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父追日說課稿(通用4篇)
夸父追日說課稿 篇1
首先感謝各位領導為我搭建的本次促使我成長、進步、鍛煉的平臺。接下來針對今天所講的課和大家交流一下。《夸父追日》是一篇略讀課文,講的是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細讀文本,我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夸父追日》這個神話故事之所以能流傳到現在,不僅僅是因為夸父的“神”,更是夸父身上那種對理想執著追求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感動了我們。教學時,在遵循略讀課文教學原則的基礎上,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訓練為主線的同時,引導學生抓重點句段認真揣摩體會,感受神話的神奇魅力,進而激發孩子們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
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圍繞本單元學習目標,我把本節課的目標定為1、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自由讀、挑戰讀、賽讀,抓重點句段的學習,能準確概括出夸父的精神品質。2、通過用自己的話講一講自己搜集的神話故事、積累優美句段,知道神話故事的特點。學會更有興趣地閱讀其它神話故事。在設計導學案時,更是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設計理念,抓住一條主線輻射全程 “夸父為什么追日?哪些語句能體現夸父的神?最后結果怎么樣?“談一談自己學完本文后的感受”等問題貫穿課堂。
為了有效落實目標,首先力爭使我們的課堂上能有朗朗的讀書聲,回歸語文的本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該使學在朗讀感悟中,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本著這一教學理念,結合本文特點,努力體現中段略讀課文的要求,讓學生充分自讀自悟,比如課堂上的自由讀、賽讀、pk讀、邀請別人讀等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在充分的朗讀中,在反復讀中感悟,體會夸父的偉大精神,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但感覺不足之處是在學生朗讀課文的同時,我應該適時地加以引導和點撥,避免他們盲目的、無目地濫讀,這樣會更好的落實學習目標。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略中有細,抓住文本關鍵句段,在多元解讀中進行個性對話,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課堂上孩子們抓住那些最具神奇性的語句,引導學生品讀感悟,參與本組的學習,使略讀與精讀融為一體。第二組在帶領大家學習時以導學案為抓手,抓住體現夸父神的幾個重點句子共同學習”像風似的奔跑,一眨眼跑了兩千里“,感受速度快得神奇;“”霎時間,黃河渭河里的水都被他喝光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體會夸父喝水速度快得離奇,肚量大;“以及”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等句子去感受,去發現、準確概括出夸父的頑強拼搏、樂于奉獻的精神品質。在這個環節中,我沒想到我們班的小諸葛魯金暢同學會通過向同學們舉實例的方法來讓大家學習第二自然段中神奇的句子“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一眨眼跑了兩千里”。我們班魯金暢同學平時最愛質疑、懂得比較多”課堂上他問大家“你們知道兩千里有多遠嗎?→大約是從我們滎陽到鄭州的20個來回。你看就這么一眨眼的功夫,夸父跑了20個來回,真是太神奇了。“本來可能有的同學肯本不能體會到兩千里到底有多遠,但通過這樣的例子,孩子們自然而然感悟到夸父的神速、神話故事的神奇,而且在感悟中提高了語文素養,對文本的理解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最后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及語文素養。所以在最后環節,設計的講自己搜集的神話故事,及向夸父說心里話的練習,意在拓展學生的思維,深化主題。可以說孩子們的感受真的讓我意想不到,我想應該得益于平時每節課上對學生的訓練,通過這樣的課堂孩子們的思維被激活了,眼睛亮起來了,他們的話匣子打開了,孩子們要說,想說,樂說。學生有的結合本節課夸父的精神品質來談,要學習夸父的堅持不懈、樂于奉獻的精神;有的結合本組的神話故事,決心今后要閱讀更多的神話故事,我覺得也激發了學生自覺閱讀課外書籍的興趣;還有的孩子甚至結合自己了解到的有關太陽的知識來發表自己的觀點。可以說孩子們在說心里話、講故事的口語練習中充分培養了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使他們把自己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從而獲得成功的快樂。
