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通用12篇)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1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小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與角、角與分之間的進率。
。2)學會簡單的取幣、換幣。
2、數學思考與解決問題:
。1)運用生活經驗,在換幣、取幣的過程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模擬購物,初步認識商品有標價,感知購物的過程。
3、情感與態度:
。1)培養主動與他人交流合作,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2)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教育。
教學重點:
認識人民幣的特點及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教學難點:
人民幣的換與取。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二冊第60~62頁。
教具準備:
小面值的人民幣。
學具準備:
小錢箱、小面值的人民幣若干,商品。
教學過程:
一、認識人民幣:
1、導入新課。
師述:小朋友,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需要什么?你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又叫什么嗎?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認識人民幣)
2、認一認。
。1)師述:每個小組都發了一個盛錢的小箱子,我們稱它為小小銀行,請你們到小小銀行里拿兩張你認識的人民幣。
。2)下面請小朋友相互介紹一下你拿的是多少錢,說說你拿的人民幣有什么特征?(適時介紹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
。3)小結:我們已經認識了1元的錢和比1元少的錢,其中1角、2角、5角這些都是幾角的錢,1分、2分、5分這些都是幾分的錢。剛才小朋友講到1塊或幾毛,這是平時講的土話,1塊應該說成1元,幾毛應該說成幾角。
3、練一練。
做第61頁“想想做做”第1、2題。學生齊做后展示答案,共同訂正。
[評:教師充分利用學生購物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知水平,發揮學生在認識人民幣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拿一拿自己所認識的人民幣,通過相互間的交流,認識面值在1元以內的'人民幣,并通過連一連、填一填等多種練習形式加深學生對小面值人民幣的認識。]
4、拿一拿。
(1)師述:剛才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你能拿錢買東西嗎?(出示貨架,上面有單價分別為5角、8角、1元的練習本、8角郵票、一盒筆芯等。)如果要買1本練習本,誰知道需要多少錢?
你會拿5角錢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拿出5角錢后交流。
(2)提問:如果買1張郵票,應付多少錢呢?你會拿8角錢嗎?
拿好在組里交流,比一比哪組拿法最多,再請一組在班內交流,其他組補充。
[評:在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通過購物前的取錢活動,練習幣值的簡單相加,初步體驗付款方式的多樣化,為學生進一步認識1元=10角、1角=10分和模擬購物活動奠定基礎。]
5、認識1元=10角、1角=10分。
。1)提問:如果買1盒筆芯,要付多少錢?你能拿1元錢嗎?(學生拿一拿,同桌檢查,相互交流。)
師述:付1元錢的方法很多,不管哪種方法都是付幾角?10角就是多少?1元就是多少?
板書:1元=10角
。2)想一想:1角=( )分
[評:創設一個購買價值1元筆芯的問題情境,通過同桌間的相互交流,體驗不同的付款方式,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領會不同付款方式的共同點,幫助學生理解10角就是1元,1元就是10角,并由此聯想到角與分之間的進率,使學生充分體驗學習成功的喜悅。]
二、小小商店:
1、師述:剛才小朋友表現得很好,下面請小組長給每個小朋友發1張1元的人民幣。
2、創設一個購物情境。
(1)出示物價牌,并擺放若干實物。
(2) 橡皮 自動鉛筆 鉛筆 尺 本子 美工刀
2角 7角 4角 3角 5角 9角5分
。3)安排售貨員和收錢、找錢的人員——準備好盛錢箱。
3、進行購物活動。
拿1元錢喜歡買什么就買什么。
4、學生自由購物,交流。
1元錢你買了什么東西?
先交流買1件,應找回多少錢,再交流用1元錢買兩件或更多件東西的付錢、找錢情況。
[評:創設小組購物的真實情境,讓人人參與簡單的購物活動,充分體驗如何取幣、付幣、找幣,學會與人合作,體驗1元錢可以購買不同的商品,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三、課堂總結: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人民幣?你還知道些什么?
