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帶拼音
父 子 恩,夫 婦 從。兄 則 友,弟 則 恭。
【譯文】父親與兒子之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夫妻之間的感情要和順,哥哥對弟弟要友愛,弟弟對哥哥則要尊敬。 啟示: 家庭成員之間要禮貌相待,和睦相處,這樣的家庭才是幸福的家庭。我們中國人很注重家族觀念,因為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每個家庭都能和睦相處,社會也必然安定了。
zhǎng yòu xù yǒu yǔ péng jūn zé jìng chén zé zhōng
長 幼 序,友 與 朋。君 則 敬,臣 則 忠.
【譯文】年長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長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處應該互相講信用。如果君主能尊重臣子,官吏們就會忠心耿耿了。 啟示: 中國人從古到今,都十分重視禮義。這就是長幼的次序、朋友之間的信用。中國自古稱為禮義之邦,象“桃園三結義”,至今受到人們的稱頌。
cǐ shí yì rén suǒ tóng dāng shī xù wù wéi bèi
此 十 義,人 所 同。當 師 敘,勿 違 背。
【譯文】前面提到的十義:父慈、子孝、夫和、妻順、兄友、弟恭、朋信、友義、君敬、臣忠,人人都應遵守的,千萬不能違背。 啟示: 社會是復雜的,每人有各種親屬關系和社會關系。古人提出“十義”,這是處理各種相互關系的準則,乃至今日這些準則仍是維持社會安寧、推動社會發展的保證。
zhǎn qí shuāi dà xiǎo gōng zhì sī má wǔ fú zhōng
斬 齊 衰,大 小 功。至 緦 麻,五 服 終。
【譯文】斬衰、齊衰、大功、小功和緦麻,這是中國古代親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時穿的五種孝服。 啟示: 社會在發展,今天一些古老的喪葬儀式已經見不到了,但人死了以后,活著的人就要為他們送葬,以開追悼會的方式寄托后人的哀思。
lǐ lè shè yù shū shù gǔ liù yì jīn bú jù
禮 樂 射,御 書 數。古 六 藝,今 不 具。
【譯文】禮法、音樂、射箭、駕車、書法和算數是古代讀書人必須學習的六種技藝,這六種技藝到現在已經沒有人能同時具備了。 啟示: 社會的不斷發展,文化科技的門類越來越多。但對于學生來說,要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wéi shū xué rén gòng zūn jì shí zì jiǎng shuō wén
惟 書 學,人 共 遵。既 識 字,講 說 文。 啟示: 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學科,已經成為各門類的基礎學科。它是深入研究各門專業學科的工具課,所以一定要努力學好, 為將來的進一步深造打下良好基礎。
【譯文】在六藝中,只有書法現在還是每個人都推崇的。當一個人認識字以后,就可以去研究《說文解字》,這樣對于研究高深的學問是有幫助的。
yǒu gǔ wén dà xiǎo zhuàn lì cǎo jì bú kě luàn
有 古 文,大 小 篆。隸 草 繼,不 可 亂。
【譯文】我國的文字發展經歷了古文、大篆、小篆、隸書、草書,這一定要認清楚,不可搞混亂了。 啟示: 我們今天通行的是隸、楷、行、草四種體式,但對于先人留下的古籍也要有所了解。這對于我們學習和繼承前人的知識有很大的幫助。
ruò guǎng xué jù qí fán dàn luè shuō néng zhī yuán
若 廣 學,懼 其 繁。但 略 說,能 知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