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帶拼音
為 人 子,方 少 時。親 師 友,習 禮 儀。
【譯文】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老師和朋友,從他們那里學到許多為人處事的禮節和知識。 啟示: 學會親近好的老師、好的朋友,并從他們身上學到許多有益的經驗和知識。取長補短,才能不斷地豐富自己的頭腦。
xiāng jiǔ ling néng wēn xí xiào yú qīn suǒ dāng zhí
香 九 齡,能 溫 席。孝 于 親,所 當 執。
【譯文】東漢人黃香,九歲時就知道孝敬父親,替父親暖被窩。每個孝順父母都應該實行和效仿 啟示: 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孝敬父母,這是做人的準則。要知道父母的甘苦,才能孝順父母,并激勵自己刻苦學習。
róng sì suì néng rang lí dì yú zhǎng yí xiān zhī
融 四 歲,能 讓 梨。弟 于 長,宜 先 知。
【譯文】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這種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是每個人從小就應該知道的。 啟示: 從尊敬友愛兄長開始,培養自己的愛心。要以友善的態度對待他人,就不應該計較個人得失,才會受到別人的尊敬和歡迎,也才會感受到他的溫暖。
shǒu xiào dì cì jiàn wén zhī mǒu shù shí mǒu wén
首 孝 弟,次 見 聞。知 某 數,識 某 文。
【譯文】一個人首先要學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愛的道理,接下來是學習看到和聽到的知識。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術和高深的數學,以及認識文字,閱讀文學。 啟示: 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是做人的基礎;能文會算是做人的本錢。要做一個德才兼備的人,就必須這從兩點做起。
yī ér shí shí ér bǎi bǎi ér qiān qiān ér wàn
一 而 十,十 而 百。百 而 千,千 而 萬。
【譯文】我國采用十進位算術方法:一到十是基本的數字,然后十個十是一百,十個一百是一千,十個一千是一萬……一直變化下去。 啟示: 一到十看來很簡單,但變化起來卻無窮盡,算術這門學問越來越深奧了。幾乎各個科學門類都離不開數學,所以必須認真地從簡單的數目學起,為將來學習其他知識打好基礎。
sān cái zhě tiān dì rén sān guāng zhě rì yuè xīng
三 才 者,天 地 人。三 光 者,日 月 星。
【譯文】“三才”指的是天、地、人三個方面。“三光"就是太陽、月亮、星星。 啟示:人類只有認識世界才能改造世界。天空中的星辰以及雷、電、風、雨,大地的山川河流、花草樹木、魚蟲百獸,而人又是萬物之靈。只有不斷學習,才能運用掌握的知識去改造世界。
sān gāng zhě jūn chén yì fù zǐ qīn fū fù shùn
三 綱 者,君 臣 義。父 子 親,夫 婦 順。
【譯文】什么是“三綱”呢?三綱是人與人之間關系應該遵守的三個行為準則,就是君王與臣子的言行要合乎義理,父母子女之間相親相愛,夫妻之間和順相處。 啟示: 要使人與人之間有一個良好和諧的關系,每個人都要認清自己的地位,人人從我做起,才能天下安寧,人類永遠和平。
yuē chūn xià yuē qiū dōng cǐ sì shí yùn bù qióng
曰 春 夏,曰 秋 冬。此 四 時,運 不 窮。
【譯文】我們看一看四周環境,春、夏、秋、冬叫四季。這四時季節不斷變化,春去夏來,秋去冬來,如此循環往復,永不停止。 啟示: 春、夏、秋、冬是因為地球在繞著太陽運轉時,有時面向太陽、有時背向太陽、有時斜向太陽,因此有了溫度不一樣的四季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