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帶拼音
dào xián jiān biàn luàn qǐ shǐ yīnɡ fǎ rǎo dōu bǐ
道 咸 間,變 亂 起。始 英 法,擾 都 鄙。
【譯文】清朝道光、咸豐年間,發生了變亂,英軍挑起鴉片戰爭。英、法兩國分別以亞羅號事件和法國神父被殺為由組成聯軍,直攻北京。 啟示: 自鴉片戰爭以后,各帝國主義國家相繼侵略中國。強迫清朝政府簽定了一個又一個不平等條約,使中國從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步成為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
tónɡ ɡuānɡ hòu xuān tǒnɡ ruò chuán jiǔ dì mǎn qīnɡ mò
同 光 后,宣 統 弱。傳 九 帝,滿 清 歿。
【譯文】同治、光緒皇帝以后,清朝的國勢已經破敗不堪,當傳到第九代宣統皇帝時,就被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啟示: 清朝政府到了光緒年間,皇帝只是個空架子,而實權是操縱在慈禧太后手中,這個人稱 “老佛爺”的女人,十分專橫,在她手中,中國的威名被完全丟盡了。
ɡé mìnɡ xìnɡ fèi dì zhì lì xiǎn fǎ jiàn mín ɡuó
革 命 興,廢 帝 制。立 憲 法,建 民 國。
【譯文】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統治,廢除帝制、建立了憲法,成立了中華民國政府,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 啟示: 中國發展了五千年,經過了各個朝代的治亂興衰,第一位由人民選出的總統誕生了。
ɡǔ jīn shǐ quán zài zī zǎi zhì luàn zhī xīnɡ shuāi
古 今 史,全 在 茲。載 治 亂,知 興 衰。
【譯文】以上所敘述的是從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國的古今歷史,我們通過對歷史的學習,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亂興衰,領悟到許多有益的東西。 啟示: “讀史使人明智”。如果把我們中華民族的歷史當成一個大家庭的家譜,那么當我們回顧前人的經驗時,可以從中吸取許多有用的東西。
Shǐ suī fán dú yǒu cì shǐ jì yī hàn shū èr
史 雖 繁,讀 有 次。史 記 一,漢 書 二。
【譯文】中國和歷史書雖然紛繁、復雜,但在讀的時候應該有次序:先讀《史記》,然后讀《漢書》。 啟示: 《史記》是我國漢代大思想家司遷所寫,從傳說中的黃帝一直到漢武帝時代共幾千年的歷史。《漢書》是東漢時期思想家班固所著,它記載的只是西漢這一時代的歷史,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斷代史”。
hòu hàn sān ɡuó zhì sì jiān zhènɡ jīnɡ cān tōnɡ jiàn
后 漢 三,國 志 四。兼 證 經,參 通 鑒。
【譯文】第三讀《后漢書》,第四讀《三國志》,讀的同時,還要參照經書,參考《資治通鑒》,這樣我們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歷史的治亂興衰了。 啟示: 《后漢書》講述東漢時期的歷史;《三國志》寫的是東漢滅亡后,魏、蜀、吳三國形成鼎立局面,直到被晉統一;《資治通鑒》敘述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歷史,有以史為鑒戒的的思想,所以叫《資治通鑒》。
dú shǐ zhě kǎo shí lù tōnɡ ɡǔ jīn ruò qīn mù
讀 史 者,考 實 錄。通 古 今,若 親 目。
【譯文】讀歷史的人應該更進一步地去翻閱歷史資料,了解古往今來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親眼所見一樣。 啟示: 中國的歷史十分悠久,前面提到的不過是一個簡單輪廓,要想真正掌握必須翻閱各朝各代的歷史資料,深入進行了解和研究。歷史是面鏡子,我們可以從這面鏡子中吸取許多寶貴的歷史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