2、我們從小要養成節約用錢的習慣。另外,人民幣是國家印制的,我們不能亂折人民幣或者在人民幣上面亂畫,要愛護人民幣。
四、課后作業:
1、幫媽媽購買物品。
2、到商店看一看,有哪些東西的價錢大約是1元。
[評:通過課外實踐活動,使課內的學習活動得以延伸,通過幫媽媽購物和到商店的調查活動,再一次讓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享受成功的樂趣。]
五、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1元=(10)角
1角=(10)分
總評:整堂課以購物活動為主線,以小組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式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教師為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的機會,在活動中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體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享受學習成功的喜悅,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充分體現了教師嶄新的教學理念。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2
教學 時間:
教學 內容:認識人民幣例1-例4
教學 目標:
知 識: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的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能 力:初步學會簡單的角、分換算
德 育: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和注意節約的教育。
教學重難點:初步學會簡單的角、分換算
突破方法 :講解法、練習法
教 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 學 過 程
一、前提測評
出示1分、2分、5分的硬幣各一枚:這些人民幣都是以分為單位的
讓同學們擺擺看一個2分可以換幾個1分1個5分可以換幾個1分。
二、新授
1、教學例2
一分一分數,數到10個,10個1分是1角
出示2角、5角各一張
提問:這兩各是幾角?
2、例3
一張一張的數一角要數到10張,告訴學生幾角是一元。1元=10角
三、達標測評
1、做一做
。1)第一題讓學生自己看圖填寫
(2)第2題加深學生對角分間十進率的關系
1角是10分 2角是2個10分就是20分,數到10分是1角
30分是3角。
板書設計: 四、元、角、分的認識
第一節:認識人民幣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第二節:
教學 時間:
教學 內容:例5例6和做一做
教學 目標:
知 識:使學生初步學會元、角、分之間的換算
能 力:學會元、角、分之間的換算
教學重難點:元、角、分之間的換算
突破方法 :講解法、練習法
教 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 學 過 程
一、前提測評
1元=( )角 1角=( )分 1元=( )分
4角=( )分 60分=( )角 8角=( )分
二、新授
1、教學例5
出示一張1角和2枚1分的人民幣
提問:這是幾角幾分?1角是幾分?1角2分就是12分。
2、教學例6
出示掛圖:提問這是多少分?多少分可以換1角?18分是幾角幾分?
三、小結
四、達標測評
做一做 練習十五第4-12題
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第三節:
教學 時間:
教學 內容:例7做一做
教學 目標:
知 識:使學生理解計算人民幣的一步加減法應用
能 力:進一步鞏固新學的內容
德 育:愛護人民幣
教學重難點:正確計算
突破方法 :講解法、練習法
教 具:小黑板、投影機、
教 學 過 程
一、前提測評
1角5分=( )分 23分=( )角( )分
1元-6角=( )角 4分+9分=( )分5角+3角( )
二、新授
例7:出示投影片列式
提出:橡皮比球少花多少錢?或球比橡皮多花多少錢?
三、達標測評
1、做一做
2、第6-11題
3、計算
62-2+9 3+(46-8) 44+6-8 89-(73-70)
板書設計:
教后經驗與失誤分析: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3
教學內容
單位元、角、分,知道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元、角、分計算。
重難點:
單位元、角、分和相鄰單位之間的關系。
關鍵:
1.通過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及其單位元、角、分。
2.通過直觀教學幫助學生單位相鄰之間的十進關系以及元、角、分的簡單換算。
教學目的
讓學生在觀察人民幣以及換幣、取幣等活動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讓學生到商店去觀察,購物,參加教室里的模擬購物活動,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
在取幣、換幣、附幣、找幣購物活動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
使學生受到愛護人民幣、勤儉節約等教育。
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1課時
認識1元以上的人民幣1課時
實踐活動《小小商店》1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教學內容
教材第60-62頁例題,試一試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的
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育學生愛護人民幣。
教學準備
準備1元以內各種面值人民幣,并準備10個1分硬幣,10張一角紙幣、硬幣。
教學過程
在日常的生活中,爸爸媽媽經常要買東西,小朋友上學要買文具,這些東西都是用什么買來?(錢)對了,買東西離不開錢,我們國家叫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人民幣的知識——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1)出示書60頁第一幅圖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
a、圖中畫些什么?
b、三名孩子在做什么?
c、30元、1元、6角5分、8角等又是什么?
