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敘文創作中的幾點技巧
濟陽縣實驗中學 周玉華
1、塑造典型的事件。“生活無處不飛花”,在生活中發生的事較為繁雜,,學生平時要注意積累,特別是這些“飛花”。這就需要有一雙慧眼,即所謂慧眼識素材,只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根據自己的需要塑造出典型來。比如我曾創作過一篇《幸福的日記》(獲獎未發表):在一個僻遠的農村,有這樣一家人,丈夫、妻子、孩子。`丈夫與妻子非常能干,但由于各種客觀原因,他們的生活依然非常窮困,在一個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冬夜,他們沒有煤來取暖,加之,男方人出了點事(被派出拘留了),母子倆沒有食物來充饑,在這種情況下,女人覺得無法忍受,要帶著她的孩子改嫁他鄉,孩子拿出自己的日記,借著微光讀給他媽媽聽。日記中記載了這個家庭曾有的歡笑。就是這日記,使她堅強的留了下來,一個家庭沒破碎,十年過后,兒子上了大學,夫妻倆辦了一家木器加工廠,日子過的殷實富足,女人的臉上也泛著幸福的紅潤。這個事件就是我創作的一個典型,在這篇文章里,我想說的問題較多:希望不要人為的造成家庭破碎,那樣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痛苦;希望像這樣的貧困家庭要努力奮斗,盡快擺脫貧窮;還有層意思,就是希望我們的孩子(當然包括我們的學生)要愛親人、愛家庭、愛團圓。在寫這篇文章的時侯,我的心情是十分沉重的:現實生活中的這個家庭早已瓦解,先是女人改嫁,孩子隨去,男主人去探視孩子,卻得不到一聲親切的稱呼,不幾年,又染上重病,在一個冬夜悲慘的死去,在他死后,沒有任何的儀式,也沒有人來吊唁,只有一個遠房的侄子,草草地葬了他(目的是為了占有他的院子)所以在題記中我寫道:但愿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這是我的希望。
2、尊重典型人物。記敘文就是寫人與敘事。塑造典型人物就是要提示人們去關注某一類人。在我身邊曾有這樣的例子:我的一程姓兄弟即將高考,作為家庭支柱的父親突發腦血柱,全身癱瘓,他想輟學,是老師又把他從田地里拉到教室里。無獨有偶,在我的班里,有一位姚姓學生,其母與其父因一點小事鬧別扭而尋了短見,基于我們怎樣關注這類人,于是我塑造了方小乙這個人物:方小乙是一位各方面都非常優秀的學生,但近來狀況表現不好,上課時精力不集中,常常發呆,并且有一次測驗成績很差,所以惹的老師在課堂上大發脾氣,狠狠地批評了他一頓。課下,方小乙主動找老師談話,吞吞吐吐說了原委,老師驚駭。這篇文章我換了好幾個題目,并從多個角度去點題,就是提醒周圍的人去關注這樣的同學。我將這個故事形成文字后張貼在教室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老師(各科老師)去關注他,同學們去關注他(當然這個關注不等于幫助,因為有時幫助就是多余的,也是有害的)。以致“方小乙”這個名字就成了我們身邊需關注的有家庭變故同學的代名詞,久久不去。
1、未見其形先聞其聲式:這是借鑒了《紅樓夢》中王熙鳳出場的技法。中學階段的學生,往往開篇比較繁瑣,哇哇說了一大堆還沒入題,“開門見山”會說的不少,但會用的不多。開篇就應直接進入故事情節,我在給學生講述的時候舉過一個例子:鬼子要進村,我們不要問為什么,也不管其它,首先讓他先進來再說—“咚咚咚”鬼子進村了。便如上文提到的方小乙的故事,我是這樣開篇的:
“兒子!兒子!媽媽回來了!”
2、呈幕式。所謂呈幕式就是將故事發生環境或人物出場的環境一下子展現在讀者面前。比如,上文提到的《幸福日記》我是這樣開篇的:
凄厲的北風,狼一般嚎叫,一座三間土屋,油燈照亮不太大的一塊地方,只有一個女人和她的孩子靠著炕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