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文章的生命
假花盡管美艷,但缺少生命的活力;假話盡管動聽,但缺乏生活的激情,虛假的作文面目可憎!長久以來,假大空的現象一直充斥著中學生的作文,很少聽到他們發自內心的聲音!學生的寫作水平徘徊不前,學生的寫作熱情有減無增,還學生以真誠,還作文以真實,是每一位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因為真實是文章的生命!(一)材料的大致真實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學生們經常抱怨找不到寫作的好素材,其實他們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大千世界,蕓蕓眾生,生活處處,精彩常在!體驗生活,品味人生,留住美麗,用心為文,作文的世界必會無比廣闊,煥然一新!一沙一世界,一鳥一天堂。學生的生活圈子里也有動人的傳奇,根本不必舍近求遠、存偽去真!
誠然,來自生活的材料可能不會很典型,可經過你的技術處理,也能化腐朽為神奇!中央電視臺的“實話實說”夠真實的了吧,可它同樣要經過剪輯加工。作文更是如此,它并非生活的簡單實錄,它完
全可以進行加工處理,使來自生活的素材更典型,更有說服力。《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對7——9年級的寫作要求中第三條就是: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不錯,生活還是多彩多姿的,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相信你的作文必會“材源滾滾”,才思如泉涌!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心靈去體會,相信你的作文也會有別樣的傳奇!
(二)情感的絕對真實
作文絕不是無病的呻吟,東施的效顰。好的文章必然真情四溢,充滿愛的溫馨。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道出了壯志難酬者的孤獨寂寞,令人黯然神傷;李賀的《南園》發出了懷才不遇者的義憤填膺,令人憤慨難當;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抒寫了千古羈旅之思,令人蕩氣回腸;朱自清的《背影》道出了千古父子情深,令人熱淚盈眶;聞一多的《最后一次講演》橫眉怒對國民黨的手槍,令人慷慨激昂。 這些作品無一不是作者真情的自然流露,無一不浸透著作者的喜怒哀樂,無一不是他們心血的結晶!
可事實上,我們許多同學在寫文章的時候,缺少真情實感,缺乏激情的投入,很難想象,一篇連自己也感動不了的文章能打動別人。感情真摯的作文,必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真情投入,心靈交匯,必能造就文章的精品!投入地寫一次,你也會有神來之筆!
(三)語言的相對真實
語言是情感的外衣,情動于衷故發之于外;語言是情感的載體,承載著表情達意的重大使命。作文的語言應忠實于生活,盡量生活化,盡量與文中的語境想吻合,使人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但與此同時,它又不僅僅是生活語言的簡單實錄,也需經過技術處理,使之更典型。第一,詞語需經過錘煉。“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要為作者的思想找到一個最好的代言人,選擇最為恰當的詞語;選擇正確的詞語,你的文章會恰到好處;選擇高雅的詞語,你的文章會超凡脫俗;選擇經典的詞語,你的文章會光彩照人。第二,語言可經過包裝。為了給作者的思想找到一個更好的歸宿,根據需要,我們可采取“拿來主義”,化用詩句,仿擬名言,匠心獨具,妙筆生花!豐田汽車的廣告語言就是一則很成功的仿擬:“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
其實,《全日制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寫作的總目標中就已明確提出: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我以為,自己的才是真實的,真實的才是最美的!真實是文章的生命,真實是文章永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