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示弱
不妨示弱王曉娜 (文綜組) 當了十幾年的學生,習慣于以仰視的姿態聆聽教誨,那一天一步跨上臺階,雙手撐住講臺,真正領悟了“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精彩,自我感覺十二分的好。可是,美好的時光總是稍縱即逝的,最初的那份豪氣,在枯燥乏味的重復、大大小小的考試面前,幾乎消失殆盡。馬上又要上課了,我卻還在忐忑地問自己:“怎么辦,這么枯燥的內容,怎么上課啊?”學生沒有興趣學,這倒還可以理解,老師也沒有興趣教了,這可如何是好?硬著頭皮走上講臺,長嘆了一口氣,一臉的無奈。學生們莫名詫異,剛才還異常活躍的教室,頓時安靜了下來,稚嫩的雙眸中似乎傳遞著同樣的疑惑:老師為何嘆息?我滿懷不安地說:“同學們,老師當眾批評了一個同學,但事實上,這個同學并沒有犯錯,假如你是這個同學,你會怎么做?”此言一出,猶如在油鍋中撒下了一把鹽,整個教室頓時亂哄哄的,一片嘈雜。那一張張青春的臉上,洋溢著無法掩飾的得意和興奮。此情此景,讓我竊喜。我羞愧地站在一邊,一如等候審判的嫌疑犯。 “如果那樣的話,我就悄悄地寫一封信,告到校長那里去!” 一位平時很靦腆的男生站了起來說。我大驚,顫聲道:“你……你真得這么狠!”學生聽到他的回答就已哄然大笑,再看我可憐兮兮的樣子,就更加樂不可支。這位男生在大家的笑聲中,洋洋自得地坐了下來。 “我可不能被冤枉,我會當場跟你說清楚‘我沒錯’。” 一位女同學站起來說。一位頗為粗獷的男生說:“誰讓你是老師呢,反正又不會少一塊肉,我就忍著吧!”學生看看他的樣子,再想想他軟弱的話語,不禁又是一陣大笑。“我會在下課以后向老師說明情況,如果上課說的話會影響其他同學上課。”放眼望去,只見一個乖巧的女孩子亭亭而立,再看其他同學,紛紛點頭稱是,還有幾個調皮的學生又在搞氣氛:“哇,好偉大啊!”我和同學們都會心一笑。我欣喜地說:“的確很偉大,因為這種做法反映出了她的價值觀取向,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集體主義的價值觀。不過,我想我們大多數同學都會這么做的。剛才幾位同學的出人意表之說,其實他們只是為了博取大家一笑,自我犧牲了一下而已。”學生一聽,又樂了:嘿,我的境界還挺高的,看看書上是怎么表揚我的吧。在其樂融融中,我們開始了新課的學習。為了防止學生剛上課時的熱情被枯燥乏味的內容銷蝕掉,我又適時地設置了兩個情境,使自己處于被幫助者的地位,請學生幫我找出解決的方案,并讓他們結合課本內容篩選出最優的方案。結果,學生的熱情度空前高漲,幫老師解決問題,他們心中充滿了興奮感和成就感,紛紛出謀獻。另一些同學也別出心裁妙語連珠,整個課堂顯得既活潑又有序,本來是一堂非常枯燥的課卻給我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 其實,教學和生活一樣,我們無須時時以強者的姿態出現,適當的示弱會讓人豁然開朗。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為了某件事而耿耿于懷,感覺生活于我們如同一副重擔。其實當我們轉換一下心態就會發現,退一步海闊天空。若我們懷著弱者的心態來生活,那么,就不會對任何事都過分執著。示弱,是一種心態,也是一種境界,它會賦予我們平和的生活態度,也會讓我們更多地發現生活的美好。哲人說過,放棄也是一種美;我說,示弱,何嘗不是一種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