老師小結:
三名孩子要買東西,買東西要用人民幣,你認識下面人民幣嗎?
。2)出示1元、1角、1分的硬幣。
a、先讓學生自己辨認,在指名回答。
b、教育學生人民幣是我們國家印制的,人人都要愛護,不能在上面亂涂亂畫,不能亂折或損壞。
。3)出示教材第60頁第二幅圖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并提問:
a、圖中的學生說了什么?營業員阿姨說了什么?從他們的對話中你知道了什么?請你從自己所帶的人民幣中拿出1元來。
(1元=10角)(有的學生拿一張1元,有的學生拿10張1角,都可以,進一步建立元與角的進率關系。)
b、從圖中我們已經知道1元=10角、那么你知道1角等于幾分。請你從自己所帶的人民幣拿出1角來。
。1角=10分)(有的學生拿一張1角,有的學生拿10個1分。都可以,進一步建立角與分的進率關系。)
c、完成書第60頁填空,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1元=10角 1角=10分
學生齊讀。
。4)除了1元,1角,1分以外,1元以下還有這樣一些人民幣你認識嗎?(出示教材第61頁第一幅圖)
。5)剛才我們學習了1元以下的人民幣,誰來說說1元以下的人民幣有哪些?
老師根據學生回答小結:
1元以下的人民幣有5角、2角、1角的紙幣還有5角、1角、5分、2分、1分的硬幣。
1、教學試一試。
1)1張1元紙幣可以換成幾張5角的?幾張2角的?可以換成1張1元嗎?同桌兩人換一換。
學生活動,老師巡視,了解活動情況。
2)指名說說換的結果以及為什么這樣換?
三、算一算:
1枝鉛筆5角錢,1元錢可以買( )枝鉛筆。
一塊橡皮2角錢,一把尺子3塊錢,一共( )角錢。
用1元錢買一枝7角錢的練習本,應找回( )角錢。
用1元錢買2塊3角錢的橡皮,應找回( )角錢。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學習進行簡單的人民幣兌換。
2、了解人民幣的作用,知道購買物品時要付錢。
3、知道人民幣上有我國的國徽,要愛護人民幣。
活動準備:
各種大小不同的夾子若干,布置成夾子商店,每個夾子分別標有1~10不同的價格;面值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和硬幣若干。
活動過程:
1、夾子商店。
——教師帶領幼兒進入布置成夾子商店的教室,引導幼兒觀察室內有什么?每種夾子多少錢?引導幼兒認識漢字“元”。
2、認識人民幣。
——教師(出示面值分別為1元、2元、5元、10元的紙幣和硬幣):你們認識這些錢嗎?這些錢上有什么?你知道這是哪個國家的錢嗎?
——引導幼兒觀察人民幣,了解人民幣上有圖案和數字,以及我們國家的國徽,它是我們國家的勤,叫人民幣。讓幼兒知道人民幣上有國徽,就代表了我們國家,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
——教師:這些錢一樣嗎?什么地方不同?
——讓幼兒知道人民幣時用來購買物品的,引導幼兒了解每種人民幣的面額。
3、兌換人民幣。
——教師指一個標價為4元的夾子:如果我想買這個夾子,可以怎樣付錢呢?
——請幼兒思考并用人民幣示范,引導幼兒觀察并討論他是怎么付錢的?為什么要這樣付錢?
