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經驗分享心得優選(通用3篇)
合作經驗分享心得優選 篇1
天我們教師在劉老師的帶領下共同學習了有關團隊合作方面的一些的知識.我深深的體會到如何更好的做到人與人之間溝通交流和相互協作。
劉老師帶領我們做了一些關于團隊協作的小游戲,通過這些簡單有趣的小游戲,我深刻體會到大家在一起就是一個大家庭, 一個團隊.我認為所謂團隊精神,就是團隊成員共同認可的一種集體意識,是顯現團隊所有成員的工作心理狀態和士氣,是團隊成員共同價值觀和理想信念的體現,是凝聚團隊,推動團隊發展的精神力量。
完成活動后,劉老師和我們坐在一起,一同分享了對團隊合作的心得和感悟,期間,大家都闡述了自己的觀點:所謂團隊精神,簡單來說就是大局意識、協作精神和服務精神的集中體現。團隊精神的基礎是尊重個人的興趣和成就。核心是協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體成員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個體利益和整體利益的統一,并進而保證組織的高效率運轉。揮灑個性、表現特長保證了成員共同完成任務目標,而明確的協作意愿和協作方式則產生了真正的內心動力。團隊精神是組織文化的一部分。
團隊精神能推動團隊運作和發展。在團隊精神的作用下,團隊成員產生了互相關心、互相幫助的交互行為,顯示出關心團隊的主人翁責任感,并努力自覺地維護團隊的集體榮譽,自覺地以團隊的整體聲譽為重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從而使團隊精神成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動力。
團隊精神培養團隊成員之間的親和力。一個具有團隊精神的團隊,能使每個團隊成員顯示高漲的士氣,有利于激發員工作的主動性,由此而形成的集體意識,共同的價值觀,高漲的士氣、團結友愛,團隊成員才會自愿地將自己的聰明才智貢獻給團隊,同時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總之,團隊精神有利于提高組織整體效能,通過發揚團隊精神,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
合作經驗分享心得優選 篇2
作為一個倉管員,說技術性不高,這也不見得,因為一名稱職的倉管員要非常的細心,如果一不小心商品貨物有什么閃失影響很大。每天上班,當很多同事都下班回家了,自己手上的工作還沒有做完時,心情非常沉重。但回想一下,平時營業員都在前線拼命,站立一整天時,自己卻坐在倉庫里,面對電腦,相對之下,心里平衡多了。
作為一名女性的倉管員,可能體力上會比男性差一些,但細心方面會好一些。平時體力方面就靠男同事的幫忙。在大節日中,每天都要收很多的貨,收拾到很晚才能回去休息,而第二天又要很早回來上班,這樣會導致睡眠不足,所以每逢大節日時,我回到家馬上就先洗澡,稍坐一下,調節一下心情就睡覺,這樣上班就不會太累了。
倉庫里的貨物很多,特別是機器都很貴重,為了確保貨物萬無一失。機器、配件、禮品都要明確分開放好,而且條理必須清楚,這樣就不會出現混亂;在自己休息前,交接班要交待清楚,有重要事情第一時間聯系,減少發生錯誤的機會。
在新的一年里,倉管的目標始終都是一樣的,保證商品安全,第一時間為營業第一線提供商品的庫存量,這就是一名稱職后勤的職責。
倉庫模塊主要功能:
采購收貨、入庫、退貨
外協收貨、入庫、退貨、發料
生產發料、退料、換料補料、入庫
雜類進出物品
目前我們只有一個倉帳員,我們進出和生產量大,業務繁忙,工作量大,一個人應付不了。
現有3種方案:
1、增加一個倉帳員,2個人具體怎么分工呢?
2、撤消倉帳員,將業務分散到各倉管員,但倉管員又管物又管ERP帳目,還有手工的進出帳,怕應付不了。
3、人員不變,倉帳員不做任何和生產業務有關的業務,就是所有的生產發料、退料、換料補料、入庫都分散到各倉管員,但這樣做好象一
盤帳2人做了,怕出現問題。
大家認為怎么辦才好啊?
