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奮進•忍耐
激情·奮進·忍耐
新安鎮勾里中心學校 朱振宇
在看到“人民滿意教師”征文時我就想,在教師崗位上走過了五年,我是不是一位好教師呢?不,還不是。于是我追溯著自己的成長道路,發現了三位對自己影響頗深的人民好教師。
——題記
走上教師的崗位前,有過三位老師為我今天的工作做過指引,不管當時他們是否意識到,也不管當時的我是否意識到。今天的我認識到了其實他們對我的影響是深厚的。可以說在我走上教師崗位之前,是他們為我奠定做好一名教師的基調。一位告訴我,人一定得有激情,不能萎靡不振;一位告訴我,不管做什么都要努力奮進,爭取得到別人的認可;一位告訴我,教師的崗位是平凡清苦的,要善于忍耐。那一天,我走進了勾里中心學校的大門,我并沒有想到起他們說過的話;這一天,當我想我怎么才能做一個“人民滿意的教師”時,我突然意識到,三中初中部的
紅色代表的就是——激情
你是喜歡紅色。
你的工作是教書育人。
在你工作中帶著“紅色”的作風,你不曾說過但我知道,你的信仰是永遠爭第一。
初中的班主任居然是這樣的難忘。
你會為了紙簍邊上的一張廢紙而拍著桌子嚷道:“到底是誰,把紙扔在紙簍的外邊,這種行為是一個中學生應該有的嗎?”事情最終是怎么解決的我已經忘了,但班級里所有的同學都記住了保持教室的衛生是馬虎不得的,班主任是絕對不會容忍這種行為的。當習慣一旦養成,就變成了自然。我們就此所謂人素質挺高的就是做好身邊的點滴小事,當然,從此我們對那些破壞環境的人就不屑了。
記得有一次,我因晚上生病,第二天的早上去學校遲到了。你立刻就批評我不該遲到,還說遲到了還找借口。年少的我馬上針鋒相對。……唇槍舌劍后,你流著眼淚站在窗口口口聲聲要將我趕回家。倔強的我絲毫沒給你面子,一揮手回家了。那年下著我記憶中最大的一場雪,三中的后操場的斜坡上,是所有初中生的滑冰場。而你我的沖突卻像三天后的冰雪煥然冰釋了。疾風驟雨是你的外表,溫暖和煦是你的真心。
也還記得一次歌詠比賽,你抓著我們狠練、苦練,辛勤中培育出了高水平的演唱。于是比賽似乎專門是為我1班準備的,第一名的成績,才讓你笑開了。想著當時你的豪言壯志,我眼前浮現的就是一個紅色的你——激情洋溢地陪著我們排練。
也記得你借了我的運動服參加教師運動會,蹦著跳著,儼然是一個中學生。
初中三年的時間我們沒有懈怠過,因為我們不曾見到你懈怠過。激情的課堂從沒有將一位學生的拋下,累了的時候,你給我們講你的大學生活,你給我們講你
你在我們面前大笑過,你在我們面前流淚過,你在我們面前拍著桌子批評過,你在我們面前奔跑著加油過……就是沒在我們面前精神不振過。畢業后,你說我們是你在德清的第一屆學生,是最讓你生氣的一屆學生,是在帶孩子最辛苦最不容易時帶的一屆學生。
你喜歡紅色。
因為你如紅色般具有激情。
哪怕在你最辛苦、最困難的時候,從沒有精神不振過。
你的紅色是有感染力的,六、七年后七位同學走上了教師崗位。
“同學們,……三年后,……至少要當個小組長。”
沒有記住朱柏平校長過多的話,不過有三句話我記憶猶新。
當時朱校長上政治課,課前有三分鐘講演,我講了關于包機送大學生上學引發爭論的新聞。朱校長當時表揚說:“體現了哲學思想,表現了事物辨證的兩面性。”
第二句“當老師有什么不好,怎么不去報名呢?”雖然我沒有報名去師范學院,最終我還是走上了教師的崗位。
第三句“同學們,不管畢業后你們干什么,經過自己的努力,三年后,爭取得到別人的承認,至少要當個小組長。”
記住朱校長的第一句話,是因為他給了我信心。
