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公開課
公開課與平常課畢竟不同,這倒不是因為公開課為了造假,故意不同于平常課。我以為,公開課應該不同于平常課。先打個生活上的比方,平日在家吃的叫家常便飯,來客時總得多做幾個好菜,當然平時沒有客人的時候,我們在家里也不是不可以改善一下生活,打打牙祭,但這與來客人做上幾個好菜并不矛盾,就像我們的平常課有幾堂做過特別的準備,上得特別精彩一樣。又比方像一個單位,上級沒有來檢查衛生時,常進行的是“小掃除”,當上級來人檢查時是“大掃除”一樣,又像某城市舉辦公路自行車邀請賽,公路上應比平常更加干凈一些是一樣的道理。
生活和工作一樣,總有平常狀態和特殊狀態。它們各自都有著存在的方式和存在的價值,不可替代。
其次,公開課的形式決定于它的特殊性,公開課是一堂課為一個整體,必須將一個教學主題濃縮在一堂課上,形成一個相對獨立的、完整的結構。而一堂平常課則不然,它可以是一堂課為一個整體,也可以是幾堂課為一個整體,共同完成一個教學主題。再次,現在我們通常把公開課稱為研究課,或者說希望把公開課稱為研究課,是為了讓公開課的功能有一個明確的轉向,從表演型向研究型轉移,從重形式多樣到重內容實在轉移,從外部精彩紛呈到引起人們更深層次的思索轉移,因而公開課就不一定都要等同于平常課了,公開課要做一些嘗試、探索,走一些別人和自己都沒有走過的路,而平常課就不一定都有這個要求,當然這里不排斥平常課也可以做些探索。
因此,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公開課都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平常課。如果說它與平常課有某些相同之處的話,那就是一是都要以一顆平常心去對待,二是要像平常課一樣的真實。只有真實的東西才有價值,才值得去研究、去探討。
(作者單位: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