在課堂檢測環節設計的第二題學習完《夸父追日》的故事后,你覺得夸父身上有許多精神值得大家學習。在合適的選項后打上對號。①樂于奉獻②堅持不懈③堅強勇敢④向往光明意在落實學習目標,也是對整節課知識點的梳理,更是對夸父精神品質的進一步內化。
靜心思考,本節課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自己的語文素養,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還有對高效課堂的有效落實等問題都有待提高。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實踐,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樹立大教學觀,多閱讀教學有關書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努力使自己的課堂成為師生共同幸福成長的合乎道德的課堂!最后,希望各位領導、專家能給我提出寶貴的意見,使我不斷進步。
夸父追日說課稿 篇2
我今天所上課的篇目是《夸父追日》,它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一篇神話。課文是根據《山海經·海外北經》的記載改編的,作者以大膽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進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繹與擴充,使得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充滿生活氣息,煥發出迷人的色彩。 這篇課文通過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以神話的形式,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弘揚了一種“勇者無懼”的精神。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1、會認12個生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3、了解課文大意,初步感受夸父不畏艱難,為人類造福的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教學重點:會認12個生字 教學難點:了解課文大意,初步感受夸父不畏艱難,為人類造福的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
教學過程設計:
一、趣味導課
出示太陽圖片,你知道太陽有什么作用嗎?我們一起來讀一個兒歌(96頁)。太陽對于我們的生活這么重要,但你們知道嗎,傳說原來太陽只是偶爾路過我們的上空,人們只能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里,有這樣一個人,他不畏艱難,為了人類的光明與溫暖,用舍生忘死的精神換取了太陽的東升西落,你想詳細了解這個故事的情節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下這個神話故事《夸父追日》(板書)
誰能給同學們解釋一下這個課題的意思?夸父是一個什么樣的人物?(學習“巨”)看到這個課題你的腦海里會出現什么樣的問題呢?帶著這些問題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個動人的神話故事中。
二、讀課文,認讀二類生字。
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重點在讀中認識生字,通過教師范讀,學生自由讀。指名讀等不同形式讀,讓學生對即對故事情節有一個大概的了解,也讓學生對生字有一定的印象。而后通過比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生字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
三、隨文理解字意
1.大聲讀課文,思考一個問題:夸父為什么要追趕太陽?(他看到人們生活在黑暗和寒冷的世界里,心里十分難過。)誰能把夸父十分難過的心情讀出來?他要怎么樣改變人們的生活環境?(把太陽搬到地上來,讓世界充滿光明和溫暖,學習“搬”。老師做推的動作,問學生是不是“搬”, 理解“充滿”的意思。)讀出他的這美好愿望。從第一自然段中找到“黑暗”“寒冷”的反義詞。
2.為了追求光明與溫暖,夸父毅然決定去追趕太陽,
(1)請大家端起書,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夸父是怎樣追趕太陽的?
(2)體會“噴”的程度,想象噴火焰帶給人的感覺,從而感受夸父不畏艱難,為人類造福的舍己為人的偉大精神,他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不衰的精神,正是因為中國人具有這種精神所以才使得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強大,這也正是我們應該學習的精神。
3、(1)端起書,默讀第三自然段,思考:夸父死后發生了什么事?