我認為撤消倉帳員,分散給各倉庫自己做.這樣非常好.如果搞個專門的倉帳員,會導致:
1\倉庫員會認為自己就是搬運工,沒激情,
給他們電腦摸摸,他們會很興奮,啊,我會電腦了.牛B了.
2\實物與帳本分開,容易發生職責不清,比如盤點不準,到底是倉庫員弄錯還是倉帳員弄錯,搞不清楚了,另外帳與實物可能也不同步.
3\各倉庫人員增加了工作量,但同時可以給工作量大的配個未成年的小工,價錢很便宜的.
倉管員的工作量最大,犯錯的幾率也最大,你把電腦給他玩,不是給他增加工作量嗎?至于說隨意調帳,聽起來是多么的可笑,財務監管去哪里了,單據需要打印、多方簽字確認,并作為憑證留底備查的,一旦出現帳實不符,多半是倉管員的責任。如果你把這問題分析成這樣,那就要恭喜你的老板了,有眼無珠!
都省省唄,有那功夫多賺點錢好不?!
倉庫保管的基本職責之一就是帳卡物相符,信息和實物的統一是基本條件啊。
如果沒有系統的時候,也是保管員自己做賬啊,總不成配個記賬員吧
倉庫作業把握一個原則:見單收、見單發!
其中庫存單據一般都一式三份的:申請部門一份,倉庫一份,財務一份
單據都需要有相關作業人員和主管簽字確認的,不是胡亂來的
至于誰做庫存帳務,這個沒什么特殊規定,只要別做漏了和做重了就行了
明確幾下崗位:
材料會計:負責企業的存貨帳,通常編制在財務部門
庫管:庫房管理者,對實物收發負責,對垛卡(數量帳/臺帳)負責,
搬運工:揀貨理貨上架
常見模式:
1、材料會計下放至倉庫中工作,辦公桌在倉庫
2、材料會計和庫管分別管理存貨成本帳和數量帳,要對帳。
3、也有庫管+材料會計合一的
盤點分為循環盤點和期末盤點
基本上庫管自行組織循環盤點,在他的數量帳上標明盤盈盤虧數量
比如,A類物料每年盤點12次,B類物料每年盤點6次,C類物料每年盤點1次
還有些要求“逢動必碰”,每次收發后都要點一下結存數
期末盤點是財務組織的盤點,盤點結果一定要做財務處理(盤虧盤盈處理)。
上了ERP系統后,應該不存在“誰管帳”的問題。
只要分清楚誰創建單據,誰審核單據,帳就自動生成了。再控制住對帳的查詢權限就好了。
至于調帳,哪一定是財務部門的權力,這個不需要討論。
其實誰做帳、誰管帳都不是硬性規定的,只不過是討論下哪種方案是更好的,更適合操作和監督的。
我認為,如果要達到一個普通倉管的標準很簡單,記住以下幾點:
1.入庫物料的數量對照進貨單點清楚;
2.出庫物料的數量對照出庫單點清楚;
3.每一筆出入庫的帳目在帳本或系統上面輸入準確;
4.管理好你的在庫物料,尤其做好物料的先入先出;
5.定期對在庫物料進行盤點(也就是料帳核對),一般工廠是每月月末會要求當月的盤點報表!如果對你所管理的物料沒什么信心,不妨有時間多確認一下!
6.最倉管人員的基本素質要求是:頭腦清晰,數據觀念強,工作認真仔細,不要怕麻煩,因為對有些數據你不是很有把握時,你必須重復再重復的確認!