——繼續引導幼兒思考其他的付錢方法。如:可以付四個1元的錢,也可以付兩個2元,還可以付1個2元、2個1元。
——請個別幼兒說說想買幾元錢的夾子,可以怎么付錢?
4、幼兒操作活動。
——請幼兒選一個夾子,想一想可以怎樣付錢,然后在紙上記錄下來。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5
教學內容:
一年級數學下冊第52~56頁,例1、例2、例3、例4,練習十二及相應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化聚。
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教育。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
教學重點:
1、通過觀察人民幣的形狀、顏色、圖案等認識人民幣。
2、理解1元=10角,1角=10分
教學難點:
理解l元=10角,1角=10分
教學準備:
人民幣學具、硬幣、課件
教學過程:
認識1元以下的人民幣
一、談話導入
1、出示例題第一幅圖,讓學生仔細觀察。
2、提問:你們從圖中看到些什么?你們買過東西嗎?買東西要用什么?各個國家的錢都有不同的名稱,誰知道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
3、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二、自主學習
1、認一認
(1)利用手中的人民幣學具,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可以兩人一組,一個拿,一個認。)
。2)看書53頁的例1,認識更多的人民幣。
(3)認真觀察觀察人民幣的正反面都有什么?
2、你有什么方法記住這些人民幣的`?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
3、人民幣的單位有( )、( )、( )
三、自我探究
1、分一分
(1)用你的喜歡的方法給人民幣分分類。
按質地分
按單位分
2、換一換
。1)換錢游戲:(有小組內換一換)
一張2角可以換_____個1角。
一張5角可以換_____個1角。
1元=______角 1角=______分
。2)一人拿一元錢,另一人拿等值的錢交換
。3)一件玩具要花1元1角,有幾種付錢方法?(找出多種方法并優選出最簡便的)。 提示:人民幣是國家的象征,要愛護人民幣,不要在人民幣上亂涂亂畫。另外 人民幣因為很多人都用過,上面難免留下病毒與細菌,所以為了保障大家的健康,要養成用完人民幣及時洗手的衛生習慣。
四、課堂測評
1、人民幣的單位有( )( )( )
2、9元=( )角
80角=( )元
1元=( )張2角
1元=( )個5角
5角=( )張1角和( )張2角
3、完成48頁做一做2題。
五、課堂小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針對性作業
課本第55頁第2、3、4、5題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
2、知道元、角、分之間的十進制關系,懂得1元=10角、1角=10分,學會兌換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功用。
3、培養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合作精神。
4、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節約用錢教育。
教學重難點
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認識各種面額的人民幣。
教學工具
課件一套,常用的面額的人民幣(不同版本的)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今天我為你們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看看它是誰?(課件演示:點擊出現藍貓圖像)你們認識它們嗎?今天是藍貓文具店開業的日子,它邀請我們全班去參觀文具店,你們想去嗎?一起來吧!
二、探究新知
1、參觀文具店回答問題(課件演示)
。1)師:誰能說說文具店有什么文具?價錢是多少?(學生回答)
。2)師:你們喜歡這些文具嗎?可是用什么買呢?(學生回答)
2、認識人民幣
(1)師:中國的錢幣叫人民幣,你們認識人民幣嗎?
。2)初認人民幣。
師:將桌面上的人民幣拿出,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學生活動)
匯報認識情況(學生回答,師板貼人民幣:硬、紙幣)
問:觀察這人民幣,你發現了什么?
。▽W生回答)
師:紙做的錢幣是紙幣,金屬做的人民幣叫硬幣。
。3)再認人民幣
師:(指紙幣)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的紙幣,把你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學生活動后,匯報識別方法)
師:像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在讀時有一個相同處是什么?所以它們的單位是元,那你能說說看5角、2角、1角、5分、2分、1分的單位是什么?(學生口答)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紙幣我們會認了,那么硬幣你會辨認嗎?
師:識別人民幣可以從人民幣的大小、圖案、面值、顏色上來記住。觀察1元、5角硬幣正面,它們有相同的標記是什么?