(2)誰愿意到前面戴上太陽的頭飾,從教室的一邊走到另一邊?這叫走一趟。所以“趟”的部首是“走字旁”。“趟”表示走動的次數。這是個多音字,他的另一個音意是“趟水”。 “趟”去掉“走字旁”就成了一個新字,誰來讀一下。老師提示大家,請你們猜帶“尚”字的詞語好嗎?孫洋的品德非常(高尚)。顧京政的媽媽穿得很(時尚)。
(3)教學“且”字,進行運用。“并且”是表示意思更進一步。用“并且”造用。
四、帶著對文章的理解,有感情的讀課文。
五、小結:在本環節中讓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回顧,也可以談一下自己的想法和體會。
本課談話導入引出學習的內容《夸父追日》,激發學生對神話的興趣。接著,質疑“夸父為什么要追趕太陽?”指導朗讀:“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讓學生感悟夸父不怕困難,堅定信念的精神,為下文的理解和朗讀指導作好鋪墊.再以三個詞語貫穿著整篇課文,細細地品讀課文,從課文中體會感悟夸父的精神。學生在理解課文基礎上學到了有聲有色的生字,達到了預期的目標。
在這一次準備課的過程中,深刻地體會到自己的語文素養,以及隨機應變的能力還要提高。在接下來的教學中,我會多看看課外書,重點多看一些教學有關的書籍,努力提高自己教學水平。
夸父追日說課稿 篇3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小學語文第六冊的《夸父追日》。我準備從教材、教法和學法、教學設計和板書設計四個方面來說。
一、說教材
夸父追日也是我國最早的著名神話之一,講的是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它表現的不僅是表面上的與日逐走,還有很強烈的象征意義,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本篇神話弘揚了一種奉獻精神和犧牲精神。詩人陶淵明曾寫詩贊道:“夸父誕宏志,乃與日競走。”“余跡寄鄧林,功竟在身后。”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增加中華傳統文化的積累。
基于對教材的理解,結合本組課文的訓練意圖和學生實際,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1、了解課文內容,體會神話傳說中的神奇。
2、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交流從故事中得到的收獲。
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的內容和特點,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難點為: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感受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民族精神。
教學重難點的確定,我的教學思路也就清晰了。教法和學法的選擇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說教法和學法
1、選擇教法 ,明確思路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語文素養,以及自主合作精神、創新精神,是新課標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體現新課標中的三維目標,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堂,教學本課,我采用情境教學法和點撥法。
2、學法指導,形成能力。
自讀自悟,讀悟結合,以讀促悟,以悟生情。
抓重點詞句,品讀賞析,積累和豐富語言,運用語言。
3、理念的指導,精心設計
抓住語文本色,體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引導學生學習語言,發展語言,是閱讀教學責無旁貸的任務。本課內容故事淺顯,意義深遠。在本課教學中,力求在賞析語言中讓學生感悟到夸父向往光明,追求光明的精神,在感悟夸父追求光明精神中習得語言,提高語文素養。
遵循閱讀教學規律,重視體驗和感悟。新課標明確提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能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
在以上的理念指導下,力求通過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達成三維目標,促進學生發展。于是,我設計一下教學過程。
三、說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上課,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個故事?(師講述夸父的故事。)
2、在我們悠久燦爛的文化歷史長河中,神話故事是一朵美麗的浪花。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象,創造出了這一個個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這節課,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一篇非常有趣的神話故事。
板書課題:夸父追日。
(指名讀,齊讀)
3、釋題:追日(追趕太陽)讓生質疑:為什么追?怎么追?追到了沒有?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1、學生自由讀文章。要求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用波浪線把能解答三個問題的有關語句畫下來。
2、好,這些詞語你會念了嗎?
3、出示詞語:手杖 虞淵 伏下身子 渭河 瀚海 頹然奮力一拋
4、開火車讀,齊讀。
5、誰還能用上這些詞語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怎樣神奇的事?我來開個頭:夸父拿著手杖去追太陽,誰能接下去說。(請一好生示范說)如有錯誤的話教師順勢點撥。
6、咱們同桌也來學著他的樣子用上這些詞語互相說說。
7、下面我們來接龍說一說,每一個人都要豎起耳朵認真聽,輪到你了,你就得接著前一位同學用上后面的詞語接著說下去。
三、細讀感悟
1、夸父為什么要去追趕太陽,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一段,劃出句子。
2、交流:
課件出示:“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⑴ 指名讀。
⑵ 引讀:
師:是呀,夸父對光明是那么的渴望,當夜幕降臨,夸父看到西沉的太陽,他心想──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師:當夜深人靜的時候,四周一片漆黑,夸父久久不能入睡,他心想──
生: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⑶ 同學們,來吧!讓我們一起讀出夸父的心聲,呼出他對光明的渴望?
