意思,而且還讀出了情趣和興致。
教師的聰明不在于你教會學生多少,而在于你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
為了讓學生喜歡朗讀,學會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我定期在班內開展“我是小小播音員”評選活動。學生選擇好自己喜歡的文章后,可以在家里對著鏡子自讀(重點訓練自己的表情);可以讓爸爸媽媽當聽眾,提出寶貴意見;可以幾個同學一起讀,互相吸取經驗;也可以找老師幫忙,請老師單獨指導。每周四的活動課開展“我是小小播音員”的評選活動。被評為“小小播音員”的學生會得到一個紅紅的“喜報”。拿到喜報的學生,神彩飛揚,沒拿到的更是摩拳擦掌,暗下決心等著下一次的評選活動的到來。
通過一年的實踐,我班的朗讀水平整體上有了明顯進步,學生不僅能放開聲音來朗讀,還能夠充滿感情地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