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課教學過程的三個重要環節
3.比較法
比較法就是把跨框題的相近知識或概念放在一塊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區別和聯系,使學生能把所學的知識聯結起來進行思考,做到融匯貫通。如單元小結“從商品談起”一課時,把價值、交換價值、價格幾個概念排列在一起,讓學生進行比較,然后把它們之間的聯系和區別疏理成條目。這樣學生學了以后就能把所學的知識條理化、系統化、正確把握知識間的有機的、內在的聯系。
4.歸納法
歸納法就是在單元、章節復習時,把內容相近或相同類型的知識歸納成板塊,理清章節知識的線索。如,講授“聯系地、發展地看問題”一課小結時,就把事物的聯系觀、發展觀;事物發展的內因、外因;事物的發展狀態、途徑,三個分支塊歸納成一個大的知識板塊。即,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聯系、發展的;內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事物變化發展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事物的變化發展要經過量變達到質變。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狀態;事物發展的趨勢是前進的,道路是曲折的,因此,必須堅持唯物辯證法,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觀察和分析問題。這樣,學生就能從整體上把握這一課所學的知識。
三、課后抓好四練
練習是學生的知識與能力之間的橋梁,知識在練習中鞏固、提高,能力在練習中形成、體現。因此,抓好課后練習是搞好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必須注重抓好。
1.口頭練習
口頭練習一般是在課前或課后進行。課前主要是起承上啟下,復習舊課,引出新課的作用。課后主要是講完新課后提出問題,學生解答,讓學生熟悉、消化一堂課的知識,達到活躍課堂,培養學生表達能力之目的。
2.單課練習
單課練習,就是以一堂課或一個框題為單元的基礎訓練,著重放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及運用上,使課本中的“雙基”(基礎知識,基本原理)得到訓練和落實。
3.單元練習
單元練習,就是把一個單元的知識組合在一起的中檔練習。這種訓練有利于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綜合能力。使學生能夠把單元之間的知識系統地有機地聯系起來。得到鞏固。
4.綜合練習
綜合練習就是難度比較大的錯綜復雜的練習,主要是通過運用原理來分析當前國際和國內重要的政治、經濟現象及學生思想實際中的事例,考察學生對基本知識掌握程度。題目來自書外,答案在課本之中,用書本中的原理分析現實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貫徹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
總之,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三個環節是密切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有機統一,備課堅持四要是前提,講課用好四法是關鍵,課后抓好四練是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