生齊讀:“我不喜歡……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⑷ 讀著這樣一段文字,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
課件出示:我看到了一個( )的夸父。
(勇敢 向往光明)
四、品讀第2~5段
過渡:是呀,在字里行間,我們不禁被夸父追求光明的信念感動了,更被這些神奇的文字深深地吸引著,讓我們再次隨著這些神奇的語言文字走進故事2~5節。
1、默讀2~5節,邊讀邊思考夸父還神在哪里,又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劃出有關句子。
2、交流句子一:
課件出示:“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
⑴指名讀,夸父“神”在哪里?(跑步速度快)
⑵抓“一眨眼”“像風似的奔跑”體會夸父速度快:
爸爸的汽車在告訴公路上行駛,如果以每小時100公里來計算,兩千公里得開多少小時。(20小時)
整整要開20小時,可是夸父一眨眼就跑完了,真神啊!把這份感受讀出來吧。
⑶還有哪里看出夸父跑得快。
(像風似的奔跑)
⑷此時,所有的感受只在一個“讀”,來,一起讀出夸父跑步的速度。
⑸創設情境:
夸父,你為什么跑得這么快,這么急?
預設:因為太陽就要落山了。
3、是呀,因為夸父心中始終記著這樣一個目標:
課件再次出示: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生齊讀)
4、不知不覺中,一個“神”已深深印在我們心頭,夸父還“神”在哪里?
“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⑴指名讀,夸父“神”在哪里?
⑵拓展黃河、渭河資料,抓關鍵詞“霎時間”體會夸父之渴。
⑶指導讀。
5、是呀,他實在是太渴,太累了,他不顧疲憊去追趕太陽,那是因為他心中始終有一個目標支撐著他。
讀到這里,你又看到了一個( )的夸父。
6、夸父還“神”哪里:
出示:“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后幾縷金色的光輝塞在夸父的臉上。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⑴指名讀,夸父遺憾什么?
(沒有追到太陽、沒有把光明留住)
⑵他心不甘呀,他把自己的遺憾、對光明的渴望都化作這最后的奮力“一拋”上,這一拋,都拋出了什么?
(這一拋,拋出了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這一拋,還拋出了鮮美的桃子。)
⑶引導:夸父是那么想把太陽留住。那么這一拋,夸父還想拋出什么?
(根據生回答板書:希望、光明……)
⑹讀著讀著,你覺得這一拋還拋出了什么?
讀到這里,你又看到了一個( )的夸父。
五、練筆升華:
夸父,我想對你說……
寫一兩句話,佩服夸父的決心及毅力、還有做事不半途而廢的精神;永遠秉持著有恒心、有毅力,不畏艱難的精神;追求光和熱,契而不舍
板書設計:
夸父追日
為什么追?
與日逐走 執著
怎么追?渴欲得飲 奉獻
道渴而死 犧牲
有沒有追到?
夸父追日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夸父追日》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最后一篇閱讀課文。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著名神話之一,也是一則趣味性很強的神話故事,充滿了奇特的想象。這篇課文通過夸父追趕太陽、長眠虞淵的故事,以神話的形式,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光明的向往,以及征服大自然的雄心壯志,弘揚了一種“勇者無懼”的精神。
二、說目標:
1、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在品讀語言文字中感受夸父的巨人形象,體會神話傳說的神奇。
3、樹立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信心,培養堅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
三、說理念:
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還要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能力的培養。我意圖從神話故事的神奇處著眼,循著學生的興趣點,以學生的原需求出發,把對故事的認識和感受寓于讀故事中的神奇句子中,讓學生感受課文,并逐漸的認識神話中的神奇人物——夸父,由衷地產生敬佩之情。
四、說流程:
一、揭示課題
1、聽說我們班的學生特別愛看書,能告訴大家你都看過哪些書嗎?
