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jīng)帶拼音
【譯文】三傳就是羊高所著的《公羊傳》,左丘明所著的《左傳》和谷梁赤所著的《谷梁傳》,它們都是解釋《春秋》的書。 啟示: 《春秋》是魯國的史書,內(nèi)容十分精采,但文字記事都非常簡潔。加之年代久遠。所以必須詳讀三傳,才能研讀明白。
jīnɡ jì mínɡ fānɡ dú zǐ cuō qí yào jì qí shì
經(jīng) 既 明,方 讀 子。撮 其 要,記 其 事。 啟示: 學(xué)習(xí)和掌握各門類的知識都要牢記一條原則,學(xué)習(xí)歷史更是如此,這就是提綱挈領(lǐng),掌握主要脈絡(luò)。對于重點歷史事件
【譯文】經(jīng)傳都讀熟了然后讀子書。子書繁雜,必須選擇比較重要的來讀,并且要記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 要記住它的起因和結(jié)局,才能很好地掌握這門學(xué)問。
wǔ zǐ zhě yǒu xún yánɡ wén zhōnɡ zǐ jí lǎo zhuānɡ
五 子 者,有 荀 揚。文 中 子,及 老 莊。
【譯文】五子是指荀子、揚子、文中子、老子和莊子。他們所寫的書,便稱為子書。 啟示: 五子當(dāng)中,我們比較熟悉的,恐怕只有老子和莊子,他們博學(xué)廣聞,象老子,就連孔子都曾向他請教過禮的問題。莊子則經(jīng)常用寓言的形式表達思想,是非常有趣的
jīnɡ zǐ tōnɡ dú zhū shǐ kǎo shì xì zhī zhōnɡ shǐ
經(jīng) 子 通,讀 諸 史。考 世 系,知 終 始。
【譯文】經(jīng)書和子書讀熟了以后,再讀史書、讀史時必須要考究各朝各代的世系,明白他們盛衰的原因,才能從歷史中記取教訓(xùn)。 啟示: 我國的春秋戰(zhàn)國時代,是各種哲學(xué)思想百家爭鳴的時代。像荀子的人性本惡說、揚子的自利說、老莊的順其自然說等等。這些思想都是我們寶貴的文化遺產(chǎn)。
zì xī nónɡ zhì huánɡ dì hào sān huánɡ jū shànɡ shì
自 羲 農(nóng),至 黃 帝。號 三 皇,居 上 世。
【譯文】自伏羲氏、神農(nóng)氏到黃帝,這三位上古時代的帝王都能勤政愛民、非常偉大,因此后人尊稱他們?yōu)椤叭省薄? 啟示: 歷史學(xué)家大體把歷史分為三個階段:即上古、中古、近代。中國歷史從商代以后才有了較可靠的記載,這以前的歷史是個神話和傳說的時代,即上古。
tánɡ yǒu yú hào èr dì xiānɡ yī xùn chēnɡ shènɡ shì
唐 有 虞,號 二 帝。相 揖 遜,稱 盛 世。
【譯文】黃帝之后,有唐堯和虞舜二位帝王,堯認(rèn)為自己的兒子不肖,而把帝位傳給了才德兼?zhèn)涞乃,在兩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稱頌。 啟示: 堯是位很賢德的帝王,他把帝位禪讓給有賢能的舜做繼承人。當(dāng)然舜也不負(fù)眾托。在他們所處的這段歷史時期,是中國上古歷史上的黃金時代。
xià yǒu yǔ shānɡ yǒu tānɡ zhōu wén wǔ chēnɡ sān wánɡ
夏 有 禹,商 有 湯。周 文 武,稱 三 王。
【譯文】夏朝的開國君主是禹,商朝的開國君主是湯,周朝的開國君主是文王和武王。這幾個德才兼?zhèn)涞木醣缓笕朔Q為三王。 啟示: 夏商周,在中國歷史上合稱三代,每一代的時間都很長,夏朝統(tǒng)治四百年,商朝統(tǒng)治六百年,周朝統(tǒng)治八百年。這一時期的歷史仍然摻雜了許多神話和傳說。
xià chuán zǐ jiā tiān xià sì bǎi zǎi qiān xià shè
夏 傳 子,家 天 下。四 百 載,遷 夏 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