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大小學語文第十二冊復習課教案(二)
復習內容
復習修改病句
復習過程
一、明確修改病句要求
1、小學常見病句類型。
常見的七大病句類型:用詞不當、 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重復羅嗦、表意不明、不合邏輯。
(1)用詞不當。例如:“他把節儉下來的錢捐給了災區。“”節儉“是形容詞,不能帶趨向動詞“下來”,應改為動詞“節省”。
(2)語序不當。如:“通過檢查,大家討論、發現、解決了課外活動中的一些問題。”應先是“發現”后“討論”再“解決”。
(3)搭配不當。如:王小虎下定決心,一定要培養認真仔細的好習慣。句子中的“培養”和“好習慣”搭配不當,應改為“養成。”
(4)成分殘缺。如 :在課堂上刻苦學習,終于取得了好成績。這個句子缺少了主語。例如可以加上個“他”。
(5)重復羅嗦。如:他舉起右手,用手從頭上摘下帽子,用手拿在手里,吹了吹帽子上的塵土。其中“用手從頭上”“用手”完全沒有必要交代。
(6)表意不明。如:開刀的是他父親。在這里“開刀”一詞表意不明。他父親是動手術的醫生,還是被開刀的病人?不能讓人確定。
(7)不合邏輯 (自相矛盾)。如:我斷定他大概會考上大學。 “斷定”和“大概”在這里產生了邏輯沖突。有自相矛盾的感覺。
2、修改病句五字秘訣:增(成分殘缺的)、刪(多余的)、換(用詞不妥當的)、簡(修改應簡要)、調(不搭配、不照應的)
修改不是再造,切忌改變句子的本意。尤其應注意,能調整語序就不增刪,能改一處解決了的,決不改動兩處,改病句也應簡要、高效。
二、練習
1、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
2、袁隆平被譽為光榮的神農氏。
3、無論你同不同意,我們也要按照計劃行事。
4、媽媽從小把我養大。
5、我們要用實際行動貫徹推廣普通話的號召。
6、老師把王虹和曉敏喊到跟前,對她說:“上課要積極發言。”
7、昨天的值日生把教室打掃得整整齊齊。
8、“六一”節那天,同學們穿著新艷的衣服和紅領巾到學校參加慶祝活動。
9、我們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的革命事業。
10、幼兒園經常給我們吃哈密瓜、西瓜、蘋果、西紅柿等水果。
11、昨天,參加國慶節聯歡會的有工人、農民、小學生、解放軍、青年等。
12、老工人在馬路上協助交警保持交通秩序。
13、秋天的田野里,到處能看到果實成熟的景象和芳香。
14、今年,我們的王老師又光榮地被評為“市先進班主任”的稱號。
15、我猜想他肯定是一個六年級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