師: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而且是中國制造的,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不能在上面亂寫亂畫。
小游戲:
(1)我指人民幣,你舉起與我相同的人民幣;
。2)我說面值,你舉起相應的面值;
。3)我說顏色,你來回答。
3、元、角、分的關系
師:藍貓想讓大家看一個小片段,看完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W生觀看課件:元、角、分之間的兌換關系)
師:看完了這個片段,你知道了什么?
。▽W生回答,老師板書:1元=10角1角=10分)
問:你知道1元=分嗎?(可以小組討論后再回答)
4、想一想
1元可以換幾個5角,幾個2角?
2元可以換幾個1元,幾個5角,幾個2角,幾個1角?
5、我們來看看更大面值的人民幣之間的換算。
教師出示例3,例4。
大家認識一下我們生活中的人民幣,這里有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那么它們之間是怎么進行換算的呢?大家互相交流一下,看誰講的對。
大家采取你問我答的形式完成人民幣之間的換算。(教師指導)
三、鞏固練習
1、電腦出示第53頁“做一做”的第1題
師:說說每一張人民幣的面值,再算一算一共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2、游戲:模擬購物
出示一些學習用品、生活用品和玩具(在每件物品的下面有一個小口袋,在購物時把錢放進去)
(1)選出三個柜長;
。2)學生隨意購物(看清價格后,購買);
。3)請柜長檢查交錢的情況。
課后小結
人民幣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經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但要認識不同面值的人民幣,還要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
課后習題
一、填空
1、1張1元可以換成張5角、張2角和張1角。
2、1張2元可以換成張1元。
3、1張5元可以換成張1元。
4、1張5元可以換成張2元和張1元。
5、1張10元可以換成張2元和張1元。
6、1張10元可以換成張5元和張1元。
7、1張50元可以換成張20元和張10元。
8、1張100元可以換成張10元。
9、1張100元可以換成張20元。
10、1張100元可以換成張50元。
二、在里填上合適的數
20分=角7角=分60角=元
1元=分40角=元1元=角
65角=元角9角=分5角4分=分
3元6角=角23分=角分70角=元
板書
1元=10角,1角=10分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7
活動目標
1、感知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
2、認識面值10元以內的人民幣并學習使用。
3、了解數字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初步理解數字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4、喜歡數學活動,樂意參與各種操作游戲,培養思維的逆反性。
5、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成功后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1、活動重點:感知不同面值的人民幣。
2、活動難點:認識10元以內的人民幣并學會使用。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有用錢購物的經驗。
2、材料準備:課件ppt、創設“超市”的情景、學具“人民幣”若干。
活動過程
。ㄒ唬﹦撛O情景,猜謎語。
師:今天老師請小朋友動動腦筋,猜一猜謎語。
謎面:長長方方一張紙,上有人頭和數字。拿它可以進超市,買了東西報數字。多退少補很簡單,小朋友快試一試。
謎底:人民幣。
。ǘ┱J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1、放映幻燈片,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
師:仔細觀察人民幣有什么不同?分別是多少錢?你是怎么知道的?
