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課程條件下的教師教育教學能力要求
這些資源需要我們教師去組織、去開發、去利用,例如,本校擁有的各類教學設施和實踐基地;本市的圖書館、博物館、展覽館、科技館、工廠、農村、部隊、科研院所等。又如,每一學期,揭陽學院附屬中學共青團都會組織共青團員開展義賣活動賣(在報社支持下,義賣《羊城晚報》、《揭陽日報》等。)所得資金除部分捐贈給老人院外,其余全部用于幫助本校的貧困學生。類似的活動,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有利于提高思想覺悟和道德品質,有利于知識的增長和能力的培養。再如,讓學生了解無形市場的存在,我們可以利用多媒體連接網絡點擊易趣網、淘金網、阿里爸爸等商品交易網站,使學生明白無形市場是怎樣存在的,商品交易是如何進行的。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的前提是占有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通過多媒體的展示,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教材的知識。教師應當學會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教師應該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