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荷葉母親優秀教案優秀(精選2篇)
課文荷葉母親優秀教案優秀 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指導學生把握詩歌的感情基調,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多種方式讀來品味本文樸實、清麗的語言體驗詩歌思想感情。
3、道德、情感、價值觀:體驗人間至深至愛親情,受到美的熏陶,在生活中學會感恩。
二、教學重點
1、體味詩歌思想感情,把握詩歌托物言情的寫法
2、體驗人間至深至愛親情,并能表達出來。
三、教學難點
深層品味清麗的語言,體會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思想感情。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都不住校,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回家見到媽媽?老師已經很久沒有回過家了,前一陣子生病想家了打電話回家,在電話里聽到媽媽說女兒,你在那邊還好嗎,工作順利嗎,不用牽掛家里,我和你爸爸這都很好,好好工作,好好愛惜自己,好好注意身體,說出來真不好意思,老師就很不爭氣地哭了,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了,沒想到在母親的眼里我還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媽媽愛孩子,所以會騙孩子,給大家看一個母親一生的八個謊言,你一定能夠從中看到自己媽媽的影子。天下的母親都是一樣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的作者冰心女士,也有一個愛她的母親,也正是這種愛,讓她一生都低回品味,才有了其一篇篇真摯感人的優秀詩篇。
冰心說“愛在右,同情在左,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香花彌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也不是悲涼。”讓我們沿著她鋪起的愛的長途,感受她內心對母親至真至純的感激和愛。
二、教師配樂朗讀課文,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1、整篇文章的描寫重點是蓮花,作者從自家院子的蓮花開始,寫到了祖父賞蓮,之后重點寫了風雨中紅蓮的變化過程,主角儼然是紅蓮,那我把題目改成紅蓮好不好?(明確:不好,寫紅蓮是為了寫荷葉,寫風雨中紅蓮的變化即荷護紅蓮,很自然就讓人想起母親愛護兒女的情感。歌頌母愛)
2、同學們說得言之成理,那既然如此,作者為什么又要花這么多的筆墨來寫紅蓮,寫三看紅蓮呢?下面我們就具體來看看紅蓮跟荷葉到底有什么關系,它們又是怎樣牽動了作者的心?
讓我們一起一看紅蓮,請同學們一起帶感情朗讀一下這個部分。
寫紅蓮由菡萏到盛開,觀察細膩。主人翁紅蓮首次登場。
心情:煩悶
環境:繁雜的雨聲 濃陰的天
紅蓮:開滿 亭亭
“一切景語皆情語”,寫白花的凋謝,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畫。 (那一朵白蓮已經謝了,白瓣兒小船般散飄在水面。梗上只留個小小的蓮蓬,和幾根淡黃色的花須。)白瓣兒散飄在水面,如浮萍,無所寄托無所依靠,看到如此景色,更添煩悶,無處宣泄。只是忽然之間,作者看到了什么啊?請同學描述一下她看到了什么:圍繞亭亭鑒賞一下,想象一下是朵怎樣的花。只是看到了亭亭的紅蓮,有沒有讓作者的心情好一點?仍是不適意!
一起讀一下二看紅蓮 。
環境:雷聲作了 雨越下越大
心情:不適意,徘徊 (為什么徘徊呢?在無遮蔽的天空下,我不敢下階去,也無法可想。)
紅蓮:左右倚斜,無依無靠。(在風雨中的紅蓮是不是也會凋零呢?一起讀一下三看紅蓮)
三、看紅蓮
環境:雨肆意地下著
紅蓮: 雨勢并沒有減退,紅蓮卻不動搖了雨點只能在那勇敢慈憐的的荷葉上面,聚了些流轉無力的水珠。此時的水珠是流轉無力,還記得我們二看紅蓮的時候風雨的威力嗎?那這么比較有什么作用呢?(假如你們突然進入了童話王國,這朵紅蓮有了人的感覺,你們覺得在荷葉蔽護下的紅蓮此時應該是什么感覺?在你們平時的生活中,有沒有過這種感覺?)
心 情:不寧的心緒散盡 (為什么?表面上因為解決了我對紅蓮的擔心,其實呢?坐在了母親旁邊。)當你已經承受不住外界所帶來的種種壓力時,母親為你頂起一片天空,抵擋所有風雨;當你遇到困難與挫折情緒不好而對她大發脾氣時,她默默承受但仍堅強地開導;當你因學習而疲勞、心煩時,她會送上一杯熱茶。這就是默默呵護蓮花的荷葉,這就是我們的母親,無怪乎冰心要受到深深的感動,正是這種感動,讓冰心發出了一聲發自內心的吶喊,哪句啊?
