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觀漢記卷十五
梁商薨,給賜東園□車、朱壽器、銀鏤、黃金玉匣。〔一一〕書鈔卷九二
初,帝作誄曰:“孰云忠侯,〔一二〕不聞其音。背去國家,都茲玄陰。幽居冥冥,靡所且窮。” 范曄后漢書卷三四梁商傳李賢注
梁商朝廷敬憚,其委任自前世外戚見禮過尊顯所未曾有。〔一三〕商門無駐馬請謁之賓,謙虛抑損,九命彌恭,漢興已來,妃后之家亦無商比。御覽卷四二三
〔一〕 “梁商”,梁竦次子梁雍之子,范曄后漢書卷三四有傳。又見汪文臺輯謝承后漢書卷一、司馬彪續漢書卷三。
〔二〕 “安定烏氏人”,四庫全書考證云:“考史家體例,凡子孫附于祖父傳者,但于祖父傳中書明為某地人,后此更不復載。此條當是梁統傳文,后來采摘東觀漢記者移入商傳。”
〔三〕 “悉分與昆弟中外”,此條記纂淵海卷四八亦引,字句微異。
〔四〕 “梁商”,原誤作“梁高” ,姚本同誤,并立梁高傳。按范曄后漢書無梁高,“梁高”乃“梁商”之訛。商輕財好施,此所載事與商行跡相符。聚珍本把此條輯入梁商傳,甚是。
〔五〕 “鹽”,姚本、聚珍本無此字。
〔六〕 “于四城散乞貧民”,此句姚本、聚珍本作“于四城外給與貧民”。
〔七〕 “猥復超起宿德”,此句文義不明,當有脫誤。
〔八〕 “郡”,姚本作“境”,范曄后漢書梁商傳同。
〔九〕 “前”,姚本同,范曄后漢書梁商傳作“存”。
〔一0〕“不宜違我言也”,此條不知聚珍本從何書輯錄。
〔一一〕“朱壽器”,原作“壽朱器 ”,姚本、聚珍本作“朱壽器”,初學記卷一四、御覽卷五五一引同,今據改。“匣”,原作“柜”,姚本、聚珍本作“匣”,初學記卷一四、御覽卷五五一引同,今據改。范曄后 漢書梁商傳云: “賜以東園朱壽器、銀鏤、黃腸、玉匣、什物二十八種。”
〔一二〕“忠侯”,永建元年,梁商襲父封乘氏侯,卒賜謚忠侯。見范曄后漢書梁商傳。
〔一三〕“其委任自前世外戚見禮過尊顯所未曾有”,此有訛誤,似當作“其委任禮過尊顯,前世外戚所未曾有”。聚珍本作“其委任自前世外戚禮遇所未曾有”。
梁冀〔一〕
父商獻美人支通期于順帝。〔二〕范曄后漢書卷三四梁冀傳李賢注
梁冀僭侈,作平上軿車。〔三〕事類賦卷一六
永昌太守鑄黃金之蛇獻之冀,益州刺史種皓發其事。大將軍夫人躬先率禮,淑慎其身,超號為開封君,即大將軍梁冀妻也。〔四〕聚珍本
〔一〕 “梁冀”,字伯卓,梁商長子,范曄后漢書卷三四有傳。又見汪文臺輯謝承后漢書卷一、司馬彪續漢書卷三、華嶠后漢書卷一、張璠漢記。
〔二〕 “父商獻美人支通期于順帝 ”,范曄后漢書梁冀傳云:“初,父商獻美人友通期于順帝,通期有微 過,帝以歸商,商不敢留而出嫁之,冀即遣客盜還通期。”李賢注云: “東觀記‘友’作‘支’。”此條即據李賢注,又酌取范書文句輯錄
〔三〕 “作平上軿車”,此條上聚珍本尚有以下一段文字:“梁冀拜步兵校尉,上書:‘ 列校之職,上應天工,下厭群望,實非愚臣所宜。’” 姚本亦輯有此段文字。按二本系據陳禹謨刻本書鈔卷六一輯錄。據孔廣陶校注本書鈔和御覽卷二四二所引,“ 梁冀”當作“梁不疑”。今于梁冀傳中不錄此條,而輯入梁不疑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