幼:大小和圖案不同,看錢上面的數字。
小結:這些人民幣上都有數字和圖案,長方形的人民幣叫紙幣,圓形的人民幣叫硬幣。面值小的人民幣分為角,如5角;面值大的人民幣分為元,如100元。
2、小游戲
師:小朋友們都認識了人民幣,那現在我們玩個小游戲。
教師出示教具“仿真人民幣”,從中取出學具人民幣各一張,將人民幣擺成一排,邊擺邊引導幼兒讀出所出示的人民幣。待幼兒熟悉后,請幼兒閉上眼睛,教師從中任意拿走一張人民幣,請幼兒睜開眼睛找一找,哪張人民幣不見了。
3、學習10元以內的兌換 1張2元等于2張1元;1張5元等于5張1元;1張10元等于10張1元。
。ㄈ 游戲活動
師:小明家的超市開張了,我們去小明家的超市購物吧. 游戲“開超市”,教師帶領幼兒進入游戲場地,觀察陳列在貨架上物品的價格,玩“開超市”的游戲。將幼兒分成兩組,人數較多的一組當顧客,人數較少的一組扮售貨員。買東西時要算清自己應該付多少錢,找回多少錢。幼兒游戲時,教師根據情況引導幼兒正確地付錢、找零錢。
(四) 活動結束
今天小朋友們認識了人民幣,學會了取錢和兌換,請小朋友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去超市買東西,并能算出自己所買東西的價錢。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通過讓幼兒摸摸、看看、分分、說說,發現了硬幣和紙幣的不同和相同之處,充分體現了幼兒在自我操作中獲得知識的特點。幼兒參與積極性特別高。
本次活動以游戲為主,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初步掌握了購物的基本常識,教育幼兒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讓幼兒充分積累社會活動經驗。
在購物環節,有個別幼兒取錢后不會購物,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應先充分了解幼兒的經驗水平,適當進行活動調節或個別指導。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8
教學過程:
片段一、
師:小朋友,你們看看劉老師,有什么發現?
生:今天老師穿了新衣服,挺好看的。
師:是嗎?謝謝!這件衣服我是在海鹽的超市里買的。小朋友,你買過東西嗎?
生紛紛回答。
師:買東西要用什么付款呀?
生回答錢,鈔票等。
師:我國的錢就叫人民幣(課件出示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繼續邊用課件演示邊向學生介紹美國的叫美元、日本的叫日元、香港的叫港幣等。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認識人民幣”。
[評析:由師生的談話來展開教學,比較自然。讓學生回憶在生活中的購物、付款活動,了解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以找準知識的起點。在介紹人民幣時,同時也向學生介紹美元、日元、港幣,不但使學生拓寬了眼界,更使學生知道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貨幣,并且貨幣的名稱也不相同。]
片段二、
1、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
(1)拿出老師為你們準備的信封,倒出里面的東西,看看是什么。你們認識這些人民幣嗎?
(2)先自己認一認,再在小組內交流,看誰認得多,把不認識放在旁邊。(學生活動)
(3)匯報交流,把各小組不認識的請其他小組里的同學幫忙,并說說怎么認的?
[評析: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介紹,來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形象的感知一些比較直觀的特征,從而逐步培養學生交流合作、相互學習、觀察等諸多能力。其實在平時的生活中學生接觸人民幣的機會比較多,因此我讓學生把不認識的拿出來,請其他同學幫忙認一認。本來估計大面額的可能學生會有困難,結果恰恰是分幣學生不認識的比較多。學生一個勁地追問,“老師,5分是5角嗎?”“老師,這些錢可以在哪里用呀?由于對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估計不足,所以在這個環節處理得不夠好。]
2、再認人民幣
。1) 你能把這些人民幣分分類嗎?
