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動腦筋的帕斯卡》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通過一個短小的故事,使學生認識了一位愛提問、愛鉆研的帕斯卡。同時,也讓學生了解了聲學的振動原理。就這個原理而言,對學生來說無疑是陌生的。然而,倘若把課堂的重點放在讓學生知道、搞清這個原理上,顯然就違背了語文課的特性,將它等同于常識課了。那如何才能既讓學生對這個常識有所了解,又使課堂不失語文味呢?我在教學中,嘗試將學生對這一常識的了解牢牢地與語言文字訓練聯系在一起。如:先讓學生通過朗讀課文,來對這一常識有初步的了解。接著,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親眼目睹實驗的過程和現象,來練習說話,說說自己的發現。學生在講述聲學原理的同時,由于是通過觀察,不看書本,自己組織語言來說的,所以,這表面上看是讓學生在講聲學原理,其實我所關注的是學生對語言的正確表達,要鍛煉的是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教學最后一個環節,我再讓學生來聽記這句介紹了聲學原理的句子,一方面是促進學生對這一常識的識記,另一方面也是在聽記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聽記習慣,對本課所學字詞加以鞏固。通過層層推進的“讀、說、寫”這幾個環節,學生大多已能在潛移默化中向他人介紹這一常識。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增加了知識,而且至始至終都在在進行著語言文字的訓練,兩者被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