朱校長的第二句話,實際上將我領進了神圣的殿堂——學校。當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徘徊的時候,“當老師有什么不好”一句堅定了我走上教師崗位的決心。
在我教書的第四個學年,我想起了朱校長的第二句話,為什么三年過了我還連個小組長都還沒有當上呢,這不就是說我還沒有得到學校的領導的肯定嗎。當時彷徨的我,總覺得自己在工作已經盡心盡職了。一段時間后,我意識到三年已經過去了,我不是迎來了新的三年了嗎?在緊接著的三年中,我一定要好好努力。
工作第四年的第二學期,學校任命我為初三年級組的組長。當時我就想,朱校長,我終于得到了承認,我為自己得到別人的肯定而感到高興。回過頭來,想一想,如果沒好好地理解朱校長的話,說不定我已經放棄了。現在我已經走上了中層領導的崗位,都是朱柏平校長的話在時時的鼓勵我奮進。
我們在教學中的時候要時刻注意,教書,教書,更重要的還是育人。我們的一言一行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作為教師無論什么時候都要鼓勵學生積極奮進。
我要將同樣的話告訴我的學生,讓他們有一天想我說過的話時,同樣感到有一股動力在支持著他們。其實,教書育人的真諦在于給予你的學生以奮進的信心,指引你的學生前行的方向。在他們迷惘時,突然想到你的一句發自內心的話而豁然開朗,勇于面對現實,勇于突破現實,勇于改變現實,為自己爭取一片新的天空。
老三中前廊檐下的路有點坑洼不平,伴著覺海詩的鐘聲我走了六年。
“老師平凡,平凡得要忍受很多委屈。”
一所鄉中,高林中學。
在實習的時候,我就住在了高林中學的宿舍里。
對面的樓下住著
這是一個經歷頗豐的老頭,多事之秋,在建設兵團吃過一翻苦。看盡人事的中沒有多少舒坦的時候。
他懂得平凡,他最愛的書是《似水年華》,而他的妻子幾乎不識字。
他懂得平凡,回城時沒能回到條件優越的上海,而他在德清的鄉中安心教書育人。
他懂得平凡,50多歲的人卻喜歡和我們這些小青年一起開玩笑,對跟著他實習的“小徒弟”關愛有加。
他懂得平凡,經歷人生世故林林種種,看穿人事百態,卻不屑阿諛非奉承,請客送禮。
白天,活潑的課堂,因材施教。教育莘莘學子,桃李滿天下。
晚上,書房的窗上是一個老頭的剪影。臺燈久久不熄。
那天,家里的八仙桌上,為我們幾個實
“當老師,要忍得住清苦。”喝一口茶,“當老師,還要忍得住委屈。”
“有時家長不理解,要對你發脾氣,將教育孩子的責任全推給你,忘記了自己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有時學校領導要批評你,可有些事情并不是你的錯;有時你的同事不理解你對你產生誤會,這些時候你都要學會忍耐,學會忍受委屈。等到一定的時候,回過頭去想想會明白生活本來就不是為你而設計的。你只是平凡的一個小老師,所以你要學會忍耐。”
八仙桌的油漆早以斑斑駁駁了,油漬滲入的地方有點發黑。
“還想當老師嗎?老師平凡,平凡得要忍受很多委屈。”
……
實習結束,
沒有這次海爾杯的正文比賽,也許不會如此清晰地去面對這些給我深刻影響的老師,也許走到今天我還不知道應該去感謝誰,而此時,當我在記憶中搜尋根源時,我終于發現真正的教育來自不經意的生活中,而教師的為人師表,身正為范,對學生來說是多么重要。
教書育人,重在育人;教書育人,重在為人。
為好教師自己的“人”,育好新世紀接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