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種傾聽
教育離不開交流,交流離不開傾聽。在與孩子的交流中,習慣于自己肆意地言說和要求孩子虔誠地傾聽,只有命令與服從,只有授予與接受,只有安排與執行,只有言說者對傾聽者的高壓,而沒有理解,沒有寬容,沒有平等,沒有自由。在這種教育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便永遠也無法獲得言說者的主動。
于是,創新與銳氣便在教師的驚詫中遠離了孩子,木訥的不僅是他們的言語,甚至會慢慢侵蝕他們的思想與靈魂。
美國知名主持人林克萊特曾訪問一名小朋友,問他說:“你長大后想要當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我要當飛機駕駛員!
林克萊特接著問:“如果有一天,你的飛機到了太平洋上空,所有的引擎都熄火了,你會怎么辦?”
小朋友想了想說:“我會先告訴坐在飛機上的人綁好安全帶,然后我掛上降落傘先跳下去。”
林克萊特注視著這孩子,想看他是不是個自作聰明的家伙,于是他耐心地等待,聽孩子把話講完。沒想到,孩子兩行熱淚奪眶而出。
林克萊特問:“為什么要這么做?”小朋友的回答透露出一個孩子真摯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還要回來的!我還要回來!”一顆純真善良的童心在言說中得到了釋放,在傾聽中得到了呵護。
仔細想想,教育有時簡單得只需要一次充滿善意、理解與信任的靜靜的傾聽。
(摘選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