母親啊!你是荷葉,我是紅蓮,心中的雨點來了,除了你,誰是我在無遮攔天空下的蔭蔽? (齊讀這一句,心中的雨點指的是什么呢?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坎坷磨難!揭示主題,借物喻人!)人生的風雨從來就沒有間斷過,只是在我們最累最痛的時候,母親永遠以一個最溫暖的姿態迎接我們。為你指點迷津,護你一路走好。冰心是一個細致敏感的人,因為心中有愛,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所有自然界的景物都能觸發她心里最真摯的情感,看到荷護紅蓮,她就想到了母親對自己的庇護。冰心幼時身體孱弱多病,幸有母親細心照顧,才得以存活。冰心成為作家后,每寫完一篇文字,總是先捧到母親面前。母親是她最忠實最熱誠的批評者。冰心感謝母親,母親去世后,她寫了很多紀念慈母的文章,《荷葉 母親》借物喻人,而更多的是直接的情感流露。
課文荷葉母親優秀教案優秀 篇2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詩歌,在反復品味詩歌語言(尤其是關鍵詞)的過程中,真切體會字里行間所蘊含的母愛。
2、初步體會詩歌借助具體形象表達思想感情的寫法。
3、感受詩中濃濃的母女之情,并聯系生活實際,體味自己的母親給予的平凡又偉大的母愛。
二、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品味語言,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母愛。
難點:體會詩歌借助具體形象表達思想情感的方法。
三、教學設計依據及方法
1、本文是一曲母愛的頌歌,語言清麗樸實,感情真摯細膩,是訓練學生美讀的藍本,因此教學以讀為基礎,讓學生在美讀中品味、美讀中感悟、美讀中遷移。
2、本文篇幅短小,內容淺顯,主題明朗,但學生對母愛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文字表面,如何讓學生真正深刻感受?這是平時教學類似詩文的一個“瓶頸。”因此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充分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關鍵詞句的'豐富內涵,激發學生個性化的閱讀體驗與生活體驗。
四、教學過程:
(一)導讀,激發情感:
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512四川汶川大地震,一位母親保護孩子的故事。
(二)聽讀,感知畫面:
1、閉眼傾聽課文的錄音朗讀,用心感受詩中描繪的畫面。
2、思考交流:
詩歌描繪了怎樣的畫面?作者通過什么寫母愛?
雨打紅蓮,荷葉護蓮。
用荷葉比母親,用紅蓮比自己,表現母親像荷葉護蓮般呵護我,贊頌母愛。
(三)美讀,品味探究
1、在雨中賞蓮的過程中,作者的心理情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學生速讀,找出文中相應詞句:煩悶→仍是不適意→不寧的心緒散盡→深深的受了感動。
①追問:為何煩悶?為何仍不適意?→品讀第4-5節。
抓住描寫白蓮、紅蓮的關鍵詞加以體會:
白蓮:散飄、只留、幾根—→一夜風雨,殘敗不堪
紅邊:還是、卻,菡萏、開滿→雨夜盛開,亭亭玉立
一紅一白,一安一謝,形成對比
為白蓮的生命凋零而煩悶
為紅蓮的命運擔憂而仍是不適意
讀白蓮的語句,低沉壓抑,滿懷感傷。
讀紅蓮的語句,稍稍上揚,驚喜中又含淡淡的憂愁。
②追問:這里寫白蓮,寫雨點加大,紅蓮被打得左右奇支斜有何作用?為下文寫荷葉護蓮作鋪墊。
③追問:荷葉怎樣護蓮?你覺得這是一片怎樣的荷葉?(找到文中詞語)品讀第6節,抓住下列關鍵詞句加以體會。
荷葉
勇敢→正、覆蓋(正面);雨勢并不減弱,紅蓮卻不搖動了(側面)。
慈憐→慢慢、傾側。
小結:同學們,賞荷至此,作者的心情怎樣變化了?為何這樣變化?請用一句話來表達。
不寧的心緒散盡了,深深的受了感受。
因為荷葉的愛,因為荷葉的勇敢慈憐,因為荷葉的自我犧牲精神……
2、當作者深深感動之后,她發出了怎樣的感慨?
品讀第9節,感悟主題。
①追問:為何說“母親是荷葉,我是紅蓮”,二者分別有何相似?(從文中找到依據)。
母親:對屋里母親喚著——喚→呵護有加、母愛至深,如荷葉
我:我連忙跑過去——連忙→弱小無助、渴望母愛,如紅蓮。
②追問:再讀體會,如何理解最后一句話?
理解詞語:
心中的雨點→人生道路上的風雨坎坷。
蔭蔽→ 母親的呵護、關愛、扶持等
理解句意:(學生暢所欲言)
(四)拓展,體會寫法:
1、出示冰心另兩首小詩:
①母親啊!/天上的風雨來了,/鳥兒躲在它的巢里;/心中的風雨來了,/我只躲在你的懷里。
②小小的花/也想抬起頭/感謝春光的愛——/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終于沉默/母親啊!/你是那春光么。
追問:這兩首小詩同課文一樣,在寫法上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和你前面所寫的短信一樣嗎?
借助具體形象表達思想感情
以物喻人,托物寄情。
(五)體驗,感受母愛:
1、回顧生活,尋找記憶,說說生活中那些溫馨的小事,感受點點滴滴平凡又偉大的母愛。
2、模仿課文,借助具體形象,寫幾句話,唱響母愛的頌歌。
(六)作業設計:
1、把課堂上所寫內容補充整理成一篇短文或詩歌,表達對母愛的贊美。
2、回家為母親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表達對母愛的回報。
3、課外熟讀《繁星春水》中有關母愛的詩歌。
(七)板書設計
荷葉——母親
愛
紅蓮——我
以物喻人
托物寄情