。2) 學生動手操作
。3) 展示交流不同的分類方法,讓學生說說為什么這么分。根據學生的回答隨機展開教學。使學生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人民幣有不同的版本。
。4) 四人小組合作,一人拿人民幣,其他三人說面值。
[評析:讓學生給人民幣分類,通過交流不同的分類方法,使學生知道人民幣有紙幣和硬幣兩種,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人民幣有不同的版本。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課堂的主人。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卻由于沒有給學生充足的探究的時間,進而影響到活動的效果。]
片段三、
1、小朋友,老師帶你們到超市去看看。課件出示一些商品及其價錢。
2、如果想買一塊橡皮,應該付多少錢?可以怎么付?同桌兩個小朋友可以拿出學具來擺一擺,比比那個同桌想出的方法多?(學生活動)
3、學生匯報交流方法。并讓學生說為什么這樣拿。
1元 10角
2個5角
5個2角
1個5角2個2角1個1角
1個2角8個1角
3個2角4個1角
2個2角6個1角
4、從這么多的拿法中,你發現了什么?同桌可以討論一下。
[評析:給學生提供了操作實踐的平臺,讓學生在具體的動手操作和交流中,感知知識,從而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與合作精神。]
反思:回顧本課的教學,覺得在不少環節上沒有處理好。
首先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深入人心。在教學設計中,能盡量體現 “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比如小組合作認識人民幣、給人民幣分類等環節都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但是問題是在教學實踐中,仍然較多地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不能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思路。對于學生對分幣的陌生,應該抓住學生提出的問題“5分是5角嗎?”讓學生來展開討論,雖然可能會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但是回避學生的問題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給人民幣分類的活動沒有組織好,充足的時間是探究的保證,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學習來調整自己的教學。
其次是分幣的教學不夠理想。第一是學生對分幣比較陌生,因為“分”在實際生活中已經很少使用,而我對此又估計不足。第二是認為分幣很少用到,便想輕輕帶過。其實這是認識人民幣的起始課,分幣的認識同樣重要,雖然分幣不大使用,但是讓學生建立元、角、分的觀念,理解元、角、分的關系,分幣的認識不容忽視。
第三是教學重點的把握。教學重點是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突出辨認人民幣的方法,但是不必面面俱到,不必要求學生去認、記人民幣的顏色、圖案等。其實我覺得只要學生會認就可以了。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9
設計說明
這節課的設計注重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讓學生動手操作,通過動手實踐,自主學會新知。
1.猜謎語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復習課正式開始前,教師先讓學生猜一則有關人民幣的謎語,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自然地過渡到本節課的學習中。
2.活動靈活多樣,提高教學效果。
教學中,教師通過設計“認一認、換一換、算一算”等教學活動,讓學生對人民幣的面值、單位間的進率和簡單的計算進行系統的復習,加深印象。
3.在這一系列的教學活動中增強學生解決人民幣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人民幣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復習課開始之前先來猜一則謎語。(課件出示)
薄薄一張紙,作用可真大,買書、買紙、買玩具,哪樣都要用到它。
師:請同學們猜一猜,它是什么呢?
生:錢。
師:我們用的錢又叫什么?
生:人民幣。
師:同學們真聰明,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復習人民幣的相關知識。(板書:認識人民幣)
設計意圖:通過猜謎語導入復習課,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讓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下進入本節課的學習。
二、復習整理
1.復習人民幣及單位之間的進率。
(1)呈現問題,學生獨立思考。
①人民幣的單位有哪些?
②從高到低是怎么排列的?
、圻@三個單位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2)交流匯報,教師整理板書。
、偃嗣駧诺膯挝挥性、角、分。
、趶母叩降团帕幸来问窃、角、分。
③這三個單位之間的關系是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也可以表示為10角=1元,10分=1角,100分=1元。
2.復習人民幣單位之間的換算及幣值的大小比較。