合作經驗分享心得優選 篇3
我注會是考了3年,20xx年開始考,20xx年過了稅法經濟法,20xx年過了審計和會計,20xx年過了戰略和財管。從我自己角度看,考試難度相對容易的三門是經濟法稅法和戰略,會計和審計財管難度是比較大的。我通過考試成績最低分是審計60,其他都在65以上,最高分應該是稅法77還是79分。
我年紀比較大了,今年31,我感覺啊,考注會還是應該年輕一點考的比較好,22,23歲的 我和28,29歲的我記憶力、體力明顯是不一樣的,年齡越大考試越吃力。在這一點上,我想還在猶豫的弟弟妹妹們應該早點下定決心,要考注會真的要趁早!所以網上說一年過5,6門的我認為只可能是20幾歲的人,如果他們的分數都在60,70左右那真實性還是有的,如果是一年過好幾門的分數還是80,90的,我認為幾乎是不可能的,注會確實比能想到的難。所以考注會還是要腳踏實地,自己最好做個計劃,不要因為網上誰誰一年過4,5門自己也激進的一年考5,6門,報名的太多,也許是會全軍覆沒的,還不如少報點,穩穩的過,考注會是個長期過程。
在考試上,審計和會計最好是一起報考,一起復習,因為審計和會計聯系確實比較大,審計綜合題關于認定方面的內容是和會計緊密相關的,這個是每年必考的吧。會計在復習上,重點的章節一定要弄懂,會計方面,重點也是難點,長投 合并報表這些每年占的分數都是比較重的,一定要清楚這點,還要多做相關習題;審計復習記憶的比較多,我審計只考一次60分過,所以我自己感覺比較糊涂,我自己是把抽樣審計 存貨盤點 獨立性的影響 和認定這幾個內容復習的比較好,其他基礎的內容我復習的并不怎么好,所以我審計的建議合適多在理解的基礎上背一些東西,然后和會計相關的那個認定大題要多做一點練習;稅法,這個應該是難度比較低,但是要記的內容很多,所以這個科目我建議把課本例題多看,考試難度一般不會超出課本例題難度,而且題目會比較直接,主觀題小問題很多,有些問題相互關聯有些并不關聯,所以做題上把自己把握的小題都拿到分,一般最后一問是前面幾問的加減匯總,這一問是可以不做的,除非你前面幾問都答對了做這一問才有意義;經濟法,多看書多背,背誦要在理解基礎上背,不理解的話什么都背不下來;戰略,感覺太高大上了,我考了2次才過的,戰略的內容是比較拗口難理解的,這個不像經濟法,經濟法是比較好理解的,所以戰略還是多看書,論壇上那個星星點點的內容我認為是全部都要背的,背不完真的不好過,然后戰略主觀題如果真的不會做,那一定要好好審題,把題目給的相關內容總結一下當答案寫下來,這個應該也是會給一點分的,不寫真的一分都沒有的;財管,財管我真的蠻恐懼的,我考了兩年,今年過了,但是我財管每年都是復習的最好的科目,每次考之前我都覺得財管必過,每次考出來人都蔫了,財管考試對大部分人時間基本是不夠的,計算量很大,并且第一問的計算一般也都影響到第二問第三問的計算(除了優缺點這問不會影響到)基本上計算類前后都是關聯的,而且題目不會像稅法那么直白,每年都有變形,我第一年遇到的計算題要計算經濟批量,需要知道儲存變動成本,這個成本需要自己根據題目計算出來,并不是直接給,我直接不會了,今年遇到一個計算年固定成本,這題真的是送分題,但是我還是做錯了,年固定成本需要自己計算,臨時工給的是月工資,但是我并未換算成年工資,直接把月工資當年工資用,固定成本就這樣算錯了,后面的問題和固定成本相關,這套題是徹底完蛋,然后因為考試系統的原因,我今年綜合題也沒有做,萬幸還是過了,所以考財管的經驗我覺得還是要注意時間分配,注重細節,不要因小失大。
總的來說,注會考試真的很難,我人生中只有這個考試耗費了我大量心血。這個考試讓我明白你復習的再好也不一定會過,你覺得考得超好也就70來分。但是也請不要太過于恐懼,我們考注會是要考60分,從100分拿到60分就是允許你出錯的,所以還是要重基礎,在客觀題上少錯,主觀題上會做的不要出錯,那么不會做的難做的也不會影響你拿60分。最后希望每個考注會的都能堅持下來,總會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