2、老師想考考你們。(出示:我會填 射日, 奔月, 填海, 補天)讀讀這些成語,你有什么發現?(都是神話故事)
3、能用一個詞語形容神話故事帶給你的感受嗎?(神奇)
4、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神話故事。(板書課題:夸父追日 )讀題,那么夸父是怎么追日的?結果又怎么樣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
【從神話成語故事引入,很自然地導入本課的學習,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132頁。(朗讀小提示:①自由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②邊讀邊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初讀反饋:讀了第一行詞語,你有什么發現?(這些詞語和水有關)在這些詞語中,有一對近義詞,你發現了嗎?(一眨眼 霎時間)都表示?(時間短)
3、詞語我們都認識了,那么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借助課題。課文主要講了夸父為了讓大地充滿陽光,去追趕太陽,最后長眠虞淵這樣一個故事。)
【有規律地把詞語按類排列,第一行是和水有關的詞語,并讓學生找出“一眨眼、霎時間”這對近義詞,理解其意思。】
三、品讀課文,體會精神
導語:我們都知道神話故事充滿著神奇的色彩,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橫線劃出你覺得神奇的句子,注意把句子劃完整。
【抓住一條主線輻射全程:你從哪里感受到神奇?讓學生自己去找有關句子,并根據學生交流句子的順序,抓住句中的關鍵詞句進行推敲、琢磨,使學生深刻體會句子的神奇,為美讀奠定好了情感的基調。】
(一)于是夸父拿著手杖,提起長腿,邁開大步,像風似的奔跑,向著西斜的太陽追去,一眨眼就跑了兩千里。他一直追到虞淵,也就是太陽落下去的地方。還沒等太陽落下去,夸父就追到了。
1、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神奇?你讀明白了什么?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重點抓住“一眨眼、兩千里、像風似的奔跑”感悟)
2、同學們,兩千里相當于汽車每小時100公里在高速公路上開20個小時,可是夸父一眨眼就跑完了。你體會到了什么,讀讀這句話。
3、老師發現這段話里有很動詞,你發現了嗎?圈一圈。
4、夸父的身手真敏捷,他追著太陽一直跑到了虞淵,這一路上他肯定也經歷了不少艱辛,讓我們想象一下,他會碰到哪些困難?
(出示:一路上,他越過 ,穿過 ,他的汗 ,但他 ,終于到了虞淵。)
5、同學們,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板書:奮勇前行)一起再來讀讀這段話。
【抓住“一眨眼、兩千里、像風似的”等詞語,通過個別讀、集體讀等形式,讓學生從讀中感受夸父的神奇,并通過想象,體會夸父不怕困難、奮勇前行的精神。】
6、出示:一團又紅又亮的火球,照著他的全身,他無比歡喜地舉起兩條巨大的手臂,想把這團火球抓住。看,太陽就在眼前,此時夸父的心情是怎樣的?(無比歡喜)帶著你的理解來讀讀這句話。再讀讀這句話,你還讀明白了什么?(巨大的手臂)真是太神奇了,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
7、不知不覺中,神奇的夸父已深深印在我們心頭,你還從課文哪些地方感受到夸父的神奇?