(1)創設情境:文具店的貨架上擺著一本日記本3元4角,一塊橡皮5角8分。
(2)提出問題:3元4角=角。
①指名匯報。
、谡f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③師生共同小結:因為1元等于10角,3元就等于30角,所以3元4角就是30角+4角=34角。
、芫毩暎5角8分=分。先讓同桌間交流想法,再指名匯報。
(3)47角=元角,76分=角分。
、僮寣W生說出思考過程,教師加以引導,如47角可以分成40角和7角,因為10角等于1元,那么40角就等于4元,7角不滿1元,所以47角=(4)元(7)角。
、诰毩暎76分=角分。
(4)比較大小。
、8元○79角。指名回答,并讓學生說出理由。
、10元○97角。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10
學習目標:
1、 知識目標:學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
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技能目標:在購物活動中,初步認識商品的價錢,學會簡單的購物,在取幣、付幣、找幣等活動中,培養思維的靈活性,與他人合作的態度,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護人民幣的情感和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常見的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難點:
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計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二、借助經驗,交流介紹
1、學生介紹認識的人民幣。
2、根據學生回答形成:1元以內的人民幣有1元、1角、2角、5角、1分、2分、5分(硬幣和紙幣)
3、分類游戲。
三、創設情境,靈活運用
1、橡皮2角,學生說出不同付法。
2、羽毛球8角,學生在桌上擺一種付法。相互交流。
3、書本1元, 1元可以怎么付?學生在桌上擺出多種付法,然后交流,引出1元=10角,學生一起數出1元,1角……9角,1元
4、火柴1角,引出 1角=10分
5、學生根據商品錢數說出價錢,再根據商品價錢擺出錢幣。
四、模擬購物,體驗升華
學生拿好一元人民幣,進入一元超市。
1、師生示范。
2、同桌練習。
3、購物表演。
五、交流收獲,自我感悟
1、學生談收獲。
2、學生體驗:要愛護人民幣、節約用錢!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1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人民幣,知道人民幣的單位是元、角、分.掌握l元=10角,1角=10分,初步學會簡單的化聚。
2、對學生進行愛護人民幣和不亂花錢的教育。
3、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有序性。教具準備
1、小朋友到超市購物的課件。
2.1角的硬幣10個,用膠布粘連在一起;1分的硬幣l個,用膠布粘在一起。
3.學生每人一份配套的學具。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課件演示小朋友到超市購物的情境.引出買東西,要用錢,我們國家的錢叫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有關人民幣的知識。 (板書:認識人民幣)
二、探究新知
。ㄒ唬┱J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教學例1教師:出示1分、2分、5分、1角、5角課件,請小朋友分小組討論兩個問題。
(1)從哪里可以看出它是多少錢?
(2)它是什么模樣的?
。ǘ┤嗣駧艈挝恢g的進率教學例2
(1)出示一枚一分硬幣和一枚一角硬幣。
(2)讓學生觀察后,教師提問:一個1角硬幣可以換幾個1分硬幣?1角=10分
(3)出示10個l角的錢,一角一角地數,數出10角用膠布粘連,把它貼在黑板上。又出示1元問:“誰知道l0角和l元哪個多?哪個少?還是一樣多?”推出1元=10角。(板書) (4)引導學生想一想:1元等于多少分?
三、知識運用
1、課本第53頁“做一做”第l題。
2.課本第53頁“做一做”第2題。
四、布置作業
1.填空。
(1)1張5角餞可以換張1角錢。
(2)1張1元錢可以換( )張5角錢。
(3)1張1元錢可以換( )張1角錢。
2.填空。
70分=( )角3元=( )角8角=( )分10角=( )元50角=( )元20角=( )元3.作業:
第55頁練習十二,第1~4題。
幼兒園數學教案:《認識人民幣》 篇12
不久前教了“認識人民幣”,昨天做了一張練習卷,想想人民幣在生活中也是經常要用到的,可學生還是錯誤百出!讓人不禁感嘆:“人民幣”真的很難“認識”!
“認識人民幣”分兩課時:第一課時:“認識1元以內的人民幣”,這一課時的內容因為準備了人民幣,讓學生親身經歷了人民幣的調換,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轉換相對來說比較容易。當時的學習效果還好!
第二課時:“認識1元以上的人民幣”,則……
。1)因為面值比較大,不便于為學生準備學具,見不到真人民幣,一切都變得抽象了,因而給后面的不同面值的人民幣轉換帶來了困難。
。2)部分學生對于買東西的題型缺乏生活經驗,甚至有的小朋友對于“營業員應找回多少元?”、“購物者應該付多少元”等等理解困難。
。3)下面一道題目,更是讓學生難以理解:一個鬧鐘32元,下明付的錢正好買一個鬧鐘,那么,小明最多付了( )張10元的。而小軍付的錢全是10元的,那么,他最少付了( )張10元的。
簡單的兩課時“認識人民幣”,要讓學生真正理解可不簡單。還得繼續努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