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小羊》教學方法對比談
作者:佚名 轉貼自:轉載 點擊數:136《狼和小羊》教學方法對比談
《狼和小羊》是一篇圖文并茂的寓言故事。講了狼為了吃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爭辯,反駁狼的故事。 全文共六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狼看見小羊在小溪邊喝水,交待了事情發生的地點。第二至六自然段講兇惡的狼故意找碴兒,先后找了三個借口,要吃小羊,而善良的小羊溫和地跟它講道理,駁倒了它,但狼根本不聽小羊的申辯,最后還是殘暴地往小羊身上撲去。
這篇寓言采用了對話形式,運用了許多生動形象的詞語,講出了狼和小羊說話時的神態。
教改前和教改后我教學這篇課文時采用了不同的教學方法,效果截然不同。現把兩種教學方法設計如下:
以理解課文內容為主的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6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3個字。
2、分角色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認識到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對狼這樣的壞家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詞語卡片、教學掛圖(或投影片)。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小時候,我們都聽說過《狼來了》的故事,誰能告訴我,狼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板書:狼)誰能告訴老師,羊又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呢?(板書:羊)一只兇惡的狼和一只溫順的小羊碰到一塊兒會發生什么事呢? (板書:和)結果怎樣?這個故事又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學習了這篇課文,大家就知道了。
二、學習課文
一)、初讀課文。
要求學生認真聽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初步熟悉課文的內容。然后讓學生簡單說說狼和小羊之 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二)、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狼一共找了幾次碴?
1、指名讀全文,學生邊聽邊思考:狼到底想干什么?(板書:想吃)?
2、狼這么想吃小羊,他會怎樣想呢?狼心里是這樣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樣呢?課件演示。從狼的樣子和它心里想的,說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個專做壞事、非常殘忍的家伙,他打算怎么吃小羊呢?
(三)、細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狼第一次找碴兒后,小羊說了幾句話?第一句是什么意思?(反問句)為什么說狼是故意找碴兒?同桌互相討論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