(二)就在這時候,夸父的喉嚨干得直冒煙。他實在是太渴、太累了。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喝干了,可是還沒止住口渴。
1、什么地方讓你覺得特別神奇?(直冒煙、霎時間、喝黃河渭河里的水、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還沒止住口渴。)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句話。
2、同學們,黃河可是我國的第二大河,加上渭河里的水,都讓夸父喝干了,還不解渴,你感受到了什么?讓我們一起來體會夸父的神奇,齊讀這句話。
【抓住“去喝黃河、渭河里的水,霎時間兩條大河都給他喝干了”等等,通過朗讀讓學生感悟夸父的神奇。】
3、既然夸父這么渴,這么累了,為什么不早點停下來歇會兒呢?(追趕太陽)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一段,找出夸父追日的原因。每天夜里,太陽躲到哪里去了呢 ?我不喜歡黑暗,我喜歡光明!我要去追趕太陽,把它抓住,叫它固定在天上,讓大地永遠充滿光明。
4、你讀明白了什么?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段話。
5、你還讀明白了什么?你來讀讀這句話。你來讀讀這段話。老師還發現這里還有一對反義詞?你找到了嗎?(黑暗——光明)
6、夸父只是為了自己喜歡光明而去追日嗎?你從哪里讀出來的?(不是,是為了整片神州大地的光明)
7、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夸父?(板書:追求光明)
8、同學們,夸父是那么喜歡光明,讓我們一起讀出夸父的心聲,呼出他對光明的渴望。
(三)他還沒到大澤,就像一座大山頹然倒了下來,大地和山河都因為他的倒下而發出巨響。這時,太陽正在虞淵落下去,把最后幾縷金色的光輝塞在夸父的臉上。夸父遺憾地看著西沉的太陽,長嘆一聲,便把手杖奮力向前一拋,閉上眼睛長眠了。
1、你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你讀明白了什么?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句話。(抓住“身體像大山、巨響”感悟)
2、那是一種怎樣的聲音?(震耳欲聾、山崩地裂、地動山搖)真是太神奇了,你來讀讀這句話。
3、頹然是什么意思?(毫無生氣、情緒低落)因為夸父實在是太累、太渴了,看到夸父倒下,你的心情如何?(傷心、悲痛)帶著你的感受來讀讀這句話。
4、此時,夸父的心情怎么樣?(遺憾)如果你是夸父,你會遺憾些什么?(沒有追到太陽,沒有把光明留住) 躺在地上,夸父只能把自己的遺憾,對光明的渴求化作一個動作,是什么?這是怎樣的一拋?(奮力)
5、夸父雖然倒下了,但他卻不放棄,為了挽留太陽,把手杖向前奮力拋去,你看到了一個怎么樣的夸父?(板書:堅強不息)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句話。
【通過抓住夸父的心情、動作,感受夸父的堅強不息,使學生對夸父這個神奇的人物由衷地產生敬佩之情。】
(四)第二天早晨,當太陽從東方升起,金光普照大地的時候,昨天倒在原野的夸父,已經變成了一座大山。山的南邊,有一大片枝葉茂密、鮮果累累的桃林,那是夸父的手杖變成的。
1、你還從課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神奇?你讀明白了什么?(夸父變成了一座大山,手杖變成了桃林)真是太神奇了。一起來讀讀這段話。
【放手讓學生充分地朗讀,使學生在初讀中感知,感知了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在品讀中感受,感受了神話故事的神奇;使學生在反復讀中感悟,感悟夸父的偉大精神。】
四、小練筆
1、同學們,雖然夸父倒下了,但他的精神卻沒有倒下,還給尋找光明的人提供了方便。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最后一句。樹上味道鮮美的桃子,給追尋光明的人解渴,使他們精神百倍,奮勇前行。
2、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想對夸父說的?(出示:請你寫一寫:夸父,我想對你說:“ 。”)
【通過小練筆,進一步感受夸父的奮勇前行、堅強不息的精神。】
五、總結
1、是啊,夸父真了不起,他的這種向著目標奮勇前行的精神和奉獻、犧牲精神,感動并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炎黃子孫!人們也把這種精神稱為“夸父精神”。(板書:精神)
2、同學們,我想,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像夸父那樣朝著自己心中的目標,奮勇前行的話,沒有什么事是做不好的。
3、課后,請同學們把這個神話故事講給你的父母或朋友聽,再去讀讀其他神話故事,體會神話故事的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